六則
思與想
經 濟
中國製造業進入“高鐵換牛肉”時代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任以來,已先後向馬來西亞、泰國、澳洲等多國提及高鐵合作。為何高鐵如此受他重視呢?首先從發展的規模看,中國是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高鐵通車裏程已經近萬公裏。其次高鐵建設成本低廉,在票價低廉、舒適度和速度方麵也能夠滿足當地人們日益增長的交通需要。“高鐵外交”模式的出現說明,中國製造業開始擺脫“襯衫換飛機”模式,進入“高鐵換牛肉”時代。如果高鐵能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必將有助於改變“中國製造”的窘境,讓其實現換代升級。(澳洲網)
“淘寶熱”拉近兩岸
淘寶在台灣年輕人中風行,甚至還催生了淘寶“小達人”。為了省郵費,不少台灣年輕人還流行起了在內地購物網站“組團購”。除淘寶、天貓外,卓越亞馬遜、當當網和京東商城等網站也頗受台灣年輕人青睞,他們購買的商品涵蓋衣食住行各方麵。在內地任教的一位台灣籍教師認為,“淘寶熱”拉近了兩岸年輕群體的距離,台灣青年的內地網購熱也反映出兩岸年輕人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正逐步趨近。隨著未來兩岸電子商務合作的進一步發展,針對台灣顧客的網購環境會更完善便捷,逛淘寶買東西會成為更多台灣年輕人的消費方式。(香港《成報》)
中國企業踴躍投資海外
為發展國內市場,中國企業正踴躍投資海外。不久前還被視為法國民族財富的波爾多葡萄酒正逐步被中國的富豪收購。來自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富商最近四年內已經收購了50座波爾多酒莊。中國政府不久前剛剛簡化了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市場的審批程序。目前中國企業不僅參加小型投資項目,還參與大型的兼並與收購。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878億美元,為2002年(27億美元)投資規模的33倍。(俄羅斯之聲電台網站)
中國人海外掃貨的背後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在海外購買奢侈品。在中國大陸銷售的奢侈品將被征收6%-20%的進口關稅以及17%的“增值稅”。此外,年均上漲10%左右的人工費以及店鋪租金的上漲也被轉移到零售價格上。因此,離開昂貴的中國國內店鋪而選擇在海外購物的人今後可能越來越多。中國《財富品質》雜誌調查顯示,中國人在包括香港在內的境外購買的奢侈品總額達到在境內購買的金額的2.6倍。鑒於這種趨勢,各奢侈品公司已經減少在中國大陸開店,將資源投向中國人集中的紐約、巴黎和倫敦的店鋪。摩根士丹利預測稱,2012年為1021億美元的中國人海外旅遊支出將迅速擴大。(日本《日本經濟新聞》)
兩岸金融合作新局麵
自從兩岸金融開放後,大陸企業和台商紛紛赴台籌資,尤其是大陸房地產商。對台灣銀行業者來說,貸款給大陸企業,利率比台灣境內的放款高很多,銀行可獲得更高利潤。對陸企來說,一方麵向台灣銀行業借錢,利率成本比大陸低很多。另一方麵,由於政府持續緊縮信貸,在大陸很難借到錢,雙方自然一拍即合。兩岸金融業的開放,讓兩岸經貿關係由過去限於投資、貿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但機會總是伴隨著風險,據統計,大陸已成為台灣銀行業的第一大債務地區。兩岸金融互通,台灣也會更直接地麵對大陸金融與房地產市場風險。(台灣《天下》)
社 會
俄羅斯退休者到華定居
如今,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前往中國邊境城市定居。這些新移民在華定居的家園包括琿春和黑河。據中方統計,僅在琿春就有200多名俄羅斯人定居。移居中國的俄羅斯人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赴華尋求良好經營環境的企業家,二是受到中國低物價吸引的退休者。後者占了絕大多數。讓俄羅斯人喜歡中國的主要原因是較低的生活成本,中國北部城市的房價遠低於俄,租金和食品價格也比俄羅斯便宜,中國的醫療服務對俄老年人來說也十分適宜,在俄羅斯人聚居的城市,多數幹服務業的中國人都懂俄語。(俄通社)
中國農村人情負擔為何愈來愈重?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農村傳統的人情送禮習俗並未減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國內學者的研究顯示,教育、送禮和醫療負擔已成為壓在農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親朋好友婚喪嫁娶之際饋贈金錢禮物,這種習俗由來已久。但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收入差距擴大造成了送禮成本增加。對貧困地區的農民來說,為送禮不得不減少食品消費,並影響到了健康,這種送禮文化顯然已經變形。而貧窮農民如果不參與“禮尚往來”會被認為“不懂人情”而被孤立。也許在人際關係以外,中國人能從國家、社會得到的精神與物質保障太少,以致於人們不敢放棄經營由親戚朋友組成的小圈子。這才是送禮文化依然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