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批鬥龍信(2 / 2)

湊錢攢窮喝酒當然是在書記許富家裏,因為龍信家裏的房子根本容不下那麼多人。不過,主角卻是龍信。龍信詳細介紹了生薑的種植,和注意事項。又介紹了薑種的來源,江南的事情反倒是沒有多少講。自此後,龍家灣村掀起了尋找薑種源的熱潮。一時間,求朋友,托親戚,原本不出名的北山曹家莊也名動龍家灣。

雖然大家都想種薑,可是種薑是由條件的,首先一個就是如何保密,不能讓外人輕易發現。其次就是水源問題,柳樹溝的荒地也是有限的,大家隻好在自家的院子裏種。這樣下來,龍家灣家家戶戶都擴大院落,家家戶戶打井澆地,這到成了龍家灣一個特別的風景:就是家家戶戶院子特別大。直到幾十年後來落實宅基麵積的土地管理局人員滿是驚奇,為什麼龍家灣的宅基地家家戶戶那麼大。

激起了老鄉們發財的夢想,特別是同村老少爺們一時間對龍信恭敬有加,即便是書記許富也從沒有如此的威望。龍信幾乎成了財神的代名詞,竟然有幾個媒婆要給自己的大兒子說起媳婦來。

龍信有四個兒子,老大龍文,老二龍華,老三龍成,老四龍丹。老大轉眼間也快十六歲了,掄起歲數,在落後的農村,這個年紀說媳婦也不是很早,龍信也就答應下來,說是考慮考慮。此話一傳出去,本村的幾個好拉纖做媒的媒婆忙活起來。這個媒婆把自己的侄女說過來,那個媒婆把自己的外甥女說過去,有一天,竟然是兩個媒婆同事來到龍信家裏,當著龍信的麵吵罵起來,互相貶低對方的介紹對象,結果,鬧得龍信兩口子哭笑不得。

要說起說媒,還是有高人,那就是本村小學的老師何先生,棋高一籌。先是利用龍丹小孩子不懂事,來打聽消息。後是利用龍丹把龍丹大哥約出來,和自己的侄女見了一麵。何先生不是本村人,是北村何家莊的,何先生的侄女是初中生,識文斷字,長得清秀漂亮,龍丹的大哥龍文一見自然歡喜。回家跟自己的老子龍信一說,此時就是板上釘釘了。不幾天就安排就了親事。“就親”是龍家灣一帶民俗,就是兩家的家長湊在一起吃頓飯,人五人六的說上幾句你來我往的客套話,把親事定下來,以此為憑,一般就是不能反悔了。龍信兩口子樂的合不上嘴,因為女方竟然一分錢的彩禮也沒要,竟然要倒貼。這就和了錦上添花的道理了,真是越窮越難找媳婦,越富找媳婦越不花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