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把班級營造成老師與中學生共同管理,充滿愛心的人間天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奧秘就是教師熱愛學生”,“教師愛生是人類最高情感的結晶……它能對學生德、智、體諸方麵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愛的陽光沐浴,中學生更需要愛的滋潤。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要對中學生充滿無私而崇高的愛心,這種無私的愛可集中體現在老師全心全意為中學生服務的行為中,把中學生視為自己的服務對象、施愛對象。把中學生的健康成長視為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和實現。把讓中學生服從自己的管理變為給中學生服務的管理。主動關心每一個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交往、生活中的困難。對中學生應該多一些理解,不要指責;多一些寬容,不要苛刻;多一些自由,不要壓製;多一些尊重,不要歧視;多一些信任,不要包辦;多一些傾聽,不要嘮叨;多一些熱情,不要冷漠;多一些欣賞,不要挑剔;多一些民主與平等,不要獨裁與專製;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等,這些都是熱愛中學生的要求和具體體現。總之,要心中有中學生,一切為中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而服務。另外,中學班級管理中,還要為中學生提供相互服務的機會。給他們分配任務,設一些服務崗位等來培養他們相互服務的意識與能力,諸如輪流值日、輪流當班幹部、輪流辦黑板報等。引導中學生在一切活動中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團結友愛、和睦相處,諸如相互祝賀生日、相互祝賀節日、相互祝賀同學的進步和成績;相互問候、相互禮貌、相互謙讓、相互欣賞、相互讚揚、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等。
(二)中學班級管理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中學班級管理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中學班級管理是手段,其目的在於通過協調師生人際關係、生生人際關係和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過程,優化班級組織環境,為中學生的全麵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其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它促進中學生發展的功能可概括為:
1.要促進中學生個性發展與人格完善。要使中學生具有廣泛而濃厚的學習興趣、創造興趣、交流興趣、交往興趣;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具有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和競爭與合作意識;具有獨立性、自主性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具有責任心、同情心和友愛之心;具有敢想、敢說、敢為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勇於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承受一定挫折的能力等。
2.要促進中學生知識能力和經驗的增長,拓寬中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生活。使中學生掌握一定的聽、說、讀、寫、算的知識與能力;掌握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知識與能力;掌握基本的社會道德知識和依據道德行事的能力;了解一定的自然現象知識和社會現象知識;掌握一定的與老師、家長、同學、同胞等進行交際的知識和能力;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總之,中學班級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要促進中學生的發展並為中學生終身發展負責、奠基,打好基礎。其功能的實現要在各種活動中進行,要校內外活動相結合;課內外活動相結合;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相結合,讓中學生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中多旅遊、多參觀、多觀察、多感受、多發現與多思考;讓中學生在各種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多參與、多動手、多動嘴、多動腦,自主、自為、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