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磨刀霍霍所向 偏生道真築基(1 / 2)

共工西土廣大,佛門頗得民望,所在修士大多或為佛家弟子或為修行居士。佛家慈悲,西土雖大,卻少生事端,民眾安居樂業,專心供奉。

在那西土廣袤之處,突兀有一座大山,周圍萬裏方圓卻是平原草地,那山正是西域小靈山。小靈山終日霧靄彌漫,隱現金光萬千,雖萬裏卻依稀可見,常見人眾仆身在地,虔誠禱祝。

此刻在小靈山腳下一處,百餘光頭修士整陣待發,當中一人卻是神采奕奕青年書生模樣,頭戴綸巾,青發披散,卻難掩英雄本色,手搖羽扇,衣擺飄飄,足見壯誌堪淩雲。這夏侯良心裏不喜,“菩提掌教付我大任,著我任意自行安排,然各院首座盡皆閉關,好在四位金剛護法平素與我形同知己,尚有諸多龍象、頭陀唯我馬首是瞻,此番必要廣度那些苦海沉淪之輩,不讓掌教首座小覷於我。”

夏侯良下令出發,一幹西土修士便在無數民眾沿路跪拜之中徐徐去了。

小靈山小雷音殿內走進十數位比丘,躬身向法座盤坐之人行禮,“參見菩提本師。”

“本師,靈童子前往昆侖,劍指中原,揚我佛法教化世人。我等卻是掛念靈童安危,還請示下。”

“心動物動,心靜物靜。既已動心,般若堂、戒律院眾人可前往相助靈童,也是一場功德。”

“遵法旨。”

且說北地昆侖,合體初期大修士卓非凡,神念驅動一口寶劍,光華四射,電光流轉,盤旋一周,倏地指向一處山頭,轟然巨響,碎石迸濺,再看便是山峰被平了百丈有餘,寶劍回來,落於修士手中。卓非凡心念閃動,收了寶劍入體,來到迎客峰,隻見眾多弟子紛紛忙碌,布置會場。

四大分神弟子上得前來給師尊見禮,彙報此間所作所為。

卓非凡擺手,“布置會盟事宜是小,你等注意那原再興的所在要緊,廣派人手多方打探。那原再興本事不小,現在我已知曉其百年之前受創頗深,傷了根本,又心傷愛子,無心修煉,這是天佑昆侖。你等可廣發輿論,天下修士唯原罪餘孽共誅之,斬殺餘孽萬人者可賞賜那原尚文之物-神劍巨闕。如此,那原再興或難以按捺心性,強自出頭。為師當做表率,斬了那原再興魁首,一統北地,建立昆侖神教,告慰曆代祖師英靈。”

眾弟子慌忙拜服於地,祝派主旗開得勝,早滅逆獠,功蓋千秋,榮升教主,建不世基業。

卓不凡手扶座椅,俯看眾人,不禁神往日後作為昆侖神教建教祖師如何如何。想自己八歲離家,為昆侖派外門飛鷹堂長老看好,入堂五個春秋,修真築基,送至昆侖派內門,十載成丹,年方五十煉就元嬰,又八十年即是分神,二百年進階合體,英才颯颯,看遍共工,唯有原再興與其情況相若,真可謂修煉神速第一人。便是那慕容滄瀾也費時六百載,靈禪子卻是八百年之餘,菩提上人不詳無從知曉。隻是合體到渡劫雖然隻有一境隻差,卻是千難萬難,據記載,史上計有五十三人誌在必得應對天劫,任你英華蓋世,厚積薄發,終究全部化為飛灰隕滅;多少老成之修士到達合體大成期便壓製修為,直到壽元耗盡。卓不凡心中暗暗發誓,定打破寰宇成功渡劫,這心誌必然要無比堅定才可,看來這原再興就是最好的墊腳石。

卓不凡意氣風發且放到一邊,單說那上官清野慕容風華在高明才、樂明視陪同下,前往白雲分觀。一路好山好水看不厭,可苦了兩位元嬰長老忙左忙右照顧小慕容遂心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