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養藥粥,是用於老年常見病的輔助治療和康複治療的藥粥。前述長壽藥粥對某些老年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也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從治療角度講,其效力不如專用療病的調養藥粥。用藥粥治病,又稱為“粥療”。
臨床上用藥粥療病,早在東漢張仲景時代就盛行了。《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自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都是米、藥共煮成湯的典型粥療方。世代醫學家用藥粥治療老年慢性病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簡列粥療譜供參考:
小麥粥(《飲食辨錄》):早晚空腹食用,有養心神,補脾胃,止虛汗的功效。主治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男性患更年期綜合征者亦可食用。
山楂粥(《粥譜》):早、晚服食,有健脾胃,消肉積,散淤血之功效。主治老年人多食肉引起的積滯,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對高血脂症,高血壓,冠心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荷葉粥(《飲食治療指南》):供早餐或夏季暑熱時食用,有散淤血、降血壓、降血脂、減肥、解暑的功效。對高血壓病、高血脂症、肥胖病,以及夏天感冒、暑熱頭昏腦脹、胸悶煩渴等症,有顯著的療效。
葛根粥(《太平聖惠方》):早、晚服食,有生津止渴,降血壓,擴張心腦血管等功效,主治高血壓、冠心病、老年性糖尿病,並能預防中風(腦猝中)。
萊菔子粥(《老老恒言》):早、晚熱服,有化痰平喘,行氣消食之功效。主治老年慢性氣管炎、痰多胸悶、氣喘腹脹等症。
神仙粥(《食物療病常識》):采用生薑、連須蔥白、米醋各適量與粳米煮粥,有祛風散寒、防治感冒的功效,主治老人冬春季節的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咽喉痛者忌服。
藿香粥(《醫餘錄》):有化濕醒脾,開胃止嘔之功效。主治老人夏季感受暑濕所出現的頭昏、胸悶、嘔吐、腹瀉等症;脾為濕困,舌苔厚膩,消化不良者,亦可食用。口幹舌燥者忌服。
菊花粥(《老老恒言》):有散風熱、清肝火、降血壓之功效。主治老人四季的風熱感冒初起,風熱目赤,肝火頭痛,以及高血壓等症。風寒感冒及陽虛體質者忌食用。
馬齒莧粥(《食療本草》):有清熱止痢之功效,主治老人急、慢性腸炎。脾虛泄瀉者忌服。
蒲公英粥(《粥譜》):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膽囊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結石以及皮膚瘡瘍。無熱毒者忌用。
百合粉粥(《本草綱目》):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之功效。主治老年慢性氣管炎,肺結核之幹咳少痰。熱病後期的精神恍惚;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以及神經衰弱。痰多舌苔厚膩者忌服。
貝母粥(《資生錄》):有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老年慢性氣管炎久咳不止,幹咳少痰,咯痰難出等症。若咳嗽痰多,舌苔厚膩者忌服。
佛手柑粥(《宦遊日劄》):有健脾養胃,理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老人慢性萎縮性胃炎之胃痛、腹脹、食少等症。潰瘍病及胃酸過多者忌服。
橘皮粥(《飲食辨錄》):有順氣健胃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老人慢性胃炎、慢性氣管炎無熱證者。舌紅無苔,咳嗽痰少者忌服。
薤白粥(《食醫心鏡》):有寬胸、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老人冠心病及慢性腸炎。急性菌痢忌服。
薏苡仁粥(《廣濟方》):有健脾利濕和抗癌功能。主治老人脾虛腹瀉以及胃癌、腸癌及肝癌的輔助治療。無特殊禁忌症。
木耳粥(《鬼遺粥》):銀耳粥有潤肺補腦的功能。主治老人體弱、咳嗽、咯血之症,並可防治癌症放療、化療後副作用,以及癌症的輔助治療。黑木耳粥有抗血凝和降膽固醇的功效,故可用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治療。出血性疾病忌服黑木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