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兩方麵事實都說明,沒有監督的權力很可能產生腐敗,監督製度越完善,監督工作越到位,領導幹部犯錯誤的機會就會越少。但是,監督隻是外部約束條件,最緊要的還是要自己管好自己,潔身自愛,不斷增強自律意識,既做到防微杜漸,又能做到“慎獨”。
四、建設一流幹部隊伍,需要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在這種形勢麵前,實踐“三個代表”,建設一流幹部隊伍,僅僅依照傳統的幹部選拔使用思路、程序和辦法顯然遠不適應,而應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努力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幹部培養和使用選拔的理想氛圍,從而使幹部隊伍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鬥誌、銳意進取的精神、敢拚善戰的勇氣,出色擔當起跨世紀的曆史重任。
(一)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應充分體現“三個代表”的思想。要把是否真正實踐“三個代表”作為衡量、選拔和使用幹部的重要標準。在當前逐漸推行的幹部公開選拔實行競爭上崗的改革過程中,尤其要防止片麵追求考試、麵試的才能測試,而要在量才的同時,將“德”
的考核置於突出位置,按“三個代表”的標準,廣泛發動群眾,多方傾聽民意,防止對“德”的把握失真現象的出現。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僅要在考試等環節上優中選優,而且要把幹部實際表現的考核作為用人的一道重要關口把持。在當前情況下,尤其要結合“公示製”的實施,防止任何形式主義傾向的出現。
(二)健全和完善有利幹部成長的幹部人事工作機製。當前困擾和影響年輕有為幹部脫穎而出的重要障礙是幹部“能上”和“能下”矛盾未能從根本上得到化解,因此在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過程中,要本著承認和尊重曆史並對幹部的高度負責精神,將“能下”的出口進行疏通,如采取非領導職位的設立等途徑,使那些難以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幹部得到妥善安置,“老有所為”、“老有所養”。進而騰出更多位置給年輕有為者創造施展才華的空間。當然,“能下”的機製同樣適用於及時修正幹部選拔使用過程中難免出現的誤差。
(三)完善幹部跟蹤管理工作製度。在過去的幹部工作中,少數曾是優秀幹部的變質,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幹部跟蹤管理不力的弊端,具體表現在監督徒有形式不到位,管理滯後而糾偏不得力,考核工作常抓卻老生常談難以從根本上起到鞭策的作用。因此完善幹部跟蹤管理的重要一環是將定期考核、審計等手段與動態管理相結合,將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將人盡其才與硬性的崗位交換相結合。
(四)建立適應現代幹部成長需求的科學培訓體係。
在幹部工作實踐中發現,一些本來相對優秀的人才,一旦走上領導工作崗位之後,往往難於適應。因此被人們斥之為用人失誤的尷尬難免出現。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是用人的對錯,而是優秀人才走上領導崗位後,疲於應付繁重的領導事務,無暇顧及知識更新、充實和提高自己,甚至對正常組織的培訓也無法脫產參加學習。要扭轉這種狀況,就必須建立一整套科學可行的幹部培訓體係,築好領導幹部繼續教育工程。這個體係應當包括幹部培訓中長期計劃、多門類、多學科的課程設置,各級培訓網絡建設、科學嚴謹的考評製度,必要時製訂出合乎幹部隊伍建設要求的量化指標,作為幹部提拔任用考核的重要依據。為有助於這一體係的推行,在深化幹部人事改革過程中將離崗培訓與機構精簡過程中分流的幹部培訓密切結合起來,這對改善幹部隊伍文化、知識結構、提高幹部隊伍綜合素質大有裨益。
總之,建設一流幹部隊伍乃非朝夕之功,而且工作也千頭萬緒。但隻要我們持之以恒,銳意創新,逐個突破,就一定能順應時代要求,更加不折不扣地實踐“三個代表”,為祖國的更加繁榮興旺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