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平台之間的惡意競爭,導致主播身價虛高。2013年頂級主播身價大約為20萬元~30萬元,如今最高達到了3000萬元,千萬簽約金已經遠遠偏離主播的真實身價。遊戲直播平台便是行業內惡意炒作的產物,一旦一家平台挑起挖角大戰,其他家隻能無奈跟進。
(4)主播成名有技巧,各種炒作催生產業鏈條。
目前存在的“網紅孵化公司”“網紅培訓中心”就是利用這個產業鏈條“創造”出一個個網紅。平台、金主、主播則是以各種炒作、砸錢、詆毀對手等方式使自己的節目得到更多的認可和推薦。
“網紅經濟”飛速發展,還需道德校準
目前有大量網紅以意見領袖或行業達人的身份長期活躍在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平台上,他們分布在遊戲、動漫、美食等各大領域,比如,Papi醬、寵物網紅“回憶專用小馬甲”、美女網紅張大奕。憑借一個賬號就拿到了巨額融資,這些鐵錚錚的實例說明網紅實現商業變現的可能性很大。
如今,網紅們通過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步步實現商業變現,方法也越來越多樣。除了通過樹立自身在互聯網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而獲得廣告收入,還有很多其他途徑。
第二種是在擁有大量粉絲的基礎上,通過經營自己的淘寶店獲利。有大批網紅在社交平台獲得關注後,轉戰淘寶平台。
據淘寶平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淘寶已經有超過1000家“網紅”店鋪。這些網紅在社交媒體中積攢的人氣,一下子在淘寶爆發。就在去年的雙十一,一些實力強勁的網紅店鋪成績非常可觀,僅僅30分鍾收入就破了百萬。
此外,還有一些網紅來自於用戶眾多的網絡直播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注冊後成為直播平台的“主播”,“主播”通過PC或移動端與網友實時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並以彈幕的形式與網友實時交流。用戶在直播平台購買虛擬貨幣為喜愛的“主播”打賞,購買虛擬貨幣的金額再由“主播”與平台協商分成。這其中不乏大批“急功近利”的人為了獲得更多粉絲量和關注度而“劍走偏鋒”。為了成為網紅,一些人突破底線,炫富、色情等內容隨之成為監管的難題。由於網絡直播行業剛剛興起,沒有形成係統的行業規範,頻頻出現的低俗現象亟需整治。此前,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已協調部署有關部門,嚴肅處理了鬥魚“直播造人”等涉嫌傳播淫穢視頻事件中的責任人和責任單位。此外,熊貓TV也在3月初被網友爆出不雅視頻截圖。
一種經濟現象、一個商業鏈條想要持久地發展,就需要一次次及時的道德校準和內容淨化,以及業內人士自覺遵守職業道德。除此之外,相應的監管機製也亟須建立。“網紅經濟”這種新形式才剛剛起步,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但它到底能走多遠,就不得而知了。除了市場經濟的需求,這也取決於它在整個社會精神文化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