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家談積極心理學之邁克爾·斯戴格 Mike Steger(1 / 3)

邁克爾·斯戴格(Michael Steger)簡介: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心理谘詢與社會心理學係助理教授,從事積極心理學研究工作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過有意義的生活”基本理論和實際應用。同時,他因編製了得到廣泛應用的《人生意義量表》而廣為人知。

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對積極心理學產生興趣?

起初,我是對“意義”這一命題產生的興趣,這是一個屬於精神範疇的課題。我自認為是有些“非主流”的,曾試圖尋找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或者說是促使人們去找尋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想,這種生活方式是在某種程度上與集體主義價值觀相一致的。就這樣我開始關注“意義”這一命題,開始閱讀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那時,有一位朋友向我推薦說:“有一個會議不錯,或許可以幫到你,你應該去看看。”我記得他所說的就是第二屆積極心理學峰會,從那時起我開始接觸積極心理學。

你關注積極心理學有多久了?

從我一開始接觸積極心理學,我就對它產生了興趣。應該是從2002年開始,到現在差不多10年了。

從事積極心理學研究這一路走來,發生了哪些對你而言是很關鍵的事件?

我曾經受到兩個非常重要的人的影響。第一個是我在明尼蘇達大學時候的導師,那時候的研究重點是測量。她邀請我評估一個測量“意義”的實驗,這個實驗要使用研究生院裏的各種工具將物品撕碎,當時的感覺並不怎麼樣。我不喜歡這種測量方式,並且指出了這項測量的缺陷,當然,當時還有很多其他人也指了出來。這時我的導師對我說,“在明尼蘇達這裏,我們要完善它,這就是你接下來的研究任務。”就這樣我編製了《人生意義量表》。第二個很重要的事件是馬丁·塞利格曼將這個量表放到了他的“真實的幸福”網站上。對於一個當時還是研究生的我來說,這讓我感覺自己真正屬於了積極心理學這一領域,並且是領域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員。

總的說來,你認為積極心理學中的哪些特性是獨具一格的?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是其科學性。積極心理學所談及的內容是人們的願望,那些此時此刻正擁有著和未來渴望去體驗的生活。這些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對人有所幫助。但是真正使我們研究人員與那些同樣看待這些命題的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積極心理學研究的科學性。

你認為積極心理學最應該去回答的問題是什麼?

我們如何能夠幫助人們在其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過上最好的生活?而在這一命題下我們所忽視的問題卻是“這樣做的意義又是什麼?”,同樣的“所謂的最好的生活又是什麼?”而這卻不是一個可以基於經驗的實證研究能夠探討的議題。這時你或許在糾結於從不同視角來審視事物的價值。對我而言這就是另一個非常有趣的次命題:我們通常在追求同一個事物,但卻常常用著截然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它。

在你看來,到目前為止積極心理學領域內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麼?

積極心理學至今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驚人的。它創造了一個跨多學科的全新領域,最初隻是在心理學各個領域之間,加以一部分經濟學和哲學的內容。而如今,積極心理學已經飛速發展並且涉及更多的學科領域,在研究,應用,實踐各個方麵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並且達到了一種共識,就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讓自己更加幸福。這是非常卓越的成績,我想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想到的,尤其是在發生了911事件之後(在美國這一國度內)。

如果讓你掌管當今積極心理學,哪一件事情是你願意去改變的?

看起來時下很多界內人都將積極心理學與收益掛鉤,這無可厚非。但是在早些年,曾經有過共識,要設法讓那些研究生們參加各類學術會議,以此讓他們多與導師們溝通,讓學生們對這一領域產生濃厚興趣。那時候,很多學生來參加大會不僅不需要繳納會費,還會獲得500美金的獎學金。那時,導師們就坐在這些曾經拜讀過你的文章,對你的研究崇拜不已的年輕人之中。這是絕好的機會,可以讓居於學科頂端的導師與底層的學生進行對話,這些對話可以激發全新的令人興奮不已的研究靈感。而如今的學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頗具“階級性”的了,頂級大師們彼此對話,中層的學者隻與中層的人接觸,等等。甚至很多人已經將積極心理學的大量資源帶入他們自己的研究領域,卻不把這些研究成果拿回來用以充實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我並不想強調自己的論點有多麼的公正,隻是會感受到在如今成為積極心理學的一員是一件越發昂貴和倍感孤立的事情。

那麼你對於積極心理學發展的有什麼願望?

其中一個已經在上麵有所提及了。我真心希望我的那些充滿著激情,用獨特的方式去開展研究成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到需要的人們。一如既往的,我們去幫助那些希望把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的人(如果是十點量表,最滿意為10分的話,轉變將是從7分到10分),而不是那些是患病人士(希望從-2分到+3分的人)。特別是幫助那些社會劣勢群體,貧困人群,如果能夠幫助到這些並沒有充裕的錢花在獲得心理救助和正規培訓的人,我們的事業將會是非常令人倍感安慰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