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名稱用途製劑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卡莫司汀
乙類
卡氮芥、氯乙亞硝脲、雙氯乙基亞硝脲、亞硝脲氮芥、氯乙亞硝胺、卡莫司丁。
因能夠通過血-腦脊液屏障,故對腦瘤(惡性膠質細胞瘤、腦幹膠質瘤、成神經管細胞瘤、星形膠質細胞瘤、室管膜瘤)、腦轉移瘤和腦膜白血病有效,與其他藥物合用對惡性黑色素瘤有效。
靜脈注射,一次100mg/m2,一日1次,連用2~3日;或一次200mg/m2,每6~8周重複。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150ml中快速點滴。
①不良反應包括:骨髓抑製;注射部位血栓性靜脈炎;長期治療可產生肺間質或肺纖維化;嘔吐等消化道反應;繼發白血病;抑製睾丸或卵巢功能;肝、腎毒性等。②既往對本藥過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③下列情況慎用:骨髓抑製,感染,肝、腎功能異常,接受過放射治療或抗癌藥治療的患者。④用藥期間應注意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肺功能。⑤本品可抑製身體免疫機製,使疫苗接種不能激發機體產生抗體。化療結束後3個月內不宜接種活疫苗。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名稱用途製劑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六甲蜜胺
乙類
六甲基嘧胺、六甲密胺、六甲嘧胺、六甲三聚氰胺、克瘤靈。
用於卵巢癌、SCLC、惡性淋巴瘤、子宮內膜癌的聯合化療,對卵巢癌及SCLC療效尤佳。
口服。①片劑及膠囊:一日10~16mg/kg,分4次服,21日為一療程或一日6~8mg/kg,90日為一療程。聯合方案中,推薦總量為150~200mg/m2,連用14日,耐受性好。飯後1~1.5小時或睡前服用能減少胃腸道反應。②腸溶片:單藥:一日150~300mg/m2,分3~4次或睡前頓服,連服14~21日為一療程,休息2~3周開始下一療程。聯合應用:一日100~200mg/m2,分次或睡前頓服,連服14日,休息1周為一療程。
①嚴重惡心嘔吐為劑量限製性毒性,骨髓抑製輕至中度,以白細胞降低為主。中樞或周圍神經毒性出現於長期服用後。偶有脫發、膀胱炎、皮疹、瘙癢、體重減輕等。②對本品過敏者禁用。③用藥期間應定期查血象及肝功能。嚴重骨髓抑製和神經毒性患者忌用。④孕婦及哺乳婦女慎用。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名稱用途製劑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洛莫司汀
乙類環己亞硝脲、氯乙環己亞硝脲、羅氮芥、羅莫司丁、洛莫氮芥。
常用於腦部原發腫瘤(如成膠質細胞瘤)及繼發性腫瘤;實體瘤,如聯合用藥治療胃癌、直腸癌及支氣管肺癌、惡性淋巴瘤等。
①口服後6小時內可發生惡心、嘔吐,可持續2~3天;少數患者發生胃腸道出血及肝功能損害;還可出現骨髓抑製;偶見全身性皮疹,有致畸胎的可能,亦可能抑製睾丸或卵巢功能,引起閉經或精子缺乏。②有肝功能損害、白細胞低於4×109/L、血小板低於80×109/L者禁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禁用。③下列情況慎用:骨髓抑製、感染、腎功能不全、經過放射治療或抗癌藥治療的患者或有白細胞低下病史者。④患者宜睡前與止吐藥、安眠藥共服,用藥當天不能飲酒。⑤治療前和治療中應檢查肺功能。
硝卡芥。
乙類
鄰丙氨酸硝苄芥、磷丙氨酸硝苄芥、消卡芥、消瘤芥、硝卡芒芥。
癌性胸、腹水;惡性淋巴瘤;肺癌;精原細胞瘤;多發骨髓瘤;鼻咽癌及食管癌。
粉針劑:20mg、40mg。
一次20~40mg,加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40ml靜脈注射,或加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一周1~2次,連續2周,休息1~2周為一周期。胸腹腔注射,一次40~60mg,加生理鹽水30ml,一周1次,根據血象,肝、腎功能及病情調整治療周期。
①胃腸道反應:食欲下降,惡心,偶有嘔吐。骨髓抑製:一般較輕。脫發,乏力。偶有血栓性靜脈炎。②肝、腎功能異常或惡病質者慎用。③應新鮮配製。腔內注射時應盡可能抽盡積液後注射。
異環磷酰胺
乙類宜佛斯酰胺、異磷酰胺、和樂生、匹服平。
適用於睾丸癌、卵巢癌、乳腺癌、肉瘤、惡性淋巴瘤和肺癌等。
粉針劑:0.5g、1.0g。
靜脈注射。①單藥治療:一次1.2~2.5g/m2,連續5日為一療程。②聯合用藥:一次1.2~2.0g/m2,連續5日為一療程。③每一療程間隙3~4周。
①不良反應有骨髓抑製、出血性膀胱炎等泌尿道反應、中樞神經係統毒性,少見一過性無症狀肝、腎功能異常。②嚴重骨髓抑製患者、對本品過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③低白蛋白血症、肝腎功能不全、骨髓抑製及育齡期婦女慎用。④本品的代謝產物對尿路有刺激性,應用時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大劑量應用時應水化、利尿,同時給予尿路保護劑美司鈉。⑤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白細胞、血小板和肝、腎功能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