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縣外經貿發展迅猛。全縣有三資企業75家,累計利用外資2413萬美元,10個鄉鎮和60%以上的村都有合資企業。美國斯巴威克國際有限公司投資100多萬美元,與長島海洋藥物研究所和濰坊藥材采購供應站合資經營了總投資額為2500萬元的長島海利寶海洋實業有限公司,長島縣與港澳中銀集團合資興建了煙台長島經濟開發有限公司,使其成為山東省第一個合資縣。1992年,規劃開發了麵積為2平方公裏外向型工業加工區,已注冊的中外合資企業有4家,總投資達到3888萬美元。“八五”期間,累計合資項目80多項,實際利用外資2300萬美元,出口創彙8600萬美元。長島縣還大力發展創彙型漁業,先後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建立了銷售辦事機構,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2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了辦事處。開辟了長島至日本、長島至韓國兩條出口鮮活水產品的國際運輸航線。1995年,全縣外貿收購總額達到2600多萬元。
長島縣商業貿易異常活躍。全縣共有全民、集體和個體商業網點1449個,集貿市場13個,攤位650個,消費品零售額3.4億元。1993年在南長山島的明珠浴場建成了經營麵積達6370平方米的海產品交易市場,經營扇貝、鮑魚、海參、海膽等近千種海產品。交易市場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造型別致,集觀賞、購物、品嚐為一體,是山東省及東北地區鮮、活、幹海產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為進一步搞活流通,促進經濟發展,組建了集團性的商業總公司、供銷總公司、糧油總公司、物資總公司。城鄉市場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麵。
長島縣交通、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已投資200多萬元,在全縣10處鄉鎮修建了20多個碼頭及登陸點,開通了長島至蓬萊、至砣磯、至南、北隍城的滾裝輪渡航線和由南長山島至其他鄉鎮的航線。全縣客貨運輸船100多隻。先後投資1700多萬元,在全縣修建了三級以上的標準水泥路,總裏程為100多公裏,公路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裏1.9公裏。街路硬化率達到98%以上。郵電通訊設施日趨完善,移動電話、無線尋呼、分組交換係統和數字微波傳輸程控本地網相繼開通。全縣程控電話裝機達到6000部,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23部。
長島縣科技教育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八五”期間,科研機構發展到29家,科技人員2100餘人,共完成科研項目214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20項,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110項,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諸因素中占65%。興建了1處耗資300萬元、占地6.67公頃的水產科技園。全縣5處中學、1處水產職業中專、16處小學的校舍改造和學校管理,居全省先進行列。衛生事業明顯改觀,各級各類醫院、保健站、防疫站設備齊全,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成績斐然。全縣有電影院3處,博物館2處,圖書館、文化館各1處,建立了縣廣播電台和電視差轉台,自立電視發射塔,能同時收看煙台、山東、中央和西南邊遠省份及香港8套電視節目,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5%以上。
長島縣素有“海上仙山”之稱,是旅遊度假的勝地。島上連年植樹造林,以青鬆為主的混交林覆蓋率達到54%;自1982年以來,長島先後被列為省和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長山列島山青水碧,礁奇灘美,崖險洞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海洋特別保護區。這裏有布滿秀色燦爛球石的月牙灣,依山傍海、疊峰聳立的九丈崖和寶塔礁、九門洞、陀佛山、萬鳥島、望夫礁等自然景觀以及候鳥標本展覽館、廟島顯應宮、曆史博物館等人文景觀。有虛幻的“海市蜃樓”、縹緲的“海滋”、神奇的“龍取水”、平流霧等海上奇觀。有“八仙過海”、“海神林默娘”、“玉石街”等美麗的傳說。自1985年以來,先後辟建了月牙灣公園、烽山鳥展館、九丈崖公園、林海公園、望夫礁公園、明珠浴場、海上棧橋、廟島航海博物館等9處旅遊景區和與之連網的30多個景點,充分展示了長島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古文化風貌。與景點相配套的基礎設施也有長足發展。連接各景點的海陸交通四通八達,各種客船、遊船、快艇35隻,出租車和客車160部,賓館、酒店遍布城鄉,總床位達6000多個。長島已成為集觀光、賞古、品鮮、購物、度假於一體的海上樂園,慕名而來的遊客逐年增加。1995年達到了70多萬人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旅遊業已成為長島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