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知風雨夜,複此對床眠”,這是弟弟對哥哥的思念,但對於君王之家弟兄間,這是奢侈。
君王的家庭往往就像一艘破船,風吹浪打,頭破血流,你不去搶一塊幹木板,就可能被漩渦卷走。公元前307年秋天,秦武王扛鼎,以二十四歲低齡而死,倉促得連個小兒子都沒有生下,這就導致了秦王族的內訌。
秦武王的哥們兒——群公子開始爭奪權力,他們都有一位名義上的總媽媽,就是秦武王的生母,也就是秦武王的老爹(群公子共同的爹)“前秦惠文王”的首席媳婦。
“總媽媽”想讓群公子當中,人緣比較好的公子壯上台。
這裏,群公子們還有一個來自楚國的二媽媽,叫作羋八子(名字起得很隨便,楚國人也就隨隨便便地把她嫁到秦國來了,當了秦惠文王的助理媳婦)。
“二媽媽”羋八子有一個幫手,就是她老弟魏冉。由於魏冉在秦惠文王、武王時多年用事,握有實權(是一個陰森森的家夥),他終於把一半楚國血統的公子稷推上了王位,是為秦昭王(羋八子所生)。
秦昭王年紀小,雖然剛從燕國留學回來,但是沒學到什麼東西,其實那是在燕國做人質,諸侯之間互相派兒子到對方家裏當人質,由來已久。他上台以後,跪坐在禦案後麵,把媽媽、大舅寫的草稿給念了一下:“加封大舅,不是,念錯了,加封魏冉為將軍,掌管鹹陽內外所有衛戍部隊。請領官印,虎符——”
魏冉很得意。
“我媽,對不起,念錯了。加封羋八子為——太後,執掌朝政。退朝!”
於是,宣太後羋八子、將軍魏冉開始執政,三年後,公元前305年,他們遭到了群公子的總媽媽一派的武裝抗議。魏冉揮動鐵腕,流血鎮壓,把公子壯、公子雍殺掉,其他群公子中“不善者”全部屠戮,所謂不善者,就是不乖者。總媽媽被秘密處死,總媽媽的大兒媳婦(秦武王的王後),被勸退回娘家魏國。
至此,秦武王的群哥們兒中,幾乎就剩少弟秦昭王了,親媽和親媳婦也死掉或出亡了,而秦國也在白色恐怖中流逝到了秦昭王第三年。
齊、楚兩國很好地利用了這寶貴的三年光陰。
前麵已經說過,在秦武王死去,秦昭王即位這年(公元前307年),楚懷王基於更早五年前派出特務召滑在越國臥底搗亂,這年就向東用兵,一舉吞占了越國,得到江浙大地。楚國從春秋初期的百裏彈丸,此時發展成為縱橫湖北、安徽、湖南、江浙、雲貴七省,北含河南南部的南陽、南括湖南森林,東到大海,西扼三峽,盤踞長江中遊、下遊沿岸的巨大水怪——揚子鱷。楚人對於中國的最後統一和漢民族形成,功不可沒。
楚懷王利用吳越之富和江海之利,發展本國商品經濟,楚國黃金多,把金子做成一塊方板,切成二十二小塊兒,掰開零用,成為列國唯一的金幣。因為掰下的每塊分量不會完全相等,所以支付前還要用天平先稱一下重量。楚懷王還頒給了封君“鄂君啟”一個節,節是圓筒狀的青銅物,憑此在水陸車船運輸貨物可以免稅。沒有此特權的商人當然是要征稅了。
楚懷王心滿意足,到了下一年,秦昭王第二年,公元前306年,他展開齊宣王寫給他的誘惑信,讀到:“大王何不與寡人並力,以收韓、魏、燕、趙,成為合縱,率領諸侯,則破秦必矣。您從前受欺於張儀,亡地於漢中,兵挫於藍田,天下之人莫不替您心懷憤怒,可是您卻要侍奉秦國,好好想想吧,好好想想吧!”
楚懷王下群臣討論。令尹昭睢說:“大王雖然向東取得了吳越,但這不足以雪恥,必須從秦國手中奪回漢中,才算足以雪恥於諸侯。秦武王年前猛攻韓國宜陽,韓和魏因此都有了脫離秦國的傾向。如果大王按來信說的,與齊國聯合,而韓、魏必然跟從,我們楚、齊、韓、合縱,秦國人恐懼,必然就歸還漢中。”
楚懷王自丹陽、藍田大戰以後,跟秦國一直就是平常的邦交關係,聽了昭睢的主意,楚懷王當即宣布接受齊宣王提議,楚、齊再次結盟。
到了下一年,就是公元前305年,秦昭王人位第三年,這時候,他的總媽媽(秦惠文王的正王後)生的一幫孩子,跟他這個助理媽媽(羋八子)生的兒子——都是秦武王的弟弟們,終於拉起杆子正式火拚,公子壯等公子被魏冉鐵拳鎮壓,盡數殺死。
隨後,魏冉和宣太後羋八子姐弟倆擦擦手上的血,抬頭一看,國際形勢可不怎麼好。楚國和齊國又結合了,東風又要壓倒西風,而且兩國還在拚命拉攏中原的韓、魏。羋八子慌了,這時候,小孩秦昭王勉強也該定個媳婦了,於是派人到楚國求親,要求娶楚懷王的閨女。另外,把漢中以東的上庸還給楚國(在湖北竹溪地區,這裏盛產芋頭和珍稀動物,原為庸國,為楚所滅)。
楚懷王當即決定與秦國連橫。哈哈,跟齊國合縱的目的,達到了——拿到了上庸,就是收獲。於是,在宣太後(楚國人,羋八子)的撮合下,秦昭王和楚懷王聯姻,從楚懷王那裏娶來一個王後。秦昭王媽媽是羋八子,秦昭王本身就有一半楚國。現在兩國是親上加親。
宣太後掌權,以宣太後的本家向壽為相邦,老弟魏冉為大將,他們的幹部檔案上都寫明楚國籍貫。
於是下一年,秦昭王第四年,公元前304年,秦昭王又與娘家人楚懷王在河南南陽盆地見麵,互相盟誓,並且正式把上庸交給還給楚國。
楚國和齊的目的,就是從秦國那裏挖好處,好處拿到了,齊國也就沒用了。看著楚、秦來往甚歡,齊宣王氣得哇哇直叫。
下一年,秦昭王第五年,公元前303年,秦兵從所占領的韓國宜陽那裏,北躍黃河,又拔取了韓國的武遂(在山西)。隨即又攻占山西永濟地區的蒲板、晉陽,以及風陵渡,這都是魏國的城邑,是守衛黃河L形豎段的山西側渡河要津。
顯然,秦自武王伐宜陽斬首六萬以來,以及秦昭王今年的行動,都是在猛攻韓魏,破壞張儀十多年中一貫的連橫韓魏大計。韓魏受不了秦人的嚴峻鍛煉,隻好向東方大國齊國靠攏(楚與秦好,不可能去投楚),從而導致國際形式陡然逆轉,齊國擁有了韓魏,組成合縱陣營。
這時候,齊宣王下麵的相國,是齊國年富力強的實權派人物,被譽為戰國四君子之首的名人孟嚐君。
孟嚐君田文及其父靖郭君田嬰,很好地欺負了好脾氣的齊宣王,獨攬了齊宣王中晚期的大權,被齊國稷下先生荀子斥為“篡臣”。
看見韓、魏從中原來投奔,孟嚐君遂與他們組成聯盟集團,以討伐楚國前年背叛與齊的合作轉投秦國的罪惡為名,齊、韓、魏三國聯合出兵伐楚。
這場戰役為期五年,首先,第一年,公元前303年,韓、魏來投奔齊國的同年,孟嚐君以齊、韓、魏聯軍,發兵南下伐楚。楚懷王趕緊派出太子到秦國當人質,秦國發兵來救,三國因而退兵。
但是次年,楚懷王的太子在秦國待著,很少收到外邊的音信,感覺悲哀寂寞,就找人打架,把一個秦國大夫給打死了,然後卷行李逃奔回國向老爹報到。
孟嚐君在齊國樂了,好耶!楚懷王的太子把秦國人打死了,打死了倒沒關係,不辭而別卻是大不禮貌。秦國人怨楚,我們現在可以再次伐楚了。
於是,下一年,公元前301年,孟嚐君再度發動三國合縱攻楚,齊派出宿將匡章從山東斜插而下,魏人大將公孫喜、韓國大將暴鳶,揮兵南下,三國在河南南部的南陽盆地東緣集結,從東攻打楚的南陽郡(河南南部,古代的申國)。
楚懷王派大將唐蔑北上,與三國聯軍夾沘水列陣,互相對峙。
孟嚐君手下的策士說:“得想辦法避免秦軍再來救楚。我們不如假意告訴楚王,我們三國就要退兵了,轉去攻秦國,你們要不要跟著去。楚王本來就因為太子的事懷疑秦軍不會來救,那麼為了能讓我們走,必然使勁答應說願意跟著我們打秦。秦聽說了,必然大恨楚國,於是更不來救。這樣,離間了秦、楚,前線必有大功。”
孟嚐君稱善,當即派人按計執行。果然楚懷王為了能叫三國聯軍離開,就答應說跟著一起去打秦。秦國人知道了,更不救楚。楚國就落得獨在沘水南岸跟三國軍對峙。
隨後雙方對峙了很久,都六個月了。孟嚐君急了,發出特使,言辭刻薄,大罵齊軍統帥匡章為什麼拖拖拉拉,對峙了六個月都不做進攻。
匡章被罵急了,回罵道:“你們願意殺了我,誅了我全家,好哇,沒問題,這都你們隨便。但是前敵不可以戰而戰,可以戰而不戰,卻都是我說了算,哈哈。”
匡章帶領魏韓將領,巡視沘水,沘水把合縱與連橫這張半綠半白的紙從中對折,從草色山光裏眺望彼岸廣闊山野,楚國的南陽郡地區深不可測,人生多麼費解。
匡章命令偵察兵尋找淺灘渡河,偵察兵們剛脫了衣裳要下河,沒等到河岸,楚國人的硬弩(弩是春秋末期楚國人最早發明的),飛蝗一樣巡著航就亂射過來了,偵察兵出師未捷身先死,跟河岸上的枯魚、幹貝會齊去了,沒有人能下河探個究竟。
匡章異常煩悶,聯軍不敢渡河。這時候一個沒受過高等教育的樵夫挑著一擔子柴火,來看打仗的,雙方老也不打,他著急了,告訴匡章說:“匡司令,你們真傻耶!楚人是本地人,凡是楚國人守衛最嚴密的地方,就是淺水可渡之處,兵力稀疏的,就是其深難測之處!”
匡章一拍腦袋,耶!我是真傻呀!趕緊派人在河本岸亂跑,吸引楚人火力,從而把楚兵布置的疏密看了個清楚。然後選擇在楚人大隊集結最密的地方,派出精兵在夜間搶涉,發動進攻,在沘水的“垂沙”段大敗楚軍,殺死楚軍總指揮大將唐蔑。楚人措手不及,傷亡嚴重,很多人沒來得及穿上衣甲,就倒在血泊之中。
就像城牆攻堅是最難辦的事一樣,江河守衛也是最易被突破的,而且必定是在夜間突破。
楚國人皮甲好,甚至用犀牛皮、鯊魚皮製作犀甲,楚國的武器裝備也非常精良,楚國北部冶鐵名都宛(河南南陽郡治城)出產的鐵製兵器慘毒如蜂蜇人,楚卒也彪悍,疾跑如同飄風。但是他們夜間來不及穿甲,也沒時間分發鋒利的兵器,沒了甲胄和兵器的楚人就像剝光了皮的羊一樣任人宰割。(按兵書,當時五人為一伍,他們的兵器合捆成一抱,其中一端裝進狗皮的袋子裏存放——類似一捆高爾夫球杆。行軍時候放在戰車裏,宿營就放在戰車下,所以並不枕戈待旦,不能在睡覺時隨時抓起來揮舞)。
楚國人奔跑著,去戰車下找“高爾夫球杆”,不等拿到武器,都被打得胸穿頭裂,死亡數以千計。
這次“垂沙之役”,楚軍敗績,整個南陽盆地以北、以東地區,宛城(冶鐵名都)、葉縣等等,都喪失給了三國聯軍。
孟嚐君這次組織的齊、韓、魏進攻楚國,和從前張儀組織秦、韓、魏連橫攻楚國差不多,區別就是,秦國經過張儀的操作得地甚多,得了漢中和鄧城,而齊國這次卻沒有獲利一毫,並且連年戰爭消耗。齊在“垂沙之役”所奪得的土地,因為都是中原南部,齊人無法揀取,於是都去用於壯大韓、魏夥伴了,給了韓、魏。孟嚐君百分之百是為人作嫁,並且以傷害了我們可憐的楚懷王為代價。
女婿家秦國人在整個“垂沙之役”過程中按兵不動,不助娘家人,等娘家人老楚“垂沙”戰敗,秦國立刻趁火打劫,遣庶長奐出兵伐楚,斬首兩萬,取得南陽盆地東部的河南泌陽。次年,公元前300年,秦人又伐楚,大破楚軍,楚軍死者三萬,攻取楚之新城郡(今河南伊川),殺楚將景。再次年,秦庶長奐攻取楚國八座城池。楚國受到秦、齊、魏、韓戰國四雄瘋狂進攻,頻頻失地於北,中原南陽上下,殘破不堪,國內又爆發起莊蹁領導的人民大起義,起義軍一度攻人郢都,把楚國鬧得四分五裂。
楚國下著連綿陰悒的雨,雨實在就是楚懷王進入執政第三十年時的悲哀主題了。
二
“垂沙之役”齊國大勝。同年,公元前301年,齊宣王死去了,兒子齊湣王即位。喜歡“笛子獨奏”的齊湣王趕跑了老爹留下來的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顯得比老爹英明一些。但孟嚐君繼續獨攬齊國大權。這時候,一個大特務“蘇老三”——就是蘇秦,受燕昭王的派遣,也第一次到齊國從事反間活動來了。他以陪伴燕昭王的弟弟襄安君到齊國當人質為由,來到齊國,當即向齊滑王表忠心,願意為他奔走,於是做了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