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幹預項目涉及的範圍、已經擁有的資源、社區和社會參與的程度等因素。
③幹預措施的意義、幹預的有效性、實施的可行性、成本效益。
④確定最有意義的幹預手段。
(3)對已選定的幹預方法深入研究將已選定的幹預方法在納入項目前,按標準要求仔細分析項目的可行性,同時參考有關文獻,向有關專家、社區營養師和居民代表谘詢,最終確定營養幹預措施。
(二)社區營養幹預項目舉例:社區人群高血壓幹預項目
1.現狀調查分析
(1)項目意義高血壓是常見、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慢性疾病。
大量研究證明,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其並發症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腎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殘率,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的疾病負擔和死因順位中均占首位,根據200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結果,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達8.8%,比1991年增加了31%,患者增加了近7000多萬,全國達到1.6億,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以及生活水平和膳食結構的改變,我國高血壓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由此帶來的醫療衛生負擔和經濟負擔將越來越重,因此高血壓防治是當前我國慢性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治的重要課題和中心環節。
國內外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證明,高血壓是在遺傳背景輕度異常的基礎上,加上不健康生活習慣的誘發而致病,誘發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與不合理的膳食結構、高鹽飲食、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關係密切;高血壓的病因,遺傳因素的比重占30%~40%,生活習慣的比重占60%~70%,其中生活習慣是主要原因。由於高血壓是一種生活行為為主要誘發因素的疾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通過營養教育與健康促進,使民眾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可明顯降低高血壓患病率,控製或延緩其並發症。目前一般民眾對高血壓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我國居民中存在著明顯的高血壓知曉率、服藥率和控製率低的狀況。因此,在我國經濟尚不發達、衛生資源極度緊張的情況下,針對我國目前存在的高血壓流行現狀,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開展以營養教育、健康管理為主的社區綜合防治策略,提高人們預防高血壓的意識和技能,改變人們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將高血壓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在社區營養工作中,應將在人群中開展高血壓的營養幹預作為防治慢性病的優先項目。
(2)社區的營養問題經調查發現某地某社區4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25%,人群中90%攝入高鹽飲食,70%攝入高脂飲食;多數居民不清楚高鹽和高脂飲食與高血壓的直接關係,甚至有人認為鹽吃少了沒有力氣,吃肉、喝酒可以禦寒,不知道要定期了解自己的血壓和血脂情況,不知道什麼是正常血壓,不知道血壓與腦卒中有關,沒有定期的健康體檢和測試血壓的製度。
2.製定項目目標
(1)總目標三年內將該社區4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從25%下降到15%。
(2)分目標
①對高鹽、高脂飲食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係知曉率從35%提高到95%。
②高鹽、高脂飲食攝入率分別從90%和70%下降到15%。
③人群中正常血壓知曉率從45%提高到95%;85%的醫生掌握促進健康的有關知識;80%的醫生在臨床診斷時對病人給予健康促進的有關谘詢;醫院設立首診病人量血壓的製度。
④35歲以上人群每年測血脂率從40%提高到60%;35歲以上人群每年測血壓從50%提高到90%;高血壓患者按時服藥及治療從30%增加到70%。
3.幹預措施
(1)開展社區營養教育活動通過舉辦培訓班和散發營養教育材料等方法,使社區人群能做到:
①了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10項原則和“平衡膳食寶塔”中各類食物的用量,了解如何調節膳食結構,做到科學飲食、合理搭配。
②了解高血壓的危險性,知道高鹽、高脂飲食與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的關係,知道各類人群每天食鹽、食用油的攝入量和控製食用的辦法。
③了解吸煙、大量飲酒、缺乏運動等不健康生活習慣與高血壓的相關性,知道如何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熟練掌握改正不科學習慣的有效措施。
④了解血壓的正常值,知道定期測量血壓以及了解如何控製血壓。
(2)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對高危人群的營養幹預應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①建立健康檔案:高血壓治療的最終目標是預防腦卒中和冠心病,對於已經發生過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病人來說,血壓的管理必須非常謹慎嚴格,同時運動指導也應該十分慎重。對已經服藥接受治療者,應該將健康管理和治療結合起來,並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②組建高血壓監控網絡,定期監測社區40歲以上人群的血壓,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③對高血壓病人定期隨訪,每月至少測血壓一次。
④開展周期性的營養教育,糾正高危人群的不良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
⑤強化高血壓規範管理及個體化指導,包括藥物和非藥物治療。
⑥指導高血壓病人學會如何自己測量血壓,如何科學服藥。
(3)健康人群的健康監測
①進行家族史的調查:遺傳因素及家族生活習慣特點的考慮對於高血壓疾病風險的評估意義重要,父母雙方均為高血壓的家庭,其子女高血壓發生率也在50%左右,以前認為這主要是遺傳因素所致,但近來的研究表明,這一現象除了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以外,一半以上是由於家庭共有的生活習慣所致。
②開展營養講座、調查問卷和營養知識比賽等形式多樣的健康促進活動,每年至少2次。
③培養血壓測量誌願者,為每個居民樓購買血壓表,並建立高血壓監測信箱。
④針對醫師、護士和社區衛生人員的高血壓規範管理的培訓,每年至少4次。
⑤建立高血壓管理信息係統。
⑥對社區40歲以上人群每年測定血脂和血壓一次。
4.評價效果
(1)社區高血壓計劃活動是否按計劃進度執行。
(2)營養教育的效果(預防高血壓的態度、不良生活行為的改變等)。
(3)根據血脂、血壓的變化評價高血壓管理製度的執行效果。
(4)腦卒中死亡率的變化。
(5)高血壓患病率的變化。
(6)項目的經費開支是否合理。
(7)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四、實訓練習:編製社區居民個人健康檔案
1.實訓目標
掌握編製個人健康檔案方法。
2.實訓案例
個人健康檔案示範。
檔案袋外部填寫:
姓名:編號:
地址:電話:
檔案內文部分。
3.實操訓練
完成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
思考題
1.社區營養工作者有哪些素質要求?
2.社區營養工作需要收集哪些居民健康資料?
3.根據所學內容編製一個社區營養狀況調查表。
參考文獻
1.李鳳林,夏宇.食品營養與衛生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2.潘寧,杜克生.食品生物化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3.孫遠明,餘群力.食品營養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
4.王莉.食品營養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5.王淼.食品生物化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6.吳坤.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7.楊月欣.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8.趙霖.營養配餐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基礎知識).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9.葛可佑.公共營養師.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10.陳韻帆.圖解維生素實用全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1.金龍飛.食品與營養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12.孫長顥.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13.王光慈.食品營養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14.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15.菲尼瑪(美).食品化學(第3版).王璋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16.李世敏.應用營養學與食品衛生管理.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17.田克勤.食品營養與衛生(第三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18.李勇.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
19.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0.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1.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2.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3.趙霖.營養配餐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中級技能、高級技能、技師技能).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24.楊君,食品營養.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25.陳月英、王喜萍.食品營養與衛生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26.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
27.陳丙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28.王爾茂.食品營養與衛生.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9.馮磊.烹飪營養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0.陳丙卿,孫長顥.營養與健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1.魏新軍.食品營養與衛生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