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並不是企業領導的事,而與全體員工密切相關,人人都應該是管理者。沒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要搞好管理是不可能的。黃陵縣電力局領導深深認識到,在企業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如果員工素質低下,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是絕對不可能的。基於這一認識,在抓管理時,他們把員工的培訓放在了首要位置。從宗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紀律教育諸方麵抓起。在教育中實行分層次培訓,將供電所長全部送到省上進行培訓,派出20名員工參加了市供電局組織的市場營銷等方麵知識的培訓。同時,局裏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培訓班,對員工進行現代企業管理、WTO知識、計算機操作、安全、法律知識等方麵的培訓。今年他們特意強化了對全體員工進行禮儀培訓,推行微笑服務。在23種日常服務中均推行文明禮貌語言,規定了忌用語言,例如不準說“不知道”“我不管”等等,接電話要說:“您好,我是黃陵電力局的某某,您有什麼事要我幫忙,請講。”各種教育培訓,提高了廣大員工的道德素養和業務素質,由此提高了服務水準,今年未發生一例投訴事件,也沒有出現一次未兌現承諾的事,在全縣的行風評議中電力局名列前茅。

認真檢查各項規章製度的執行情況,確保優質服務和各項承諾的兌現是黃陵縣電力局的一大特點。局長郭宏偉認為,製度製定得再完善,如果不認真執行,等於是一張廢紙。嚴格執行各項規章製度,獎勤罰懶,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使企業具有活力。他們每月都要進行考核,不僅看資料,查記錄,還與走訪用戶相結合。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今年先後處理了4名違紀者,扣發獎金1080元,罰款630元,對經考試不合格的人員,實行末位淘汰,解聘了2人。同時對成績優良的科室、所及個人進行了獎勵,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嚴格的管理,優質的服務,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也為黃陵縣電力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今年以來,在煤炭停產整頓的情況下,售電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線損下降,收入增加,電費回收達到了100%,各項經濟指標都是近年來最好的。

按理說,電力局完成農網、城網改造,供好電、服好務就算搞好了本職工作。但黃陵縣電力局的領導卻認為,這僅僅是工作的一個方麵,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企業發展了,就應該伸出援助之手,關愛社會,回報人民。基於這一認識,他們自覺服從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圍繞縣上的中心開展工作,送溫暖,獻愛心。

黃陵是民族聖地,每年來此拜謁先祖的海內外華人數以萬計。黃陵又是旅遊聖地,來此觀光者絡繹不絕。然而,前幾年黃陵縣城的建設與人文初祖聖地並不十分相稱。為了改善投資環境,縣上決定建設文明縣城,建廣場,更換路燈,實施點亮工程,讓黃陵縣城亮起來、美起來。建文明縣城需要移改城區線路3.2公裏,當時正值初春寒潮侵襲之時,局裏沒有講任何條件,動員職工加班加點,沒日沒夜地大幹了三天,圓滿完成了任務,為縣城廣場建設提供了條件。今年在城網改造中,他們積極到省上爭取項目,得到了省公司的大力支持,投資160萬元實施縣城的點亮工程,鋪設電纜2.6公裏,從張寨到軒轅廟及縣城主要街道安裝、更換了新式路燈和各式華美的燈具521盞。現在的黃陵縣城,每當夜幕降臨,各種華燈綻放,五彩斑斕,外地的人說,黃陵縣城變得更美了,黃陵的夜景應該列為黃陵縣的第九景。

11月初,黃陵縣中學的領導帶領師生敲鑼打鼓,給電力局贈送了一麵“人民電業為人民,情係教育獻愛心”的錦旗,感謝電力局對他們的無私支援和對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由於資金極為困難,黃陵縣中學校園內的電線老化,潛伏著不安全的隱患,領導著急,教師擔心,生怕出個什麼差錯。電力局得知這一情況後,局領導召開局務會議,決定無償將學校的線路予以改造,並給該校河西教職工住宅區安裝了變壓器。就在教師喜笑顏開之時,9月25日,中學校園的變壓器突然發生故障造成停電,全體教師急得團團轉。電力局接到搶修電話後,立即冒雨趕來。搶修人員發現,由於變壓器長期超負荷運行,已經報廢,無法修複,決定更換一台新的,當時庫房內沒有合適的型號,局長郭宏偉立即派出專車連夜從外地組織貨源,第二天一大早就安裝好變壓器並供上了電。僅此他們就投資了5.5萬元。黃陵縣電力局為教育獻愛心不僅僅隻此一家,近幾年來,他們還為橋山小學投資近2萬元改造了入戶線路,並給鄭家河小學、馬山小學、南巨頭小學捐款修繕校舍、贈送桌椅、電視等教學用品,總金額超過了10萬元。

雙龍鎮關莊村是個貧困村,地處山區,共有123戶、527人,人均僅有1.3畝耕地。多年來集體經濟基本上沒有,更沒有產業,群眾生活困難,農民人均純收入隻有1500元。2000年電力局與該村結成了扶貧對子。局長郭宏偉和黨支部書記到這裏調查,決定派出對農村工作有經驗的李來全長駐村裏,並由雙龍供電所具體協調日常工作,他們與鎮、村幹部及群眾代表一起製定發展藍圖。這個村地處深山老林,植被良好,是發展畜牧業的理想之地,局裏決定把畜牧業作為村裏的主導產業來開發。局裏投資了1.2萬元,購回白絨山羊61隻,扶持專業戶進行示範帶頭飼養。到目前,村裏的羊子已經增長了一倍。他們還指導農民將近6公頃水地全部種上了水稻,收入比種玉米翻了一番。今年他們又投資了8000元,為村裏修了半公裏的砂石進村路,裝修了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和黨員活動室4間。為了推動產業的發展,他們請來了科技人員,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使農民收入顯著增加。今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200元,比前年淨增700元。

有一首歌唱得好:隻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近幾年該局發動全局員工,為災區捐款500餘元、衣物200多件,並與縣上的8名下崗職工結成扶貧對子,每月定期為他們服務,逢年過節還送去大米、白麵表示慰問,使他們真正體會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選自2001年12月16日《延安日報》

作者簡介:

王芳,女,1977年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畢業。1997年參加工作,在黃陵縣電力局從事電力工作至今。

馬雙喜,1964年出生,陝西洛川人。現供職於黃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趙春光,1955年出生,陝西吳起縣人。現為《延安日報》社記者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