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原產於歐洲、亞洲西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引種傳入內地,全世界品種達8000多,我國已有500多種。

別名:草龍珠、山葫蘆、蒲桃等。葡萄是外來語的漢譯音,並無語義。

(一)成分與性味

葡萄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草酸、檸檬酸、蘋果酸、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多種無機鹽,還含有各種花色素的單葡萄糖和雙葡萄糖苷。性味甘,酸,平。

(二)功能

滋陰生津,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主治心煩口渴,肝炎,黃疸,痢疾,貧血,骨結核,跌打損傷,風濕痛,血小板減少,婦娠反應等。

(三)保健作用

1.健胃健脾助消化

葡萄營養價值高,被譽為“植物奶”。古人說:“久含葡萄終身不老。”可見葡萄對人體的健康有多麼重要。它的含糖量高者可達30%,而且大部分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葡萄糖,所以葡萄成為消化能力較弱者的理想果品。葡萄含有較多的酒石酸,可幫助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有利於健康。

2.葡萄能夠滋補肝腎

中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肝、胃、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氣生津,強筋健骨之功效。葡萄汁是腎炎患者的最好食品,它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氯化鈉的含量,對腎炎病人的康複有輔助療效。新近的研究表明,葡萄汁有助於增強肝功能,並能促進膽汁分泌。

3.其他作用

葡萄對體弱者,血管硬化的病人有輔助療效。它含複合鐵元素和鈣最多,能防治缺鐵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症。常吃葡萄還能夠舒緩神經衰弱和疲勞過度。

有人報導,葡萄皮中含有白黎蘆醇,有治癌作用;還有人發現葡萄皮含有降血壓的物質。

葡萄根,甘澀,平,無毒。除風濕,利小便。10—11月間挖取曬幹,或鮮用。外用搗爛敷或煎水淋洗。葡萄藤葉,甘澀,平,無毒。治水腫,小便不利,目赤,癰腫等。

(四)食葡萄注意事項

葡萄因含糖量高,便秘者不宜多吃。

(五)食療方

1.治感冒

配方:鮮葡萄200克,蜂蜜少許。

製用:將葡萄搗爛,過濾取汁,以瓦罐熬稠,加入蜂蜜調勻。用適量開水衝服,代茶飲。

2.治高血壓

配方:葡萄汁、芹菜汁各一盅。

製用:溫開水,送服,每日2次。

3.治高血脂

配方:葡萄葉、山楂、首烏各10克。

製用:水煎服。

4.治聲音嘶啞

配方:葡萄100克,甘蔗2節。

製用:兩味分別取汁後混合,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

5.治慢性胃炎

配方:紅葡萄酒適量。

製用:每次服15毫升,每日2—3次。

6.治貧血

配方:葡萄250克,蜂蜜250毫升。

製用:葡萄榨汁,蜂蜜在鍋內煮沸2—3分鍾,將兩者混合調勻。每日2次,每次15—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