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國民黨騎兵第二師馬祿部和陝西保安第一旅楊顯部進駐中部、洛川地區。3月底,國民黨董釗部38師包圍了店頭,接著向八路軍辦事處進攻。第一次反共達到高潮。
初春,縣立完全小學搬至田莊,學校師生黨員紛紛走入社會,使縣工委失去核心基地。4月10日,八路軍辦事處撤離店頭,又使縣工委失掉後盾。由於白色恐怖嚴重,縣城隻留少數黨員保持單線聯係,很少活動。5月,韋明海等5名黨員在富延師範鬧學潮被國民黨逮捕關押於西安勞動營。緊接著國民黨逮捕了曹崇珍和進步教師白毓珍。對曹崇珍施用下竹簽、坐老虎凳等毒辣手段進行折磨逼供,慘不忍睹。6月,寇振中叛變為特務,向國民黨省黨部駐洛川辦事處提供了中部地下黨18名黨員名單,縣黨部派特務準備搜捕。中部黨員和進步人士陷入腥風血雨之中。
9月,中共洛川地下情報站得知國民黨在中部將捕殺共產黨人的情報,立即派李士弼前赴中部,調已暴露了的黨員和站不住腳的黨員進邊區,結果未達到目的。原因是:一部分黨員已打入國民黨政權機關,以“合法”的身份作掩護,堅持地下工作,有職業的已分散隱蔽;一部分黨員消極悲觀,苟安求生,部分黨員向敵聲明脫黨。此時,黨員人數降至30名,組織基本癱瘓。鑒此,李士弼找到張好智、楊先春、王繩祖、劉九齡、李秉坤等人,傳達了上級有關指示:執行“長期隱蔽,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在形勢逼迫下,可以加入國民黨,但事後要向組織報告,對國民黨隻能應付,不能做有損於革命和人民的事情。月底,李士弼回到邊區,彙報了中部的情況。邊區黨委根據中部工委書記晁清芳及部分黨員不服從調動,個別黨員意誌消沉,白色恐怖嚴重,不利開展工作的實際,決定取消中共中部工委。對於較好的黨員,采取個別聯係。
1941年2月,國民黨省黨部駐洛川辦事處派特務佞盛負、王暉勤逮捕了晁清芳、梁秀儒以及進步教師劉儒珍。5月,晁清芳向敵自首,聲明脫黨。此後,中部一部分黨員與組織失去聯係,自行脫黨;一部分黨員政治上動搖,隻有張好智、宋伯喬等少數黨員堅持原地鬥爭,積極工作。
中部地下活動的恢複和開展
1940年2月,國民黨幾個師的正規部隊聚居中部,給中共中部工委的工作造成極大的威脅。為了使黨的工作不受損失,把鬥爭引向農村,洛川特委決定采取多種渠道、分頭多線開展工作。3月,特委派李士弼到中部,主要任務在農村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他發展了張躍林、田萬生、寇桃紅3個勞動者成分的黨員。因“店頭事變”發生,工作中斷。原工委解散不久,上級又派李士弼以逃壯丁的身份,在毗鄰中部縣的富縣大義區繼續負責中部地下黨的工作,半年後又調去作其他工作。1942年起,上級曾幾次派李士弼、郭景龍、田德霖到中部試圖恢複組織,都因國民黨封鎖嚴密,均未實現。至1945年8月,一部分黨員一直處於“睡眠狀態”;一部分黨員以公開的身份謹慎地從事社會活動和社會工作,以靈活機動的方式同敵人展開鬥爭;少數黨員沒有被困難所嚇倒,不顧環境惡劣,冒著生命危險,設法與組織取得聯係,完成著特殊使命,從而使中部黨的力量,再未遭到損失,為以後的解放戰爭積蓄了力量。
選自《黃陵人民革命鬥爭史資料》1991年中共黃陵縣委黨史研究室編
作者簡介:
脈苑,原名寇麥源,生於1949年,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1968年參加工作。曾任黃陵縣信訪局副局長、谘詢員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