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毅也曾同樣認真的致力於譯介美國文學。他曾在華盛頓《美國之音》任職中文部編輯主任達二十年之久(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七二年)。在其退休前後,他精心譯出了兩部美國文學之經典作品——費滋傑羅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一九七一)、奧尼爾的《長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一九七三)。一九八一年克毅告老卸掉了《譯叢》編職,重返華府近郊家園,開始翻譯湯瑪斯·伍爾夫(Thomas Wolfe)的經典小說《天使,望故鄉》(Look Homeward,Angel),一九八五年由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上下兩冊。這兩部小說、一部劇本都是高克毅在其青年或中年時代初讀、初看之後感受太深而一直有意把它們介紹給中國讀者的。《大亨小傳》剛出,評介的文章不少。但到了今天,《天使,望故鄉》出版已將十年了,真應該有位精通美國文學的翻譯家兼批評家把高氏三書作個總評,借以肯定克毅在英譯中這方麵的成就。餘光中所譯王爾德之喜劇《不可兒戲》曾多次在港台演出,非常成功。我想餘、高兩人功力相等,王奧二劇都是經典之作,《長夜漫漫路迢迢》也該得到從業話劇人員之重視,早日排演這部感人至深的家庭悲劇。
二、研究美語最光輝的成績
《美語新詮》、《聽其言也》兩書上文早已提到過。一九八三年後克毅兄所寫有關美語的散文則已集於《鼠咀集》,十一篇也占了一百三十頁的篇幅。但與其胞弟克永合編的《詞典》當然是高克毅終生研究美語最光輝的成績,也是最有功於社會的一部巨著。高克永的功勞當然也不小,沒有他的合作和協助,《詞典》這部巨著絕對不可能及時完成的。我至今尚無緣同克永兄會過麵,他的女兒有靜(Gloria Kao)倒曾於一九八九年春季上過我的一門課,那時她已是個大學畢業生了。因為她英文漂亮,自有見解,她那篇論柳永的學期報告,我至今還記得。學期考試她得了九十六分,為全班之冠軍。一九九一年五月四日係方為我舉行了一個退休盛會,有靜也特地趕來參加了晚宴,非常感謝。我有病不宜旅行,總希望有一天她同其父母都來紐約,給我一個同他們歡聚的機會。除了高氏兄弟之外,香港讀者文摘遠東有限公司也該接受本書所有讀者的謝忱:《詞典》裝幀精美,編排醒目,紙張厚實,實在是本最耐用的參考書。
本書正文乃高氏兄弟按字母表ABC次序為兩千左右詞條所寫下之詳解。正文之外另有用粉紅色紙張排印的三種特輯,不妨先在這裏說明一下。第一輯為字母連綴詞(acronyms);第二輯為類如bookmobile(book+automobile=圖書汽車,即流動圖書館)之混合詞(blend words);第三輯為類如bowwow(狗“汪汪”叫聲)、brain drain(人才外流)之押韻詞(rhyming words)。字母連綴詞內容較難,克毅又分之為四類。第一類“無中生有”拚出來的字,個個小寫,最實用可愛。例如laser(雷射)、radar(雷達)、scuba(獨立潛水呼吸器)此三字我從未查過辭典,在未看《詞典》之前,真不知道它們是幾個字的首一字母拚綴成字的。第四類“外”文生義,例如借用德文的Nazi(納粹)、Gestapo(蓋世太保),借用俄文的gulag(古拉格),也很實用方便。
隻有第二類“借題發揮”、第三類“節外生枝”的連綴詞,差不多全用大寫字母排印,多看了觸目驚心,讓人頭痛。抗戰勝利後初見WAVES(婦女誌願緊急服務團)這個連綴詞,覺得很好玩,一九四四年的一部海軍歌舞片Here Come The Waves(平克勞斯貝、蓓蒂赫登主演)兩年後在北平上映,我還去看過。現在此類大寫字實在太多了,尤其代表“艾滋病”的AIDS,此字日常見報,正應該另造一字替代它才對。克毅兄把最常見的二十多個大寫字,一一寫下其原來那組詞語而加以說明,真是功德無量。
至於《詞典》之白紙正文,克毅兄對好多難以解釋的詞條作了最清楚的說明,實在是難能可貴。我同前妻卡洛新婚不久,有位台灣學者來訪,問及當天在報上看到double take此詞之意義,我們夫妻費了很多口舌,才使對方弄懂。假如四十年前高氏兄弟之《詞典》業已出版,隻要翻到一七三頁,問題就解決了:
double take(雙重反應)。聽見一句話,或瞥見一個人、一樁事,起先一愣,未經大腦,莫知莫覺;隨即回過頭來一想,才恍然大悟,掌握了事實的真相。這種表情叫做do a double take(來一個雙重反應)。喜劇中常會出現,擔保博得觀眾哈哈大笑。
下文還有一段,告訴讀者日常生活中“雙重反應”的例子也很多,並從一九八九年某日《華盛頓郵報》上引錄了一句為證。除了美國文學家、專欄作家、政論家、官員之外,克毅兄直接引自《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時代》、《新聞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的例子最多。冬季克毅兄嫂離開瑪利蘭的寓所到佛州鼠咀灘(Boca Raton)的別墅去避寒。全國性的大報可能看不全,克毅也在佛州報紙找適用的例句。雖曰避寒,那幾年在佛州克毅兄仍為編著《詞典》而不停地在工作。
Double(雙倍、雙料、雙份)此字用處極多,除了double take外,克毅兄還舉例解釋了十二個詞組,從double-cross(雙十字,出賣)到double whammy(雙料晦氣),個個都是日常用得到的詞語。本書讀者,如有暇把此十三個詞組的意義和用法牢記在心,終身受用不淺。多年來美國晚上有個電視節目叫Double Jeopardy,由三個人比學問,相當緊張有趣。節目終了前,必有一個double jeopardy大賽,輸贏出入更大。我難得收看這個節目,double jeopardy此詞語何指也未加深究。看了二高《詞典》,才知道“雙重危害”原來有此特別解釋:“美國憲法規定,一名嫌犯不得因同一罪狀被控兩次,不然即以‘雙重危害’論,宣告審判無效。”
Double的詞語僅十幾個,check一字用途更廣,克毅認為“幾乎令人錯疑是萬能的”。但每個詞語並不難解,假如逐一解釋,《詞典》真同普通字書一樣,可查而不可讀了。假如double take需要兩段文字解釋,check條下,除了首三詞語需要詳解外,其他的都是三四個詞語編成一段文字,不僅讀來有趣,而且更能幫助讀者把連在一起的詞語記住。且看下麵這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