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古粥論與粥品集錦(2 / 3)

赤小豆粥:行水消腫。心病宜之。久服瘦人。

豌豆粥:益中平氣,脾胃宜之。

蠶豆粥:快胃,利髒腑。或先煮熟,或搗末再入粥同煮。

扁豆粥:鎮脾,消暑。白者勝。補中去皮。解暑連皮。

芸豆粥:益脾胃。北人謂之芸豆,南名二季豆。同粳米作粥,治思慮過度,虛火炎上。

豇豆粥:補腎,入少鹽同煮;止吐逆,入水薑同煮。

刀豆粥:益腎補元,止呃逆。

彬豆粥:開腸胃,利小便。西北人多蒔之以供粥。

泥豆粥:下氣涼血。

爬山豆粥:下氣通關,養腎益脾。

芝麻粥:九蒸曬,挼去皮,和粳米煮粥。大益人。

苡仁粥:補氣,利腸胃,去風痹,治筋攣,消腫,治濕邪。

苽米粥:解熱調胃。即茭白子,一名雕胡。

沙穀米粥:治反胃、下痢、水瀉。即罌粟。

澇糟粥:溫中暖胃。

穀芽粥:去殼,炒研入粥。消食,除悶脹。久食伐脾。

麥芽粥:久食消腎,同穀芽。

豆芽粥:黃豆芽粥補不足,綠豆芽去火並助生氣。切細入。取湯亦可。

餳粥:緩中,溫肺止嗽,表邪,和胃。糯米尤勝。即飴糖。

豆鼓粥:發汗,止盜汗。炒止血痢,發汁加蔥,止血痢加蒜薤。

豆漿粥:宜胃和中。豆乳宜老人。豆乳皮宜產婦。

紅曲粥:活血消食。

神曲粥:化食下氣,解疫。

寒食粥:治飽暖。

口數粥:十二月二十五日,用赤小豆煮粥,舉家食,見《範石湖集》。

(六)粥品二:蔬類

薑粥:溫中辟惡。薑汁調粥,化痰。粉和中。

蔥粥:通氣,活血,散寒。

韭子粥:濇精。韭菜粥暖下。

薤白粥:通滯,治冷痢。獨蒜同,辟瘟,解諸毒。小蒜溫中。

菘菜粥:除煩,下氣消食,滑口。少薑同煮尤佳。俗名白菜。

烏金白菜粥:悅胃,可口。或名“瓢兒菜”,或名“過冬白”。

芥菜粥:豁痰利膈。青菜同。芥種甚多,白者勝,入粥和中通滯,子明目。

萊菔粥:消食利膈,通大小便,治痢,製麵毒。

莧菜粥:和血,止補痢。紅者止白痢;白者止紅痢。又赤莧和粳米作粥,止血痢。

油菜粥:下氣。即芸苔。

紅油菜粥:散鬱。又名多心菜。

芹菜粥:去伏熱,利胃,通膈。水芹肥健人。

菠菜粥:潤燥滑中。

蕹菜粥:溫中滑產。

萵苣粥:清胃,通經脈,通乳汁。乳不行,用子及糯米、粳米各半煮粥,頻食之。

胡蘿卜粥:寬中下氣,散滯和血。血病人宜之。

蔓菁粥:消食健人。中州、河北喜食之。子明目,花同,煮去苦水。

薺菜粥:明目,補肝。子補五髒,明目。

馬齒莧粥:治痹,消腫,通大腸,治痢。子煮粥,明目去意。

蒲公英粥:下乳,治乳痛。

冬莧菜粥:滑竅,順胎。即錦葵。痢疾、淋症宜食之。

染絳菜粥:滑口,好顏色,和血。即落葵,一名胭脂豆。

巢菜粥:清熱,開胃,川名苕子。

藜粥:治癜風,殺蟲。

苜蓿粥:嫩蔬入粥。味清美,利脾胃,清內熱。子壯目。

蔞蒿粥:可口,悅脾胃。一名秦荻藜,即藜蒿。

檾蒿粥:養胃消痰。自即繁蒿,理氣;青蒿鎮肝邪。

苦菜粥:下乳,清熱。

茴香粥:和胃治疝。嫩葉脆根俱可入,不宜太多。

蕨菜粥:利水。消人陽氣,不宜多食。儉歲可充饑。粉微勝。

黃瓜菜粥:通結氣,利腸胃,和粥充饑。

辣米菜粥:去心腹冷氣,消食,豁冷痰。

墨頭菜粥:治血痢,生眉發。即旱蓮草。止血效。

鼠曲菜粥:調中止嗽,壓時氣。瀹入。楚名米曲,川名青明菜、大茅香。

甘藍粥:益腑髒,利經絡,令人睡。北人謂之擘藍。

蓴菜粥:滑口,洩熱下氣。初秋食之,能去伏熱。宜便秘人。

荇菜粥:去亢熱。葉如蓴而尖長,長隨水。

發菜粥:治癭,利大小腸,除結,烏人發。

紫菜粥:下氣,消癭。

綠菜粥:清肝,胃熱。

水笠子粥:助脾,厚腸根,益氣。黃花名萍蓬,白花即睡蓮——子午蓮也。

蒲筍粥:去髒邪口氣,和血。即蒲黃苗。

蘆筍粥:止嘔,表痘疹。

筍粥:冬筍溫中升元氣,幹筍消痰。鮮筍性各不同,多涼刮人。

(七)粥品三:蔬食類

山藥粥:益腎,補心脾不足,滋肺,辟霧露。零餘子功同。

芋粥:厚腸胃,益氣,滑口。

羊芋粥:充饑。

紅蕷粥:益氣,厚腸胃,耐饑。即甘薯。

百合粥:潤肺止嗽。

地瓜粥:止渴,愈聾。

甘露子粥:利胃下氣。川人呼為地蛹,楚名海螺菜,又名石蠶。

落花生粥:潤肺,止嗽,悅脾。

長壽果粥:宜胃,健脾。

蓮子粥:補中,交心腎,固精氣,安神誌。或研末,或作粉入粥尤佳。

藕粥:令人歡。藕粉入粥,養神宜胃。

鮮荷葉粥:清神,升發胃氣,調血,止痢。

蓮花粥:清心,輕身,須蕊研末入粥,通心腎,固精養血。

芡實粥:固精氣,強誌意,利關竊。合粳米煮粥佳,粉尤勝。

菱角粥:解內熱,粉止渴。宜有熱人。

荸齊粥:消食磨積。川人謂之地栗,或呼慈姑。粉尤佳。

慈姑粥:解熱毒。川人謂之白地栗。

木耳粥:治痢,已痔,理血病。白者補肺氣。

石耳粥:明目益精。地耳益精,令人有子。

香蕈粥:益氣,蒂發痘。鬆蕈治溲數不禁,五台蕈殺蟲。

蘑菇粥:化痰。多食不宜。羊肝菌同。

榆耳粥:滑口。宜痔,益胃。

冬瓜粥:散熱,宜胃,益脾。子益氣,醒脾,炒研入粥。

南瓜粥:填中悅口。京中謂之倭瓜。

西瓜子仁粥:清心,解內熱。

絲瓜粥:除熱。老者入藥。入秋勿食。

錦瓜粥:壯陽氣。即苦瓜。子味甘。

茄粥:清毒散腫。入秋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