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做個快樂幸福的人3(1 / 3)

再來看下麵的這個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一天晚上,卡爾在倫敦學到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訓。

有一天晚上,卡爾參加一次宴會。宴席中,坐在卡爾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笑話,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先生說那句話出自聖經,但他錯了。卡爾知道正確的出處,他確信這一點。

為了表現出優越感,卡爾很討嫌地糾正他。那人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句話出自聖經。”他自信確定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右首,卡爾的老朋友弗蘭克·格蒙在他左首,他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有多年。於是,他們倆都同意向格蒙請教。格蒙聽了,在桌下踢了卡爾一下,然後說:“卡爾,這位先生沒說錯,聖經裏有這句話。”

那晚回家路上,卡爾對格蒙說:“弗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

“是的,當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卡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為什麼不給他留點麵子?他並沒問你的意見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見,為什麼要跟他抬杠?應該永遠避免跟人家正麵衝突。”

如果一個人老是抬杠、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隻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他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也就不會真正地獲勝。天底下隻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是避免爭論。

兔子改命。

兔子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溫馴的動物了,它隻吃青草,誰也不傷害。可是,它卻被很多動物傷害:狐狸、狼、老虎……這太不公平了!有一天,兔子就向佛訴苦,它不想再做兔子了,希望上帝改變一下它的命運。

佛很仁慈,馬上答應了兔子的要求:“好吧你想變成什麼?”

兔子說:“變成—隻鳥,在天上自由地飛來飛去,那些狐狸呀狼呀虎呀就再也抓不著我了。”

佛把兔子變成了鳥。沒過幾天,鳥又來訴苦:“仁慈的佛呀,我再也不想做鳥了!我們在天上飛,天上的老鷹能抓住我;我們在樹上築巢,樹上的毒蛇能咬死我們。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難過了!”

佛問鳥:“你想怎麼樣呢?”

鳥說:“我想變成大海裏的一條魚,海裏沒有老鷹,沒有毒蛇,我們才能安心地過日子。”

佛又把鳥變成了魚。可是,魚的處境似乎更糟,因為大海裏到處都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鬥爭。過了幾天,魚又要求佛把它變成人。魚說:“人是萬物之靈,他們住在堅固的鋼筋水泥屋子裏,使用著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任什麼凶猛的動物也不能傷害他們。相反,那些在山林裏威風十足的獅虎,全被他們關在籠子裏,供他們觀賞取樂,那些蛇呀鷹呀,都成了他們餐桌上的美味……”

佛把魚變成了人,心想,這下你該滿意了吧!可是,過了不久,人照樣來向佛訴苦:“太可怕了!到處都在流血,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廢墟……我們再也沒法活了!”原來人類發生了戰爭,數以萬計的士兵在互相殘殺,無數的平民流離失所,死於饑餓和寒冷。

佛問人:“你到底想怎麼樣呢?”

人說:“我想到另一個世界去,你把我變成佛吧!”

佛沒有答應人的這個無禮得的要求,他說:“如果你改變不了心態,你永遠成不了佛。”

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固然是件好事,但不可隻追求表麵形式上的改變,應該先要改變自己的心態。隻有改變了自己的心態,才能真正地改變自己的命運,否則隻能是越改命運越壞。

放下船趕路。

有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裏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找到快樂?”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什麼?”

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麵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

上岸後,大師說:“你扛了船趕路吧!”

“什麼,扛了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

“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在生活中,我們放不下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多了許多的不快與煩惱,甚至於覺得生命是如此沉重。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放下,因為放下就是快樂,放下就會一身輕鬆。

用自嘲堵住別人的嘴。

美國著名演說家羅伯特,頭禿得很厲害,在他頭頂上很難找到幾根頭發。在他過60歲生日那天,有許多朋友來給他慶賀生日,妻子悄悄地勸他戴頂帽子。羅伯特卻大聲說:“我的夫人勸我戴頂帽子,可是你們不知道光著禿頭有多好,我是第一個知道下雨的人!”這句嘲笑自己的話,一下子使聚會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從小就有自卑感,他就是通過自嘲來克服自卑,培養自己的自信心的。林肯雖然長相醜陋,可他不但不忌諱這一點,相反,他常常詼諧地拿自己的長相開玩笑。在競選總統時,他的對手攻擊他兩麵三刀,搞陰謀詭計。林肯聽了指著自己的臉說:“讓公眾來評判吧,如果我還有另一張臉的話,我會用現在這一張嗎?”還有一次,一個反對林肯的議員,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問:“聽說總統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設計者?”“不錯,先生。”林肯點點頭說,“不過我不明白,一個成功的自我設計者,怎麼會把自己設計成這副模樣?”

在一生中,誰都難免會有失誤,誰身上都難免會有缺陷,誰都會遇上尷尬的處境。這時,最好不要遮遮掩掩,否則越描越黑。不妨先自己把傷疤揭出來,一來可以擺脫尷尬,二來又可堵住別人的嘴。

兩塊錢與一輛車。

羅森在一家俱樂部裏演奏薩克斯,收入雖然不高,但他總是樂嗬嗬的,對什麼事都表現出樂觀的態度。他常說:“太陽落下去,還會升起來;太陽升起來,也會落下去。”

羅森很喜歡汽車,但是靠他的收入想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是不太可能的。他常對朋友們講:“要是有一部汽車該有多好啊。”這個時候,他的眼裏總是充滿了向往。

於是有人建議他:“羅森,你可以去買彩票啊,也許上帝可以讓你夢想成真的!”

羅森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買了彩,但是收入微薄的他隻買了一張兩塊錢的彩票。可能真的是上帝優待於他,羅森買的那張彩票居然中了大獎。

羅森用獎金為自己買了一輛汽車,他常常開著一塵不染的汽車在大街上兜風,碰到需要搭車的人,他總是願意送他們一程。但是他沒有忘記從前,仍舊每天去俱樂部。

然而有一天,羅森的車丟了。那天晚上,他把車停在房子外邊,第二天,當他走出房子的時候,發現心愛的汽車被盜了。

朋友們得知這個消息,想到羅森愛車如命,而現在一夜之間,車丟了,都擔心他受不了這個打擊,便安慰他:“羅森,不要太難過了,以後還有機會的。”

羅森大笑著說,“我為什麼要難過?”

朋友們都疑惑地互相看著,心裏在想:“也許,他可能是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有些失常。”

“如果你們有誰丟了兩塊錢,會難過嗎?”羅森問。

“當然不會!”朋友們說。

“是啊,我丟的就是兩塊錢啊!”羅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