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書法養生(3 / 3)

祖國醫學中關於養生的論述很多,但直接較全麵論述書法養生的著作還未曾發現,我們隻能用科學和實事求是的心態引經據典,加以闡述,以便為書法養生服務。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者,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而作為萬物之綱的陰陽學說,其實質與現代係統生理學的觀點頗多一致。即:①人體由對立統一和各種“係統”所組成;②人體各部分的物質、功能樸素調解,生長製約而顯示生命。而作為現代係統生理學基礎——調節控製理論,也正和祖國醫學所強調的“調和陰陽,以平為期”、“因而和之是聖度”的陰陽調節理論不謀而合。中國書法養生基於通過書法臨習、創作的過程,正確地利用毛筆這一中國書法專用工具,凝神、貫氣、循經、依穴,出神入化,以達到調和陰陽、健康長壽之目的。

書法養生形式上像是在完成一幅藝術品、一種線條的建築,有你的構思,有你的情誌,有疏有密,有淡有濃,計白當黑,疏密有致。時而萬馬奔騰,時而幽處尋蹤,時而小溪流水,時而雷電轟鳴,時而翻江倒海,時而衝天如鵬……在創作的過程中,大腦高度而不失自然地集中,淨化了雜念,升了清氣,降了濁氣,運了真氣,驅了邪氣,怡然自得。

在創作中心情是放鬆的,身段呈正姿,雙腿有根,雙臂有動,雙目凝神……這一切和其他眾多的養生方法異曲同工,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興趣極濃的情況下,完成了一遍遍自然養生套路。對於中國人來說,傳統文化的主動脈使書法興趣嗜好具有一定的成癮性,容易提起人們對書法養生的興趣。

書法既是人們言情記事的手段,又是高雅的藝術品,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欣賞性。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除了語言之外,最少不了的就是書寫文字,這是極其重要的交流手段。所以人們從小就要把讀和寫連在一起,要求人們必須熟練地寫好字。過去人們就很講究寫好字,素有“字如其人”和“文如其人”之說。字寫得不好要受到長輩責罰和他人恥笑。當時書寫的工具是毛筆,許多上了歲數的老年人,在他們剛剛懂事的孩提時代就受到了嚴格的訓練,至今很多人尚能寫得一手好的毛筆字。現在,由於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鉛筆、鋼筆、圓珠筆等已代替了毛筆,成了人們的主要書寫工具,毛筆的運用越來越少了。因此,書法的實用功能越來越低,而其藝術欣賞功能則越來越突出了。烘托氣氛等方麵,都會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春節寫春聯,遇有重要節目、重大事物、重要會議場合,寫點漂亮的大字,再加上氣氛的渲染,會起到鼓舞和振奮人心的作用。習練書法,健康身心,已為幾千年的社會實踐所證實,它適於各個年齡段的人,尤其適於老年人,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喜愛這門藝術,並參加到書法養生的隊伍中來。

§§第二十一章 中華文化與扇文化

器物文化是中華文化大河裏一朵飛卷的浪花。幾乎每一器物的形成和發展都有瑰麗的想像和動人的傳說,中國扇文化也不例外。扇文化是器物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它的創造和發展來自生活的需要,如祛暑、招涼、拂塵、遮陽、引火等。因為扇子服務生活,裝點生活,尤其是介入文人生活,使它成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效載體。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小小一把扇子日漸具有了一種文學藝術上的特征,它與戲曲、民俗、軍事、武俠、電視、醫藥、歌舞、禮儀、詩詞歌賦等的結合,形成了一種內涵豐富又可以意會的文化語言,並且產生了奇妙的效果。扇子從當初具有的自然功能,進而走向人類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一把扇子,可指揮千軍萬馬;

一把扇子,藏人間多少悲歡離合;

一把扇子,讓書畫藝術盡顯神奇魅力……

扇子從簡單的生活用品,經過數千年的演化,成為華夏民族文化百花園裏的一朵奇葩,形成了獨特的而又引人入勝的扇文化。

在中國古代文化的世界裏,扇文化既是一座神聖的殿堂,又是一座瑰麗的花園,它代表了文化的理想境界,它寄托了文人雅士對真善美的向往,它又向人們展示了社會生活多側麵迷人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