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素質教育中學班級管理模式(1 / 3)

(一)主體參與型中學班級管理模式

浙江省江山中學鄭逸農老師在總結其實施現代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過程中班級管理模式創新的文章中指出:“現在的班主任以兩種類型居多,一是‘保姆型’,大至家事國事天下事,小至吃飯掃地關窗戶,事無巨細,樣樣躬親,真可謂‘萬事勞其形,百憂感其心’。可卻經常落得個‘歸來倚杖自歎息’。工作效率不高,學生也沒有充分發展的自由。二是‘管家型’,什麼都自己說了算,對班級實行‘專製統治’,班規家法特別多,學生被剝奪了一切自由,一個個都是唯唯諾諾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臣民’。這兩種工作方法都是與‘人的發展’這一教育的終極目標相背離的。要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自由和發展,班主任應當充當‘導演’,讓學生自己去當演員,去扮演各種角色,盡情展示自己的個性。當然,當‘導演’也要注意科學性,不能讓學生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會導致性格定位、能力定位,不利於學生良好健全的個性心理的形成。蘇聯心理學家科瓦列夫曾對一對雙胞胎女大學生進行跟蹤觀察,發現她們外貌酷似可個性迥異。究其原因,是他們的教育要求有別。原來,在她們很小的時候,祖母就給她們作了角色上的定位,一個做姐姐,要求她照顧妹妹,為妹妹作出榜樣,對妹妹的行動負責;一個做妹妹,要求她老老實實,一切聽姐姐的話。久而久之,兩人的個性特征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姐姐形成了獨立、主動、外向、果斷的個性特征,而妹妹卻形成了順從、被動、內向、寡斷的個性特征。角色定位下的班級管理,隻有班長等個別幹部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而大部分學生都扮演著‘妹妹型’的角色,失去了發展良好個性的機會。所以,科學的做法應是打破角色定位,廢除班幹部‘終身製’,實行班長競選製和班幹部輪換製。先進行班長競選,讓願意當班長的同學上講台‘競選演講’,闡述自己的‘施政綱領’。等競選者一個個演講完了,再進行無記名投票,讓‘選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出班長。班長產生後,全權組閣班委,然後率領全體班委成員開展班級工作。為了較徹底地打破角色定位,可作以下規定:班長競選每兩個月左右定期舉行一次;班長原則上不能連任,如果連任,最多一次;前屆班委成員一般不再聘用,以讓其他‘新人’得到鍛煉。打破角色定位,讓每人都當當幹部,又都做做群眾,能上能下。在這上上下下中,他們的性格與能力會得到全麵而和諧的發展。”

陝西綏德一中馬鍾秀老師在總結其實施現代教育與創新教育過程中班級管理模式創新的文章中指出:素質教育是相對於應試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教育思想,它是以麵向全體學生、綜合提高、全麵發展為目標的教育,相對於應試教育而言,它更符合教育規律,要求更高、更難。在現有考試、教育體製下,班級管理中實施素質教育並使之紮紮實實落在實處,必須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學習,全麵發展。

1.突出‘進步分’的獎評。在學業成績方麵,個體之間的差異是永遠存在的,但這個差異的距離是可以縮短的,通常的成績名次正好拉開了這個距離,為此我們麵向全體學生設計了‘進步分’,並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為評估激勵學生的標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成績表上,按名次5人為一組,製訂出具體奮鬥目標,1至5名每人每科下次進步1分,6至10名每人每科下次進步2分,……依此類推,定名為‘一二三……工程’。凡達標的,與前五名同等獎勵,超標突出的,與第一名同等獎勵,倒數第一名的王×同學就曾因超標與第一名獲同等獎勵,勤奮鑽研的勁頭更足了。這樣,就激發了全體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2.每日設立一名總值日生。在班級管理中,民主治班,以法治班最能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進來,輪流當總值日生。總值日生工作是記好‘班務日誌’,全麵具體反映當天班級情況,協助班委會處理當天要務。在晨讀前,總值日生走上講台麵對全班講演5分鍾,講演前後,全班起立,互致問候,既鍛煉了口頭表達和組織能力,又增大了自尊互愛的習慣。總值日生還要在小黑板的‘凡人睿語’欄題寫上自己喜歡的警句格言,在‘今日話題’欄寫出1—4個小作文題,供全班寫日記時參考。此外,二四六的總值日生在演講完畢後,要主持全班的語文和英語的聽寫聽記活動。這樣,既為全班同學提供了一個鍛煉聽說聽記能力的機會,又培養了他們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

3.組建班級圖書角。應試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引入題海戰術,限製了學生的視野,難以開拓創新思維,而另一個方麵又使一部分學生厭倦‘題海’,一頭紮入‘武俠言情’小說中難以自拔。課內與課外的銜接缺了一座‘優質橋梁’。為此,我們專門組建了班級圖書角。班上集體選購一批優秀圖書,共計300多冊,起名為‘慧源圖書’,真正成為智慧之源泉,成為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的‘優質橋梁’。

4.光榮榜重在激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裏在階段性工作或者重大活動後,都適時總結,表彰先進。由書法協會的同學在黑板上設計背景主題,用彩色粉筆寫上‘上進榜樣’、‘進取楷模’、‘自己標兵’等字樣,然後照相並裝入光榮榜鏡框,在相片下寫出針對不同學生的激勵性話語。

在教室全景的照片下麵寫著:‘在這個汲取精神營養的家裏,你感受到分分秒秒、日日月月中的自己在充實,在進步嗎?熱愛她吧!珍惜她吧!’以增強他們的團體意識。在前三名的照片下麵寫上:‘看看後麵——有多少雙不服輸的眼睛?望望前麵——天有幾重?’以激發全班的競爭思想。在語文優勝獎照片的下麵寫上‘咱陝北人傑地靈,柳青、路遙之後,又該有多少璀璨晨星?’在英語優勝獎的照片下寫著‘十五年後,電視上的中國新聞正直播國家領導人答記者問,看見那年輕瀟灑、流利從容的翻譯,馬鍾秀老師驚呼:這是我九八級的學生!——這空誰填?’在數學優勝獎的照片下寫上‘陳景潤未盡的事業,就由你們來完成!’用來激發學生高尚而遠大的理想抱負,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在進步獎和紀律模範的照片下分別寫上:‘隻要進步,何必計較落後’、‘超群的才能還應有高尚的品德來駕馭’。這樣從細微處入手,麵對不同類別的學生,激勵他們立足現實,發揮各自的特長。

5.創辦《醜小鴨》報。報紙的綜合性十分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辦報很能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為了確實體現其功能的綜合性,《醜小鴨》在報社的組織建製上設了主編、分版編輯、外事聯絡、會計、出納等。在版麵設計上分‘新聞版’、‘文學版’、‘作文版’、‘綜合版’等。圍繞校園生活,成功地舉辦了由家長、體育教師、班主任等多方麵參加的‘校園熱點大討論:我看足球熱’,出過‘迎香港、慶回歸’專刊,就素質教育成功地采訪了剛從西安培訓而歸的校級領導,根據初三畢業生心態,出版了既有文學性,又有紀念意義的‘同窗軼事’專集。《醜小鴨》已初步培養出一批人才,童凱、王浩、劉源、馬騰等在高一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又自行發起創辦‘銅豆’文學社,表現了跨世紀中學生的良好素質。

6.成立書法協會。素質教育提供德、智、體、美全麵發展,允許多樣化發展。班上將練過書法、學過美術或有這方麵愛好的同學組織起來,成立書法協會,由他們籌劃、美化教室環境,既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又給了他們施展、鍛煉的機會。整個教室素潔高雅、健康向上,黑板正上方‘進淨靜勁競’五個紅底黑字是全班主旨,左右兩邊牆上八幅書法國畫作品鑲邊美化,內容積極健康,催人向上。後邊牆報兩邊多人聯寫一副對聯,‘相識相知攜手共同向上,同心同德團結一齊進步’,寄寓了對新建班級的期望,牆報正上方‘老師您好’充滿了對老師的愛戴和敬意。在實際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自製、尊師、愛校的美德,在實際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觀念。

7.開展‘立交橋手記活動’。‘青年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巴爾紮克語),初中生犯錯誤更是在所難免。而犯錯誤的根源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班上設計‘立交橋手記活動表’,讓犯錯誤的學生、家長、班委會等從不同角度書麵分析其根源,以期達到根治,並鍛煉學生的書麵表達能力,實現立體化教育的效果。

學生犯錯誤以後,我們要求本人填寫‘手記表’,內容有:‘詳細情況、親身經曆’、‘自我評議、心理體驗’,之後由班委會負責同學簽注,再交家長填寫‘家長建議,具體要求’欄,最後反饋給學生本人,在‘自我總結,對症藥方’欄填寫內容,全過程即告結束,切切實實起到教育學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8.舉辦有針對性的主題班會。初中生的從眾心理較顯著,在玩耍、處事方麵常能體現出來。一次學校愛委會取走了初一班的衛生流動紅旗,班上立即出現了很強烈的波動情緒。有的同學認為是桌凳擺放不整齊所致,於是在打掃完衛生後對原桌凳進行了調整,——當然是更整齊更美觀了。但另一部分同學出於別的原因強烈反對,有一組硬性恢複原來狀況,直至朋友翻臉,出語傷人,當時雙方都感到委屈傷心,幾位女同學竟然難以自控,慌亂中一位同學來請我,去了以後,麵對情緒失控的學生,我先對他們講了一位偉人處變不驚的故事,要他們回想《挺進報》中陳然被捕前的所作所為,同學們情緒漸漸穩定。但幾個好強的同學還要我表態,到底誰對誰錯。我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1+1 2(=,>,<)’,要求他們選擇填空,並宣布,兩天後,班上開展一次‘1+1>2’的演講比賽,參加人不限,並且進行嚴格的評選獎勵,第二天就送來不少演講稿,——當然離不開對桌凳事件的看法。第三天演講比賽結束後,桌凳的擺放主動恢複了整齊劃一的格局,桌凳事件的爭議銷聲匿跡。

他們明白了要有‘1+1>2’的效益該如何處理矛盾了。有一位同學在班上以極不正當的手段向女學生要錢,引起同學們的義憤,在日記、作文中紛紛批評,也有個別同學盲目崇拜。為此我設計了一場‘講道德,學法律’的主題班會,專門請一位在政法係統工作的家長主講,讓每一位同學都知法,懂法,學會用法。事情得以遏製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