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引內聯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當然不能關起門來辦教育,外地的和外校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應該大膽地學習和引進,這樣可使自己少走彎路,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辦學水平。但有些學校,盲目引進教育科研課題,外邊的課題無論是否適合本學校的實際,都照搬硬套,總是跟在別人的後麵行走,不是按自己的實際開展科學研究,其結果造成科研和工作兩層皮。一所學校的教育科研,要有一個總體的規劃,先要找準自己的方位,根據其培養目標,形成科學思路,然後按照科研規律開展研究。至於外邊的課題哪些引進,哪些不引進,完全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以取舍,需要引進的,引進後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去開展研究。切忌“饑不擇食”,更不能認為外邊的月亮都比自己的圓。
中學教師還應加強教育科研的同事間的合作,營造出一個互相激勵、互相支持和互相幫助的科研氛圍,學會用集體的智慧來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與地方教研部門和地方高校之間的協作,通過他們的指導和幫助,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教研方向,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3.著重務實
科學研究本身就是科學,科學就容不得半點虛偽。但有些學校和教師不顧主客觀條件,一味追逐課題的級別,能參與國家級的教育科研課題就不搞省級的,能參與省級的就不搞市級、縣級、學校級的。他們追逐課題的級別不是根據工作需要,而是為了榮譽和評定職稱等。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和推動工作,如果一所學校連應開設的課程都開不全,卻偏要去搞一些國家級、省級的課題研究與實驗,這對於搞好學校的教育教學益處不太大。因此,開展教育科研,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一定要務實。學校和個人的選題不是不能選擇和參與那些正在搞的國家級省級課題,而要強調的是學校的科研要從本校實際出發。如果你那裏連起碼的環境和條件都不具備,卻人為地去追逐課題級別,一定不會產生好的效果。
一個從實際出發的學校,必然迅速形成適合自身條件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學體係,並不斷地上水平、上檔次、出人才、出理論、出隊伍、出經驗。因此,他們把科研興校作為辦學的基本策略。采取全員參與,全方位、全過程管理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教育科研與培養合格教師、爭做名優教師相結合的三全四結合的方式,讓教師的科研“內驅力”永不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