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歌舞和“小蠻腰”,楚靈王還大力弘揚楚國音樂。楚人音樂素養超群,從出土的青銅壺彩畫上,可以想象音樂大頑主楚靈王的宴會盛況,鼓瑟吹笙,撞鍾伐鼓,歡樂的時光如水蕩漾,跟現在的歌迷會差不多。楚靈王樂技精湛,音樂感悟力驚人,餘響回蕩於天地之間,如今用射電望遠鏡還可以在太空中捕捉到。
楚國的樂舞水平高,體現在他們的樂器上。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8組124件楚樂器,是屬於戰國初期的,其中有編鍾65件,編磬32件,逮鼓1件,懸鼓1件,鼙鼓1件,手鼓1件,小瑟1件,琴1件,築1件,排簫2件,竽5件,共計124件,可供一個龐大的王家樂隊使用。中國現有的土產樂器,當時全有了。其中的編鍾是超級國寶,鍾架分上中下三層,氣勢壯觀,音量雄渾,從低音到最高音,總音域跨五個八度之多,是世界最早具備十二個半音階關係的定調樂器。楚國音樂水平因此堪稱古世界的執牛耳者,並且影響到後來的漢代。
喜歡音樂的國君並不是孤獨的。著名的“知音”鍾子期先生也是楚國人。有人來郢都唱《下裏巴人》,郢城內唱和者數萬,說明楚國音樂活動的群眾性。楚國的田夫野老,甚至都精通音樂,老匹夫瓠巴(人名)在水邊鼓瑟,令水底的遊魚聞聲探頭,久久不忍遊去。而中原卻缺乏這樣浪漫主義氣息的音樂,因為傳統禮樂的束縛非常頑固吧。晉國的大壁虎晉平公,是流行樂的發燒友,不斷受到師曠批判——丫純粹是亡國之音!
(晉平公的上三代國君——景公、厲公、悼公都是牛人,晉平公卻無用之極,在兩次弭兵大會上,都是楚國人居先歃血,晉國略落下風。在國內,晉平公也權力下落,因為沒權,就落得隻剩搞女色和聽靡靡之音度日,最近還病了,從秦國請來的大夫說他是腎虛,搞女色上癮所致,治不了了,隻能等死。唉!)
不管怎麼樣,晉、楚兩國已經弭兵了,兩國繼續堅持弭兵外交,不打仗。但是楚國的東線戰場,一年比一年熱鬧了。
楚靈王不但是個歌舞家,還是話劇導演家,楚靈王第四年,公元前538年,他在河南南部的楚地申縣搞了個十三國諸侯大會,楚國第一腰——楚靈王,兩手叉腰,模仿齊桓公問道:“現在國際上有什麼壞蛋嗎?”
伍舉(伍子胥的爺爺)趕緊接台詞:“要說壞蛋那就是齊國的慶封了,他和崔杼謀殺了齊莊公,然後又殺了崔杼一家,現在亡命到吳國已經有七年了,還娶了吳王閨女,是個惡貫滿盈的國際恐怖主義分子。”
楚靈王真生氣了,還有比我不講理的呢?!當場逮捕“親吳派”的徐國國君,然後遍告諸侯,組成國際刑警組織,橫穿安徽省,向東攻擊一千多裏,打到江蘇鎮江附近的丹徒鎮(長江邊上,離吳國大本營蘇州就差一百公裏了),挖出了恐怖分子慶封的全家。
楚靈王為了給自己做廣告,就讓慶封自己背著斧子,喊:“不要有人像慶封這樣啊,弑了自己的國君,殘害國君的兒子,不得好死。”
伍舉說:“隻有無暇的人才可以懲罰別人,您還是……”
楚靈王哪肯放棄導演活話劇的機會,讓慶封站在風景絕佳的長江岸上,光著膀子,背著斧頭,麵對諸侯代表,表情焦灼、痛苦地,又帶點兒壞笑,準備開拍。楚靈王說:“燈光有了嗎?有啦!Action(開始)!”
慶封:“不要有人像楚王這樣啊,弑了自己的國君,殘害國君的兒子,不得好……”
“快Cut(停止)!Cut!”楚靈王撅著屁股衝上去,捂住慶封的嘴,“誰叫你改台詞!該死該死!”慶封搖著脖子使勁罵街而死,大夥捂著嘴偷著樂。
因為話劇沒演好,楚靈王回家的路上,又補演了一場——湖北北部隨縣東北的賴國,被楚靈王順手打破了。賴國領導人也把自己捆了,背剪雙手,嘴裏叼著寶玉[注釋2],讓士人光著膀子抬了供他用的大棺材跟在後麵,在細雨霏微的早晨,出城麵見楚靈王投降(這都是行為藝術啊)。楚靈王說:“好,表演很到位!”
楚靈王於是問伍舉:“我該怎麼演啊,導演?”伍舉說:“從前楚成王進攻許國,許僖公也是這樣出來的,成王解開了他的繩子,接受了他的玉璧,焚燒了他的棺材。您就照先王的這個來吧。”
於是楚靈王親自解開老賴的繩子,接過老賴嘴中的璧,把後麵的棺材燒了。然後饒了老賴又怕他造反,就把賴國人民東遷七十公裏去開發鄢陵(湖北宜城縣南)。布置完了以後,楚靈王在溫涼的秋風黃葉裏,順著漢水,南下三百公裏,回到長江邊上的郢都老家。
可是沒等席子坐熱乎,吳軍的複仇軍隊就衝回楚國來了,吳國人說,你們打破我國邊境,挖出我們的慶封大爹,我們也打破你們國境。吳人在棘(河南永城縣南)、櫟(河南新蔡北)、麻(安徽碭山東北)三個地方展開浪戰,搶了好些東西和婦女。楚靈王因天冷路遠,不出兵了。楚國東境、北境的縣長們趕緊組織保安團自衛,但是老天爺下雨不止,沒法築城。
楚靈王第四年就這麼混過去了。
第五年,為了報複吳國(也都搞不清是誰報複誰了),楚靈王又聯合陳、蔡、許、頓、沈、徐等周邊列弱,發兵攻吳。兩湖、安徽、江蘇一帶,鬧得沸騰起來。
長風浩浩,楚大軍渡過汨羅江,挺進安徽腹心,與越國人的幫忙軍會師(越國人這是第一次參加到國際事務裏邊來,當楚國的附庸)。
這時候,吳國軍隊也從東邊動員,在安徽無為縣境的長江岸邊遭遇楚太宰蘧啟疆率領的楚先頭部隊,吳人故意逃跑。蘧啟疆樂了,揮動戰車撒丫子窮追。這一追,犯了兵家之忌。楚國的戰車多,戰車優勢全在集中密集使用,以緩慢節奏為主,要求秩序井然,即使雙方激戰,步兵也不要亂跑,戰車也不能亂馳,追擊逃跑的敵人也不能逾越規定的行列。這時蘧啟疆撒丫子一追,戰車如千仞高崗的山澗秋水,一瀉萬丈,不可收拾,行列紊亂。吳國多是步兵,當即轉身奮戈回擊,把各自為戰的楚兵車分割包圍,就像一群獵狗撕咬非洲草原上笨大的角馬,將蘧啟疆的楚軍殺得大敗。
接著,吳王夷昧派出弟弟蹶由出使楚營,被楚兵扣留了,楚靈王打算再演一出戲,就牽著吳使者蹶由,把他按在戰鼓上,然後扒光上衣,說:“寡人要用你脖子的血,給戰鼓上上漆兮,你高興嗎?”
蹶由彎著腰,擰著脖子說:“阿拉沒問題。”
楚靈王問:“你出發前,算卦沒,知道自己要沒命嗎兮?”
“阿拉算卦了,吉的呀。”
“哈哈,吉?吉什麼吉?”
“阿拉到儂窄邊來,好七好喝好招蛋(招待),回氣吳王一輕鬆,毋警惕,搞勿好就被依打敗了。可是儂大發脾氣,要開了偶(我)戰鼓上氣(漆)。阿拉吳王修守轉氣(戰具),給偶報仇,格麼儂就馬煩大了。阿拉吳王國酸卦(算卦)勿是酸我依個人格命,是算阿拉吳國格命,四(是)吉。”
楚靈王一聽,樂了,演得不錯,把吳王弟弟蹶由牽開不殺,留在軍中。
(鼓,是一種神物,據說是根據孕婦的肚子設計的,也有說是根據雷公的形象,總之兩樣都很神聖,所以需要祭鼓,抹上活物的鮮血,鼓聲才正點。一般用羊血,當然用人血效果更好。鼓麵都是黑底紅道的漆畫,飛龍走鳳,精美漂亮。)
看到吳軍早有防備,楚靈王也怕了吳國人,想了想,還是無功而回吧。這次大規模興師預備伐吳,卻沒有取得任何戰果。主要是因為吳國人事先做了嚴密動員防備。
楚靈王回國後,覺得自己要娶媳婦了,就派人到晉國提親,要求娶晉平公的閨女。
如今晉、楚已經弭兵好幾年了,甚至互相開始結親。這固然是好事,但是晉平公在這次婚姻行動中比較憋屈。他親自送閨女出國境(超出規格,有巴結楚國的意思了),楚國領導卻不去飛機場迎接。隨後,楚五弟棄疾到晉國回訪,這是婚後的步驟,晉平公卻出郊相迎。晉國這裏算是繼弭兵會盟時後歃血以後,又雌伏了一次。
下一年,楚靈王第六年,公元前536年,親吳派的徐國國君跑到楚國來出訪,可能是楚靈王讓他演話劇,不知哪裏沒演好,楚靈王怒了,把他關押起來。小徐在監獄蹲了幾天,趁人不注意,逃之夭夭。楚靈王擔心徐國會叛楚,就發兵去嚇唬嚇唬。
結果,吳國人得了借口,出兵救徐,在安徽北部蒙城縣地區又把楚軍打個潰散,俘虜楚國管馬廄的官。楚令尹子蕩吃了敗仗,嚇得不敢回國,殺了個替罪羊,才勉強交差。
吳國人越來越不好惹了。還好,這些戰役都發生在楚國邊境安徽地區,等三十年後,吳國拜兵聖孫武當大將,指揮三萬吳兵,打遍天下無敵手,把戰火一直燒到了楚國郢都,才是更可怕的呢。
三
雖然打仗和演話劇都不怎麼成功,楚靈王造劇院卻很拿手。楚國聞名遐邇的章華台,在下一年——楚靈王七年,公元前535年(晉平公二十四年)時興建完工,交付使用。
那時候地麵建築是夯土地基。先挖地1.5米,填上細密的黃土,層層夯打成高於地麵的平台,堅實而不透水,比早期燒烤或敷石灰的方法有效。
大型建築,台基有時高出地麵數米。地基下還有陶製的排水管道,地基上立起柱子,柱子下麵墊上銅塊,防止下陷。最後上梁架頂,柱間的牆以草泥和拌築成,或用夯築。牆麵敷石灰使其光滑,最後塗上漂亮的彩繪,紅、赭、褐、青、藍、黃、橙多種礦物顏料。植物顏料很昂貴,估計不會塗房子。
屋頂是四坡重簷頂,也可以做成二層,像天安門城樓那樣。東周的屋頂都有了精美的陶瓦,而不再是草泥和細沙,以防雨水的侵蝕。
那時候的地麵和牆還不用磚。磚,特別是空心磚,隻是用在墓葬裏,防水,並且刻上好看的花(死人比活人住得好)。房子裏加磚,是秦朝以後的事情。
楚靈王的章華台,樓閣雄峻,殿宇壯麗,是古代層台建築中的傑出代表。高台十丈(二十四米),盤桓迤邐而上。台頂秀宮曲廊,雲霞繚繞,可以觀盡人間春色。因為它太高了,順階爬上去需要中間休息三次,所以亦名“三休台”。這片高入雲霄的宮殿群,是楚國的標誌性建築,當時的世貿大廈,聳立在魚米富足的江漢平原之上,西去郢都一百五十裏,位置在今天湖北潛江的“華容古城”(曹操敗走華容道的地方)。
東方朔把章華台和紂王的鹿台、秦始皇的阿房宮並提,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與此同時的西方,波斯國王居魯士統治下的尼尼微城裏,也建起了揚名四方的“空中花園”,被當時的希臘人列入世界七大奇跡。花園在台子上,台底座一百二十米,形狀像多層的生日蛋糕,層台上種植花木,比宮牆還高,給人感覺像是懸掛空中,所以叫作“空中花園”。可以和章華台比一比,看看誰高。
李白有雲:“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台。”楚靈王經常住在章華台的無數紅官彩殿裏麵,絕美佳麗彈琴奏樂,細腰美女輕歌曼舞,玉盤晃晃,粉香迷人,桃腮擦擦,笙歌嫋嫋,捧玉盤,舉金爵,向靈王頻頻勸酒。“憔悴香桃餘瘦骨,輕盈楊柳舞春風。”
在金石響裏,竹絲聲中,楚靈王品盡人間甜意,陶然飛升。
這些美女跳舞的所在,如今還保留著呢,隻是美女的朱顏已改,從前巍峨入雲的台子也被淤泥遮蓋,成為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已。這主要是因為秦漢時期,四川大開發,森林破壞,水土流失,泥土衝刷到江漢平原,把楚國的繁華蒙得麵目全非。
如果你到章華台的遺址去,和你的同伴眺看江漢風景,共同聊聊天,你可知道,在兩千五百年前,楚靈王和大夫伍舉也一起登上台來,站在這裏說話,也許就是你們所憑依的地方。並且曆史記載了楚靈王當時的感慨:“啊!這高台真美兮!”
伍舉回答:“我聽說國君服從天意叫作美,安定民眾叫作樂,聽道德的人的話叫作聰,能考慮長遠叫作明,沒聽說把土木的崇大高聳和雕鏤叫作美,把金石(鍾磬)匏竹(笙簫類)樂器的盛大喧嘩叫作樂,以壯觀悅目叫作明,以曉察音調的清濁叫作聰的。”
“從前先君楚莊王做了個匏居台,高度不過能望國家的吉凶天象而已,大小不過容納宴會餐具而已,使用的木頭也不影響軍隊守備,花的錢也不給官府增加負擔,老百姓也沒為修台耽誤正常工作。可是您修了這個台,老百姓都累壞了,財用都用光了,全國人幹了好幾年。美,要求上下、內外、大小、遠近各方麵都沒有害處,才叫美。如果眼睛看著是美,財用上則匱乏了,這是收聚老百姓的財利來自我享受而使百姓變瘦,這美在哪兒呢?國君是領導百姓的,和百姓共處的,百姓瘦了,國君怎麼能肥呢?私欲太多,德和義就越來越少,德義不能施行,近的人就要騷亂,遠的人就抵拒不服了。”
聽完伍舉的話,估計楚靈王要跳樓。伍舉這家夥是個老臣,所以倚老賣老,敢於訓斥長官(伍舉的爸爸就是從前跟楚莊王講寓言“三年不鳴”的伍參)。
不管怎麼樣,這個“天下第一台”落成的時候,楚靈王約會諸侯領導,搞了一個剪彩儀式,顯示一下楚國文化經濟實力的進步。魯國的魯昭公二十五歲,卻是個大胡子,楚靈王就導演了一個模仿秀,用克隆出的一個大胡子仆人陪伴魯昭公。諸侯看了別有趣味,楚靈王一高興,就把一隻上乘的楚弓,贈送給大魯。
弓這種東西,在我們眼裏,沒有什麼好賴高下之分,其實做好一把弓,需要花費三年工夫。上好的弓,選用柘木,還要講究取材的季節,加工時的氣候。冬天采來柘木,浸漬在牛犄角熬製的膠裏,夏天製作弓筋,秋天合成,表麵再裝飾動物角質,塗漆。
精細雕刻的弓體其實是“三層合一”的結構,中層是木頭薄片,外層是牛筋,內層是角質,緊密膠粘一體,非常硬。張弓的時候必須借助膝蓋的力量才能把兩頭扳轉過來,即刻安上弓弦加以固定。弓弦繃得像琴弦,一撥就能發出響聲。
這種合成弓射出的箭近距離可以穿透一頭野牛,最大射程三百米,有效射程六十至八十米,長度在1.3米左右,分練習、守城或車戰而不同。弓體還要用蠶絲繞緊,表麵塗漆增加韌度,漆上作畫加強美觀,並且鑲嵌金玉,弓角兩端飾以華麗的鹿犄角。更漂亮的弓簡直是工藝品,用於饋贈。
楚靈王送給魯昭公的就是這麼一把上乘美弓,比二十個小妾都值錢,所以送出去以後就後悔了。他的私人助理(太宰)看出靈王的意思,趕緊找魯昭公談話。“老魯啊,恭喜賀喜啊,昨天給您的弓,齊國、晉國、越國的人都想要,寡君嫌他們德薄,唯獨給了您。希望您回去好好備禦三國,別讓他們搶去。”
魯昭公趕緊掏出寶弓:您快拿回去吧!我知道,這是演戲的道具,不是真給咱的。
可笑的剪彩儀式結束以後不久,楚靈王又會見了另一位外國使者。齊國的相國晏子也去過楚國,就是有名的“晏子使楚”。
晏子這家夥,身高不足五尺,跟武大郎差不多,本名晏嬰,字平仲,“仲”表示他行二。籍貫山東密縣,祖上是齊國望族,接替父職為卿,當了五十七年不倒翁的官兒。晏子有名之處有三,一是特別窮,一件大衣穿一輩子;二是出使楚國耍貧嘴;三是有一部《晏子春秋》八卷二百十五章,其實是後人托作的。
身穿粗布衣服,駕著瘦馬舊車的晏老二,帶著禮物,跋涉三千裏,一路顛破了屁股皮,來到驕傲自大的楚國,抵達郢都。晏子進城一看,楚都繁華不遜於中原,街道寬闊,建築富麗,百姓熙攘。“年年三月飛桃花,楚王宮裏鬥繁華。雲連蜀道三千裏,柳拂江堤十萬家。”這是郢都的寫照。
楚王宮的傳達室老頭,態度極其惡劣,說:“以相國您的身材,出入旁邊小門,寬綽有餘,用不著麻煩開大門了。”
原來,楚靈王故意捉弄晏子,因為晏子矮小,就在王宮大門的一側新鑿了一個專供一米以下兒童出入的狗洞,給晏子當殘疾人專用通道。
晏平仲不肯鑽,說:“出使去狗國的話,是要從狗門入。我是來出使楚國,不當從此門入。”
傳達室隻得收了鬼把戲,道歉,打開大門接入。
隨即晏子覲見楚王。
楚靈王模樣有點像碧眼兒孫權,接近外國種,端坐高堂,在濟濟一堂的廣座中間,看見了晏子,審視半天,差點兒樂了,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派您這麼個豆包來了?”
“別把豆包不當幹糧,”其貌不揚的晏嬰說,“我們齊國人嗬氣成雲,揮汗如雨,舉袂成蔭,比肩接踵,人口爆炸。按我們的規矩,去什麼地方派什麼人,下臣我最沒出息,三塊豆腐高,這不今兒就來這兒了嗎?”
“嗬嗬。”楚靈王給氣得逗樂了,“擺宴!先請嚐嚐我們湖北菜的味道,您先來個橘子。這東西北方沒有吧。”
晏嬰接過橘子,行個禮,然後帶著皮就啃。楚靈王撫掌大笑:“妙!大哥,橘子不是這個吃法,寡人教你,看,要先剝皮兮。”
晏子嘴硬,說“凡是君王的恩賜,都貴如珍寶,必須整個吃下去,不能浪費,這是敝國臣子的規矩。貴國的臣子沒有這種敬重君王的習慣嗎?”
楚靈王一愣,眨著眼將信將疑,不過晏子主張維護君威,楚靈王很高興(那時候的國君命苦,天天擔驚受怕被人弑掉)。嘿,齊國人還真會琢磨!楚靈王說:“上國禮儀,寡人讚佩兮。”(不過齊景公估計不能賜大臣核桃。)
正這時候,幾個警察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家夥從殿下經過。楚靈王問:“囚犯是哪裏人氏?”警察回道:“齊國人!”
靈王驚問:“齊國人也會犯罪?不可能!”
“確實是齊國人,護照有。”
“犯了什麼罪兮?”
“偷盜!”
楚靈王目視晏子:“齊國人難道有偷盜的習慣?”
“這就好比咱吃的這橘子,”晏子說,“橘子種在你們淮南,滿樹都是甜的,移植淮北,結出來就是苦枳。水土不同啊。如今人長在齊國就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難道是楚國的水土使民眾善於偷盜嗎?”
楚靈王擊掌讚歎:“牛!Cut!演的好!Super(極好的)!哈哈本來想逗你玩兒,最後逗了寡人啦,哈哈哈。”楚靈王格外讚許晏嬰的表演才能,厚禮送之回國。
這段類似“促狹鬼”阿凡提捉弄土司老爺的故事,正史上沒有記載,依舊是出自《晏子春秋》的,給晏子貼金的。是不是假新聞就難說了。
四
陳國,我們大家了解得不多,隻知道它是一塊沒用的肉,放在楚國人刀板上。從前,周桓王或者楚令尹子玉打仗,陳蔡兩國都編在兩翼幫忙,開戰鼓一擂,陳蔡就帥先潰退,當兵的把當頭的踩死,誰跟在一起誰倒黴。陳國還曾一度被楚莊王滅過,因為美女夏姬性醜聞的事兒。
陳國的都城淮陽,位於河南東南,最早的時候,上古的伏羲,據說就定都在這裏。實際這事很不可靠。但是如今淮陽城這裏仍然有一座大墳,自古被說成是伏羲的大墳,經曆三千五百年風雨剝蝕,至今依然可觀,墳旁邊曾經徘徊過春秋時代的智謀豪士,魏晉時期麵容死灰的酒客,唐宋青樓的浪子,明末戰場上的一個小卒,田舍郊野一個晚清的長工,或者民國一個鬧事學生,以及今天一個為論文而鬧心病的大學生,青春的光澤在他們之間以千百種形式傳遞,隻是沒有人知道墳裏確切埋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