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少林佛法(上)(1 / 2)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即公元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譽,是華夏漢傳佛教禪宗第一寺。在建寺32年後,梵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法,在少室山為佛陀立寺,供給衣食。寺處少室山腳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此後,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聲名大振。

少林寺建寺以來,經曆了數廢數興的曲折曆史。北周建德三年既公元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毀。大象年間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遠、洪遵等120人住寺內,名“菩薩僧”。隋代大興佛教,敕令複少林之名,賜柏穀塢良田百頃,成為北方一大禪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滅王世充割據勢力時,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聞遐邇。高宗及武則天亦常駕臨該寺,封賞優厚。唐會昌年間,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毀,迄唐末五代,寺漸衰頹。宋代略有修葺。元皇慶元年既公元1312年,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贈為大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統領嵩山所有寺院。一時中外僧眾雲集,演武禮佛,僧眾常有兩千人左右。

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至少林,僧眾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內出家,屢次詔令大修,寺院規模有所發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諸帝亦很關心少林寺,或親書匾額,或巡遊寺宇。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許多建築、佛像、法器被毀。寺內現存有山門、客堂、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千佛殿內有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寺旁有始建於唐貞元七年既公元791年的塔林,有塔220餘座,還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華塔、元代緣公塔等。寺內保存唐以來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賜少林教碑》、《武則天詩書碑》、《戒壇銘》、《少林寺碑》、《靈運禪師塔碑銘》、《裕公和尚碑》、《息庵禪師道行碑》等。

少林寺鼎盛時期規模很大。1928年軍閥混戰,石友三火燒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鍾樓等主要建築統統毀於一炬;許多珍貴的藏經、寺誌、拳譜等燒成灰燼。現存山門、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築正在陸續恢複中。

龍丹來到少林寺,也不禁為少林的宏偉歎為觀止。尤其是近年來,世界各地崇尚少林武術,更是將少林大放異彩。少林寺的規模日漸擴大,少林寺的產業也日漸增多,據說隻是門票的年收入就達到了幾個億,曾有傳說,少林寺要包裝上市,後因國家一重量級人物發話,少林寺才免於入市太深。才保留了一點出家的味道。

龍丹進入寺中,費了不少周折才見到了方丈主持空了大師,使龍丹驚訝的是,空了大師倒沒有一點莊嚴的法相,要不是有一身的袈裟穿在身上,龍丹倒認為空了大師是個成功的商業人士,而不是一個名揚四海的高僧。

龍丹跟空了大師說明了自己的身份,說是自己是躘髯老人的徒弟。空了大師煞是熱忱,連忙把龍丹安頓下來,又派人把躘髯老人請了過來,讓師徒相見,龍丹連聲道謝。空了大師很是和氣,對躘髯老人說道:“您老教出了個好徒弟啊,聽說被武當道觀聘為教習了,還做了清虛照門的師弟,真是名師出高徒啊”,躘髯老人笑道:“空了大師見笑了,小徒學有小成,算不得什麼,您是佛學大師,我徒龍丹倒是要好好跟您請教請教,大師可要不吝賜教啊?”,空了大師也笑道:“論說武功一道,老衲倒是不怎麼看重,要是論起佛道一說,我倒是有些見解,可以跟龍施主研討探討”。龍丹見空了大師如此謙虛,也就說道:“晚輩請教了,我對佛學一直半解,還望大師能收下我這個學生”。空了見龍丹對佛學很感興趣,也就對龍丹有了好感,說道:“你是武當清虛那牛鼻子的師弟,我要是做了你師傅,豈不比他高了一輩,等見了清虛可要好看了。我看這樣吧:我也代師收你為徒,你就是我少林的俗家弟子如何?”,空了說這話的時候是看著躘髯老人說的。收人家的徒弟為徒,可是要問問人家的師傅的。躘髯老人開通的說道:“難得大師厚愛,我是沒有意見,也沒有江湖上那些個門規陋俗;隻要大師不嫌棄,也是龍丹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