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的發達,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類預期壽命不斷延長的根本保證。尤其是西醫診療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對疾病的認知仿佛從晦暗的地洞裏一下子躍升到陽光明媚的山穀,許多先人無法確診或科學認知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循環係統病症如糖尿病等在實驗室分析、血壓計和X光儀的燭照下,洞若觀火,一下子清晰明了,這就給對症治療帶來極大的可能性和成功性。雖然從西醫引進中國以來,中西醫優劣之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但如果僅僅從診療技術這個意義上說,西醫的實用性和準確性是中醫難以望其項背的。中醫的望聞問切自然有其獨到甚至神秘的優點,尤其是碰上那種一副慈眉善目胸有成竹貌的老中醫給你把脈,多嚴重的病似乎也會於無形中減輕幾分。然而他們那套陰陽啊氣血啊風濕啊什麼的玄奧理論,又多少讓你摸不著頭腦,有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不踏實之感。哪像西醫,X光照照,血液測測,就很有把握地告訴你,長了瘤子還是感染了細菌,然後該打針打針,該吃藥吃藥,甚至該動刀動刀,一切都這麼清晰,準確,幹脆!

然而話也要說回來,西醫的診療技術乃至設備端的了得,但其本身又充滿了過於權威的“科學”式的神秘,因而其檢查過程及其迅捷得出結論的特質本身,常常又給人心理帶來巨大的壓迫感。有時候,僅僅讓一個精神敏感的人站到電流聲嗡嗡作響的X光機前,聽著那機器哢嗒哢嗒的聲響,就足以讓他魂飛魄散,嚇出一身冷汗來。

景予飛就屬於這種人,平時他最畏懼上醫院,怕的不僅是醫院那普遍如一的擁擠、嘈雜和汙濁的氛圍,還有那檢查和等待結果的過程,那才是一個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的恐慌遭遇。而有的檢查,比如他原以為躺在機艙下幾分鍾不至於怎麼可怕的核磁共振檢查吧,真正躺進去,霎時聯想到幽暗無邊的地洞。它那噝噝的聲響、逼仄的空間、有時莫名其妙的停頓和漫長到幾乎像有一個世紀的掃描過程,都對精神構成了簡直是摧殘的擠迫--有一刻他差點就要大喊著跳起來逃走,因為他相信自己立馬就要暈在機艙裏了……

雖然對喻佳說得輕描淡寫,但其實對於做胃鏡這種人人談之色變的檢查,景予飛是望而生畏,素來敬而遠之的。所以他活到今天都奔五張的人了,還從來沒有做過一次胃鏡的經驗。

這破天荒的一舉,實在是忍無可忍的辦法。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吧,身體每況愈下的感覺和精神日益困頓的痛苦構成的雙重壓力,超過了他對檢查本身的畏懼。何況,一連串的其他檢查下來,都沒有發現重要的器質性病變,他反而更加不能安生。且不能不更加憂慮地考慮到那些尚未過過篩子的部位,莫非根子還在胃上?不然我為什麼食欲不振而老想作嘔?胃鏡固然可怕,但這種天天擔憂的滋味更不好受更磨人呀?何況,吃一次苦和能換來一個安心的結果,或者及時地對症治療,孰輕孰重?無論如何是值得的呀……

殊不知,恰恰是這種預期,讓敏感而近期尤其多疑的景予飛經受了殘酷而幾乎是致命的一擊--

你平時都有些什麼感覺啊?

醫生輕輕的一句發問,讓緊閉雙眼的景予飛陡然瞪大了眼睛:嗯……有時候胃痛得厲害,有時候還……

有多久啦?

這個……好長時間了,哦,近兩年來斷斷續續總是這樣……

醫生嗯了一聲就轉過頭去,向身邊一個不知是助手還是實習醫生的年輕人指點著屏幕說了聲,看見沒有?就是這裏……

這裏是什麼?景予飛很想自己看一看,因為顯示胃內情形的屏幕就在他眼前,但突如其來的巨大恐懼使他的視線剛一觸及屏幕上那血紅一團蠕動著的畫麵就緊緊地閉上了雙眼--他這是什麼意思?他要他看的是什麼?他發現什麼問題了嗎?肯定是的,他這是在印證某種判斷!否則他為什麼問我那些多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