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有人提醒過公子般,說您這馬夫是個狠人,這樣的人是不可鞭打的,您打了他,不如幹脆就殺了他。但公子般不以為意,結果被暗殺了。
兒子死了,不怕,魯莊公還多生了幾個預備著呢。不過,魯莊公和齊國公女的婚後生活並不和諧,因為後者總是生不出孩子來,倒是齊國公女陪嫁來的妹妹生了一個,叫公子啟。(娶個媳婦,還買一贈一地跟個妹妹,看來不僅僅是達阪城有這好習俗。)
雖然生兒子不行,但生產帽子卻行。繼自己上輩人(齊襄公)給魯莊公的爹(魯桓公)戴綠帽子之後,齊國公女現在又來給魯莊公戴綠帽子了,她和魯莊公的庶弟慶父,大搞婚外戀。慶父覺得不但莊公不配當國君,而且不配娶齊國公女這樣的少女,於是他就花大力氣泡齊公女。倆人從相慕到幽會,從幽會到動真格的,終於把魯莊公氣個胡子上翹,說你們齊國女孩怎麼都這麼浪。
但是魯莊公比較怕女人,怕所有女人,包括她媽媽也包括齊國公女。齊國公女剛嫁來的時候,魯莊公本來不喜歡她,但還是讓公族親戚手執玉帛在婚禮儀式上迎賀齊公女,並且公族的女親戚,也手執玉帛。魯大夫不樂意了,說:“按規定,男親戚級別高的執玉帛,級別低的執禽鳥,女親戚則執榛子、栗子、棗之類的賤東西就可以了。您讓女的也執玉帛,是亂了禮,男女無別了。”
另外,這次結婚,要在祖廟裏進行。魯莊公特同情從前在齊國被“拉肋而死”又戴了綠帽子的老爹。為了彌補他老人家生前的不幸,魯莊公就在婚前,安排人重新裝修了父親的宗廟,把柱子刷漆,把椽子刻上好看的花,讓爸爸死後住的房子更體麵更闊氣些,以抵消生前的窩囊氣。古代那時候的油漆都是純天然的,拿個小管插到樹上,半天才流出一小碗,用來塗碗筷還可以,用來刷房子就太奢侈了。負責基建的主管就來進諫:“我聽說,儉樸是德的共性,侈是萬惡之首,先君勤儉節約,而您鋪張浪費,這麼做,恐怕給後代留下不好的榜樣。”魯莊公不聽,說:“我這是愛我爸爸。”
不久,魯莊公也死去了,結束了他抑鬱的人生,變成宗廟牌位上的一個新名字。他的庶弟慶父歡天喜地蠕蠕欲動起來,在刺殺了比較有能力的公子般之後,就在另外幾個公子裏邊,暫時挑了一個最小的公子啟,立為魯閔公。
八歲剛剛不尿床的魯閔公登上了大典。
齊桓公聽說魯國死了國君,國君的大兒子也被(估計是慶父)殺了,於是連忙跑去魯國,和新國君小孩魯閔公相見。並且應魯國人要求,把剛剛避亂去了陳國的魯莊公的親弟弟(同父同母弟弟)季友,給接回了魯國。季友是因為害怕慶父,才出逃陳國的。季友回來後,因為是齊桓公派人接回的,慶父一時也不敢把他怎樣。
齊桓公回國後,不久又派大夫仲孫湫去魯國查看情況。仲孫湫回來後,齊桓公聽取了他對魯國形勢的分析判斷。仲孫湫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齊桓公問:“怎麼才能去掉他呢?”
仲孫說:“慶父總是惹出難,將會自己把自己斃掉。您就先等等吧。”
果然,過了兩年,公元前660年,慶父又後悔叫魯閔公(公子啟)當國君了,立這麼個十歲小孩當國君,固然便於控製,但年幼國君活得也長,等他死了再篡權不知要等多少年呀。
於是慶父派出凶手,埋伏在公宮的寢殿側門,剛好小孩魯閔公出來撒尿,一把就把這個無辜的孩子給殺了。
魯國的國人(城市居民)對慶父接二連三的暴行表現出舉國若狂的憤怒,跑出家門,上千名群眾手握磚石瓦塊,先砍死了殺人凶手,又聚過來圍擊慶父的老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