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鄉古柏書畫家——記魚興雷先生創作軒轅古柏書畫的感人事跡(1 / 2)

王金毛

當你看到一幅幅軒轅古柏書畫像一條條騰飛的巨龍躍然紙上時,你會肅然起敬。他是誰?他就是黃陵縣政協助理調研員,原政協副主席魚興雷先生。

今年59歲的魚先生曾是黃陵縣有名的農業專家。可是,他與書畫藝術卻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精心創作的99幅軒轅古柏書畫於1998年如期完成。寓意九九歸一,迎接澳門回歸。這些書畫作品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像一條條巨龍一樣展示華夏雄風。凡是看過魚老書畫展的人們都向他投以崇敬的目光,稱讚他是龍鄉的龍筆手。

魚先生的軒轅古柏書畫自1982年以來,多次參加國家、省、地和世界華人畫展。在書畫藝術界引起強烈的轟動。1997年,“晨陵古柏”在西安、北京迎香港回歸展出;“黃帝手植柏”收入“世界華人書畫作品選集”,“龍角柏”輯錄於“跨世紀中外翰墨藝術家精品大全”一書。1998年“攬月柏”“萬木凋謝一樹春”在“跨世紀和平、友誼、進步”書畫大賽和中國教師節“恩師杯”書畫大賽中展出並獲一等獎。“龍角柏”“黃帝手植柏”“蒼天在上”“九龍騰飛”首批編入“20世紀中外美術書法家拍賣庫”輯書畫冊。輝煌的藝術成果使他的大名錄於“東方之子”及“20世紀中國著名藝術家”叢書之中。尤其“同根柏”被經文化部批準的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促進會藝術委員會主辦的“海峽兩岸名人名家書畫大賽”所選中,在北京、台北美術館予以展出。1999年赴香港、澳門、新加坡、美國及東南亞各國巡回參展。讓中國書畫龍柏漂洋過海,以展風采;讓僑居海外的華夏兒女一飽眼福,激起華人思念故國之情,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共同奮鬥。此外,魚老還舉辦個人“古柏”書畫展,慶祝澳門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實現他人生作詩繪畫的崇高願望。

魚老成了名人,消息傳出,一封封書信飛向魚老家中,向他表示祝賀,並稱“軒轅古柏書畫立意新,氣勢大,且不多見,豐富了我國的畫種”。一位老書法家看了“手植柏”“龍角柏”後題寫條幅“古柏情深”;一位書畫界藝術家題詞“心積和平氣,手成天地功。”這是對魚老作詩繪畫的真實寫照。

筆者慕名采訪魚老時,問及他怎樣走上書畫藝術成功之路時,魚老掩不住內心的喜悅,高興地說:“要說成功,還有些勉強,隻能說取得了一定成績。藝海無涯呀!”他沉思片刻後接著說,“我走向作詩、繪畫、文學藝術之路,可以說是偶然的,也可以說必然的。60年代,我畢業於西北農學院,分配到黃陵縣農業部門工作,經常和泥土打交道,與農民交朋友,繁忙的工作使我好像與藝術無緣。可是,我自幼喜愛書畫,曾夢想做一名畫家。因為曆史的原因,我卻成了一名農業工作者。閑餘之時,畫一些水粉畫、水墨畫,把書畫作為一種業餘愛好來欣賞。後來,經常登橋陵,觀古柏,一棵棵千年古柏,像一幅幅美麗的畫麵在腦海裏不時浮現。有一年清明節祭陵後,看到海內外同胞把古柏樹下的黃土裝進小袋。又小心翼翼地折下柏樹朵,輕輕地珍藏起來帶走。頓時,感受到華夏兒女血脈相連,難割難舍的一種眷戀之情,激起了我詩繪古柏的熾熱情感。起初準備畫100幅古柏,在迎接澳門回歸之前完成。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我的同伴和親朋好友,大家都說這個題材好,不過應該畫99幅,寓意‘九九歸一’,就這樣我從1993年開始用6年時間完成99幅古柏畫。”

從此,魚老經常輾轉橋陵上下,出入古柏之間。當他撫摸著廟院內堪稱世界古柏之父的“黃帝手植柏”時,就好像聆聽到了黃帝陵古柏的浪濤和黃河母親的吼聲,她們在召喚著中華民族統一、自立、崛起。在觀察漢武帝“掛甲柏”時,仿佛體味到了中華民族曆史的風霜。清晨,在陽光照耀下,古柏閃耀著時代的光芒,他徘徊在柏樹林中,手捧蒼翠的柏朵,一種頌揚民族正氣、書繪華夏宏圖的責任感籠罩在魚老的心頭。伏上畫案,他以生活和大自然為源泉,以自己的藝術天賦和觀察視覺力為基礎,吸取國畫、水粉畫、油畫之眾長,結合文學藝術展開豐富的想象、構思,以龍的形象為紅線,貫穿於99幅古柏係列書畫的始終。九九歸一,再現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盼望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他的古柏畫分為龍人、龍骨、龍索三大部分,潛心描繪華夏民族是龍的傳人,宣揚軒轅黃帝功德,譜寫中華民族不畏強暴,頑強拚搏,團結奮進,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新篇章。著意刻畫龍子、龍孫對軒轅黃帝的虔誠和拳拳愛國之心,讓龍柏書畫成為激勵華裔統一祖國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