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章老師與莫小蔓同學單獨交談,找‘結巴’的潛在原因,她告訴章老師,一些同學誇她聲音圓潤飽滿,既洪亮又好聽,就像中央電視台的名牌播音員,都喜歡聽她讀書。她心裏樂滋滋的,於是每次都想表現得更好。可一碰上陌生的字就出現了越想讀好越讀不出來的局麵,即使讀出來也是結結巴巴。可見,這位同學的‘結巴’是由心理緊張造成的語言障礙。這時,如果老師不能正確判斷,不及時對她進行心理調控,不幫助她克服心理障礙,那麼久而久之她就有可能發展為真正的結巴。因此,老師能否察言觀色、前後聯係,並應用相應的心理學知識,適時給予學生幫助與鼓勵,這是學生能否跨越障礙、達到成功的關鍵。由此,聯係到實施現代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中的其他成功實例,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善於辯證地挖掘中學生身上和行為中的閃光點對於學生增強自信和克服困難與改正錯誤和缺點的勇氣是非常重要的;當中學生在學習、交往和生活中力所能及的時候,教師應放手讓中學生自主、自為、自治,絕不要求全責備、因噎廢食和包辦代替,剝奪中學生自我磨煉的寶貴時機;另外教師還應經常組織中學生開展體育遊藝比賽、遠足旅遊和冬夏令營活動,開展諸如“失敗了再幹”、“失敗是成功之母”、“學習需要堅強的意誌力”、“下次成功者是我”、“我能行”等主題班會和研討會或心理輔導活動。
4.良好的師生個性相容關係和行為互動一致關係是良好的師生的人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個性相容、行為互動一致,是促進學生人格健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現代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強調教師要尊重中學生人格,尊重中學生的合法權益,發展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提倡個性教育、特長教育、民主教育、師生雙向溝通教育、師生共同活動參與教育等,以此促進師生個性相容,行為一致。
從垂直關係的角度看,中學班級師生人際關係包括學校領導與中學生的人際關係、班主任與中學生的人際關係、科任教師與中學生的人際關係和其他教師、職員與中學生的人際關係。其中最主要的班級師生人際關係是班主任與中學生的人際關係和科任教師與中學生的人際關係。班主任應努力搞好與科任教師的溝通聯係,協調好科任教師與本班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扮演好學生與科任教師聯係溝通的橋梁角色。要把班級中學生的基本情況通報給科任教師,讓科任教師心中有數;要主動征求和采納科任教師對本班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明確科任教師亦是本班重要的管理者的觀念,增強科任教師參與本班管理的角色意識,充分利用科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易於把課堂教書育人和組織教學管理育人相結合的優勢;要主動與科任教師協商雙方協作的目標範圍、內容、方法和途徑,以便形成共識,行為一致;要積極配合科任教師的教研、教改和課堂管理工作,幫助科任教師獲得成功並祝賀和分享其快樂;要教育本班中學生尊重、尊敬科任教師,熱愛學習,自覺維護科任教師的聲譽;要及時了解科任教師對本班中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和中學生對科任教師教學情況的反映,做好溝通反饋工作,以利於雙方發揚光大和不斷完善;要與科任教師共同搞好與各學科有關的課外科技活動、教育活動、社會活動,發揮其指導作用,讓科任教師有充分接近學生的機會,有顯露自己才華和特長的機會,塑造並推銷好其形象,讓學生對科任教師產生可親可敬的心理;要邀請科任教師參加班會、節日聯歡等活動,開展尊師活動和在“教師節”等節日的慰問活動,以利於師生情感溝通與升華。
(三)教師要主動與中學生搞好關係
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以下簡稱教師)與中學生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教師積極主動地與中學生溝通交往,會產生奇妙的教師主動效應。所謂師生關係中的教師主動效應,是指師生在教育、教學和日常人際交往中,教師主動積極地同學生交往交流,極大地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親近性和意誌性的心理效應。
1.原因。主動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師生交往中,教師一般處於主動和主導地位,學生則處於相對被動和受導地位。學生步入學校就渴望追求一種良好的人際環境,特別是師生關係。因而,學生始終存在著渴望與老師交朋友的心理。然而現實中,由於種種原因,如教師地位以及學生學習成績差、性格內向、在班級地位低、自卑感重等因素,使學生產生了望師卻步的心理和行為。教師的主動行為可使學生消除顧慮,增強信心,產生意外驚喜、加倍報償和“受寵若驚”、積極應和的心理效應。
2.要求。教師主動性的表現和要求可歸納為三個方麵:第一,在思想教育過程中要做學生的“熱心人”。主動細心地觀察、了解、理解、諒解學生的思想變化,主動與學生雙向交流思想認識,主動為學生提供榜樣,主動針對社會和學生實際為學生提出思考的問題,主動參與學生的參觀、討論和勞動等活動,主動宣傳和表揚學生的成績,主動家訪等。第二,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學生的“知心人”。主動給學生輔導和批改作業,主動關心和答疑,主動介紹學習方法和技巧,主動推薦書籍資料,主動參加、輔導和支持學生的學習競賽活動和課外學習活動,主動向外推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行為等。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學生的“知己人”。主動同學生寒暄問好,主動參加學生的娛樂交際活動,主動為學生排憂解難,主動向學生壓擔子等。
3.作用。教師主動效應可概括為四點:第一,消除師生溝通障礙。教師主動關心和交往中學生,可以滿足中學生受重視心理,使中學生獲得力量感以增強做人和學習的信心,消除自卑感以激活主動與老師交流親近的心理;可以增加教師心靈的透明度以消除從前不為老師覺察的中學生對老師的誤解和偏見,增加中學生對老師的了解、理解、諒解、支持、合作和信任,從而打開心靈、暢所欲言;可以創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鬆的氣氛,以有利於師生在教育、教學、學習、生活、情感、意誌、個性等方麵信息的雙向交流、及時反饋、共同參與、有的放矢、切磋共進,激發出交流交往的積極性。第二,融洽師生感情。師生情感在學生情感係統中處於核心和主導的地位。而情感是在交往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何況老師又處在師生交往的主導地位,就更是如此。尊重是情感融洽的前提。所以,隻要教師多主動接近學生,了解關心和重視學生,就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親近老師的心理和情感共鳴。信任是情感融洽的保證。教師主動給學生壓擔子、委任務,器重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質疑答疑,本身就把信任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學生就會以真誠信任回報老師,從而密切師生感情。第三,激活學生思維。教師主動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就會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從而使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和交往,樂於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學業。教師主動、師生情感融洽,暈輪心理就會使學生對老師的言行教誨備感興趣,親師內化。現實中中學生往往對所喜愛老師的課重視愛學;對所喜愛老師的話重視愛聽。第四,增強學生意誌。學生意誌是在克服矛盾、戰勝自己的過程中增強的。勇氣是意誌增強的向導。由於教師主動關心幫助和鼓勵學生,他們就會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孤獨感,獲得來自教師方麵堅強的後盾力量,產生齊心戰勝困難的勇氣。總之,教師主動與學生交往的過程,是一個感情投資的過程,隻要全麵、係統、持之以恒地努力,就會收到奇妙的主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