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主要分布於黃渤海、南海北部及廣東中西部近岸水域,為海中珍品,體色呈青藍或棕黃,肉嫩色白,質肥鮮美,質量以渤海灣中的登萊沿海所產為最好。渤海灣素有“對蝦故鄉”之美譽,自古就以烹製蝦肴而名揚天下。
楊朔是山東省蓬萊市人,我國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散文寫得很美,富有詩的意境,有多篇佳作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擁有眾多的讀者。50年代初,楊朔回蓬萊故裏,家鄉人就是用肥美的對蝦治饌款待他,給楊朔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於在他寫的散文名篇《海市》中作過生動描述:“最旺的漁季自然是春三月……大對蝦也像一陣烏雲似的湧到近海,密密層層。你擠我撞,擠的在海麵上亂蹦亂跳。這叫桃花蝦,肚子裏滿是子兒,最肥。漁民便用一種網上綁著罈子做浮標的‘罈子網’拉蝦,一網一網往船上倒,一網一網往海灘上運,海灘上的蝦便堆成垛,垛成山。漁民不叫它是蝦山,卻叫做金山銀山。這是最旺的漁季,也是最熱鬧的海市。”渤海灣所產對蝦個大肉厚,最宜用煮、蒸、燒、法成萊,帶殼用鹽水鹵煮,佐以薑、醋食之,味道極佳。此外還可用炒、煎、炸、溜、烹、烤等技法烹製。其代表名菜“大蝦”,以的技法成菜,拚裝於盤中,對對相映成趣,火紅似石榴熟透,肉質細嫩鮮美,令食者大飽眼福口福。
50年代前後,我國四大名旦之一尚小雲到煙台演出時,對當時煙台名店“蓬萊春”所製“大蝦”極為嗜好,屢屢到此設宴,並言傳於他人,“大蝦”便更加名噪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