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馬(2 / 3)

從治馬到治埴治木

“陶者曰:“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埴”就是黏土。我們看見現在有些玩陶藝的,特別是玩茶壺的,身價都很高。宜興製壺的大師做一把紫砂壺,少則幾千,多則十多萬。製陶搞得好的不簡單,就像廣州漫塑大師王增豐先生給我捏的那個泥人,栩栩如生,大家都覺得好。他捏的那些泥人,在國內售價很高,手藝也是響當當的,進入了泥塑的第一集團軍,請他搞創作要花多少錢?

什麼是“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呢?大家都看過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有大小方圓各種形態。有的是貴族、諸侯們祭祀用的“禮器”,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器。但戰國時期戰爭規模急劇擴大,中原本來就缺少銅資源,有限的銅都被用在兵器上、戰爭中去了。但社會又需要大量的生活器具,這樣就引起了製陶業的發展和興盛,這可是唐代以來中國瓷器業的源頭啊。作為大大小小的生活器具,不外乎或“方”或“圓”,而且“中規”“中矩”,高品位的還在這“方”“圓”上進行深度的藝術加工。我們看秦代的“兵馬俑”,再看漢代墓葬中大量的陶器,不得不讚歎當時製陶工藝之先進。這些都是善製陶的。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匠就是木匠。中國因為處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先秦時森林非常豐茂。古希臘、古羅馬有多少森林?第一麵積狹小,第二山地眾多。而在中國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花崗岩的山較少,而在古希臘、古羅馬,有的是花崗石,所以到現在,用花崗石建的希臘神殿、羅馬鬥牛場、競技場都還存在。但是中國先秦的建築哪裏去找?秦漢、唐宋的建築哪裏去找?中國古代森林覆蓋率很高,建築基本是木頭的。遇到戰爭,如秦始皇的阿房宮就一把火給燒掉了。曆代改朝換代殘酷的戰爭,很多城市被一把火燒得幹幹淨淨,所以中國古建築很難保持到現在。一個朝代滅了,不少城市都毀於兵燹。一個朝代興了,興了就要建都城,對各州府縣搞恢複重建。就像杜牧《阿房宮賦》裏描述的“蜀山兀,阿房出”,把四川的樹都砍光了,建了一座阿房宮,但阿房宮又被一把火燒掉了。這樣反反複複,所以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森林大幅銳減,到了1958年大煉鋼鐵,殘存的原生態的林木基本被弄得幹幹淨淨。

因為中國曆史上森林覆蓋率高,木材豐富,所以中國的“魯班”不少。我們看紫禁城裏麵的建築,的確是非常輝煌。紫禁城僅僅是明清時代的建築,大家想想漢代的未央宮、唐代的大明宮,又會怎麼樣?看《清明上河圖》,宋代的汴京城,那個木結構的建築又是多麼的輝煌!中國“魯班”大師不得了,“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這是用最簡略的話來說明木匠的能耐。

莊子下麵感慨說“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鉤繩哉?”作為泥土、木頭而言,它們願意被匠人們這樣弄嗎?它大概還是願意保持它的天性吧。泥土還是無生命的,作為樹木而言,它願意被人砍伐而被做成各種家具嗎?願意變成宮室嗎?在山裏百年千年地生長,那該多好啊!

前天到雲門寺去,坐了沒幾分鍾,設計院的教授就來了,是請來幫助設計正覺寺的。前年發現了唐朝溈仰宗祖師仰山禪師的東平道場,離雲門寺隻有三十五分鍾的車程。以前看《五燈會元》,仰山禪師所在的“東平”在哪裏呀?在江西,還是在湖南?因為仰山當初在江西傳法,所以一直弄不清楚“東平”在哪裏。直到前年,才被考古專家們發現,還有靈骨塔和曆代寺碑為證。那個地方也怪,就叫東坪鎮東坪村,跟曆史記載絲絲入扣。前天我們一行去勘察,在乾隆年間兩個老和尚的塔基下麵,又新發現了一塊碑。那個地方現在一片荒涼,老鄉都看不見,隻有一兩千畝密布的森林,非常舒服,簡直是大氧吧。那裏的樹木,才可以說是“終其自然”了。

宜興的紫砂有名,但是現在宜興的紫砂土因開發殆盡已經被封了,不準再挖了。包括肇慶的端硯,出石材的那幾個洞也被封了。為什麼呢?千年來幾乎被弄得幹幹淨淨,剩下一點點隻能保護起來了。原始森林更是被我們弄得幹幹淨淨,不要說百圍大樹,三人合抱的大樹都寥寥無幾了。

前幾天,四川綿竹發生了一個案子,有著八百多年曆史的宋朝時期的一棵紫薇樹,突然一晚就蒸發了。有的人說昨天看見一個吊車在那附近轉悠,有人還記住了車牌號。通過天網,查到有挖掘機、吊車、拖車,把紫薇樹挖走了。盜樹的人賣給園林公司八萬,園林公司賣給地產商八十萬。那可是掛了牌的、受保護的名木古樹,盜賊們都不放過,這樣的古樹已經甚為稀少了。

四川新都寶光寺外麵的桂湖公園,也有一棵紫薇,不過一人之圍,也有五百多年曆史。宋朝的紫薇可以值幾百萬,它在山鄉裏麵長得好好的,弄到城裏保證能活嗎?弄死多可惜啊!這些,就是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大家都知道四川的烏木很有名,全國的烏木十之八九出於成都平原,那些樹木都是生長了上千年,在地下又是幾千年,現在被人發掘出來的。

“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鉤繩哉?”作為一個自然物,是不願意被人折騰的,野雞願意變成家雞嗎?家雞沒辦法,已經被馴化了。作為寵物的貓、狗願意嗎?但是它身不由己,被馴化都上萬年了。離開了人類社會,這些寵物貓、狗也難以生存。

“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伯樂”受到兩千多年的讚歎,天下第一的馴馬師,從古至今還沒有超過伯樂的。那麼優秀的陶匠、木匠,現在也是不得了。現在宜興優秀的製壺大師收入是多少?國內頂級的那幾位,收入都是上億的。上次看中央電視台報道,某人在雲南花幾萬元賭石,賭回來的一塊翡翠有瑕疵,就不值錢了。結果有位雕刻師很有感覺,因為這塊翡翠的白點太多,他就把它做成《風雪夜歸人》的掛件。把白點變成雪花,然後弄了一個人拄著拐杖從外麵歸來,這個小掛件一下就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了。這個是天然而成的,就是看怎麼去人為賦意。木匠也好、石匠也好、泥匠也好,隻要你這方麵的技藝超人,當然就名利雙收了。

“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話鋒一轉,開始批判人類的社會性了。

人類的常性與天德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遊,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