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抗寄生蟲病藥(1 / 3)

1.抗吸蟲病藥。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

名稱用途製劑。

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吡喹酮

甲類

環吡異喹酮、環呱異喹酮。

為廣譜抗吸蟲和絛蟲藥物。適用於各種血吸蟲病、華支睾吸蟲病、肺吸蟲病、薑片蟲病以及絛蟲病和囊蟲病。

治療吸蟲病:①血吸蟲病:各種慢性血吸蟲病采用總劑量60mg/kg的1~2日療法,每日量分2~3次餐間服。急性血吸蟲病總劑量為120mg/kg,每日量分2~3次服,連服4日。體重超過60kg者按60kg計算。②華支睾吸蟲病:總劑量為210mg/kg,一日3次,連服3日。③肺吸蟲病:一次25mg/kg,一日3次,連服3日。④薑片蟲病:一次15mg/kg,頓服。治療絛蟲病:①牛肉和豬肉絛蟲病。

①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昏、頭痛、惡心、腹痛、腹瀉、乏力、四肢酸痛等。少數出現心悸、胸悶、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偶可誘發精神失常或出現消化道出血。②眼囊蟲病患者禁用。③嚴重心、肝、腎患者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④腦囊蟲病患者需住院治療,並輔以防治腦水腫和降低高顱壓(應用地塞米鬆和脫水劑)或防治癲持續狀態的治療措施,以防發生意外。⑤有明顯頭昏、嗜睡等神經係統反應者,治療期間與停藥後24小時內勿進行駕駛、機械操作等工作。⑥哺乳期婦女於服藥期間,直至停藥後72小時內不宜喂乳。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

名稱用途製劑。

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一次10mg/kg,清晨頓服,1小時後服用硫酸鎂。②短小膜殼絛蟲和闊節裂頭絛蟲病:一次25mg/kg,頓服。治療囊蟲病:總劑量120~180mg/kg,分3~5日服,每日量分2~3次服。

硫氯酚

甲類

硫雙二氯酚、別丁、別丁亞碸、硫二氯酚。

適用於各種肺吸蟲病、牛肉絛蟲病、薑片蟲病,對華支睾吸蟲病療效較差。

片劑:0.25g。

口服:①治療肺吸蟲病:成人:一日3g,分3次服,連服15日。兒童:一日50mg/kg,用法同成人。②治療絛蟲病:成人一次3g,空腹頓服或每小時服1g,連服3次。

①有輕度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蕁麻疹等不良反應,可有過敏反應,也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②服用本品前應先驅蛔蟲和鉤蟲,以防吐蟲現象。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

名稱用途製劑。

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乙胺嗪。

甲類

海群生、益群生、克蟲神。

用於治療斑氏絲蟲、馬來絲蟲和羅阿絲蟲感染,也用於盤尾絲蟲病。對前三者一次或多次治療後可根治,但對盤尾絲蟲病,因本品不能殺死成蟲,故不能根治。亦可用於熱帶嗜酸紅細胞增多症患者。

餐後口服。目前常用:①治療斑氏絲蟲病及重度感染馬來絲蟲病:總量4.2g,7日療法。即一日0.6g,分2~3次服,7日為一療程。間隔1~2個月,可應用2~3個療程。②治療馬來絲蟲病:可用大劑量短療程法,即1~1.5g,夜間頓服法,也可間歇服用2~3個療程。③治療羅阿絲蟲病:宜用小劑量,一次2mg/kg,一日3次,連服2~3周,必要時間隔3~4周可複治。④治療盤尾絲蟲病:初期藥物劑量宜小,一次不超過0.5mg/kg,第1日一次,第2日兩次,第3日增至1mg/kg,一日3次,如無嚴重反應,增至2mg/kg,一日3次,總療程14日。如初治全身反應嚴重,可暫停用或減少劑量。必要時可給以腎上腺皮質激素。

①乙胺嗪本身的毒性甚低,偶可引起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頭暈、頭痛、乏力、失眠等。②重度感染的盤尾絲蟲病患者,在接受單劑乙胺嗪後,可出現急性炎症反應綜合征(Mazzotti反應)。重度羅阿絲蟲感染者采用乙胺嗪治療後可發生腦病和視網膜出血等。預先給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減少副作用。對有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髒病、肝髒病、腎髒病、急性傳染病應暫緩治療。對兒童有蛔蟲感染者應先驅蛔蟲。③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暫緩治療。

2.抗瘧藥。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

名稱用途製劑。

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伯氨喹。

甲類

伯氨喹啉、伯胺喹、伯胺喹啉、伯喹。

本品可殺滅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和卵形瘧組織期的蟲株,尤以間日瘧為著,也可殺滅各種瘧原蟲的配子體,對惡性瘧的作用尤強,使之不能在蚊體內發育,以阻斷傳播。

片劑(磷酸鹽):13.2mg(相當於伯氯喹7.5mg)。

口服。①成人常用量:按伯氨喹計。根治間日瘧一日3片,連服7日。用於殺滅惡性瘧配子體時,一日2片,連服3日。②兒童用量:按伯氨喹計,根治間日瘧一日0.39mg/kg,連服14日。用於殺滅惡性瘧配子體時,劑量同根治間日瘧,連服3日。

①本品不良反應較其他抗瘧藥為高。易發生疲倦、頭暈、惡心、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少數人可出現藥物熱,粒細胞缺乏等,停藥後即可恢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者服用本品可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②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係統性紅斑狼瘡及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禁用。孕婦禁用。肝、腎、血液係統疾患、急性細菌和病毒感染及糖尿病患者慎用。③應定期檢查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量。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

名稱用途製劑。

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氯喹。

甲類

氯化奎寧、氯化喹啉、氯奎、磷酸喹啉、氯喹啉。

用於治療對氯喹敏感的惡性瘧、間日瘧及三日瘧。並可用於瘧疾症狀的抑製性預防。也可用於治療腸外阿米巴病、結締組織病、光敏感性疾病(如日曬紅斑)等。

片劑(磷酸鹽):0.075g、0.25g。

口服。成人常用量:①間日瘧,首劑1g,第2、3日各0.75g。②抑製性預防瘧疾,每周1次,一次0.5g。③腸外阿米巴病,一日1g,連服2日後改為一日0.5g,總療程為3周。

①本品用於治療瘧疾時,不良反應較少。用藥量大、療程長,可能會有較重的反應,常見者為對眼的毒性,停藥後可消失。本品相當部分在組織內蓄積,久服可致視網膜輕度水腫和色素聚集,出現暗點,影響視力,常為不可逆。氯喹還可損害聽力,偶可引起竇房結的抑製。②肝、腎功能不全,心髒病,重型多型紅斑,血卟啉病,牛皮癬及精神病患者慎用。③孕婦禁用。哺乳期婦女慎用。

通用名藥品

分類其他

名稱用途製劑規格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氯喹。

用於治療不能口服的對氯喹敏感的惡性瘧及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患者,也可用以治療腸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膿腫等患者,在病情好轉後改用口服藥。

注射液(磷酸鹽):5ml∶322mg。

腦型瘧患者第1日靜脈滴注18~24mg/kg(體重超過60kg者按60kg計算),第2日12mg/kg,第3日10mg/kg。濃度為每0.5g磷酸氯喹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速度為每分鍾12~20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