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成名前後(2 / 3)

海明威文體風格的特征是明快生動,注重每個單詞的作用,著重對話體而不注重記述體。

海明威的寫作技巧與他的風格相媲美,他自己也對那種純樸的表現手法感到自豪。他的散文精煉,樸實無華,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散文。

海明威的理論與技巧在20年代就已形成,在他以後的創作生涯中,他一直遵守著自己的寫作原則。

海明威小說的風格和主題與眾不同,那些編輯沒有識玉的慧眼,因而在20年代他要出版小說時遇到相當大的困難。他把稿子郵出去常常原封被郵回,尤其傷害海明威自尊心的是,拒絕他的那些編輯常不把他的稿件稱為小說,而是稱為“速寫錄”、“短文”……最糟的還有說是“軼事”的。

新奧爾良出版公司的《口是心非》是美國頭一份發表海明威詩的雜誌,這個雜誌在1922年6月刊登了他的四行詩《終極》,與福克納的《肖像》在同一版。但該雜誌沒有付給他稿酬,氣惱的海明威寫信告訴該雜誌編輯說,刊名就反映了他們的道德水平。

龐德竭力幫助這個新文學天才,設法在《詩刊》裏發表了他10首詩中的6首,這10首詩後來編成他的第一本詩集。

1923年至1925年期間,海明威設法在安德森的《小評論》、福特的《泛大西洋評論》、艾爾弗雷德的《橫斷麵》以及沃爾什的《本季度》等刊物上發表一些早期作品。1923年他幸運地結識了選集的編輯愛德華·奧布賴恩,奧布賴恩讀過他的小說《我的老人》,那是寫一個男孩得知自己當職業騎師的父親竟是一個騙子後感到懊喪與失望的故事,他對這篇小說擊節讚賞,盡管它以前從未見諸報刊,但他仍把它編入《1923年最優秀短篇小說集》,並慷慨地送給海明威一本,在上麵題字“獻給海明威”。1923年8月,海明威的朋友麥克阿蒙在他的出版公司私下出版了僅有58頁的小冊子《三篇小說和十首詩》,這部具有青春活力的作品隻印了300冊。

海明威第一部獲得稿酬的書是《在我們的時代裏》普及本,這本書於1925年由博奈和利夫萊特出版公司出版。同前一本書一樣,海明威再次把它奉獻給哈德莉。書首有安德森、福特、多斯·帕索斯、愛德華·奧布賴恩等人的公正評價。

1923年2月洛桑會議期間,海明威就寫出了《在我們的時代裏》中的6篇,發表在1925年春季《小評論》上。1923年7月底,他的創作力第二次迸發,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彙集在《在我們的時代裏》內堪稱精華的9篇新小說。《在我們的時代裏》的最早版本是1924年3月由比爾·伯德的三山出版公司出版的。全書由18個簡短的、沒有標題的章節構成,統共隻有38頁,用的是手工製的紙張,發行量更少,隻有170冊。比爾·伯德是一個年輕的新聞工作者,1920年以來在巴黎任聯合出版社駐歐經理,他也是海明威的密友之一。

《在我們的時代裏》新版本與早期的同名作大不相同,用了上一版的16篇短文,海明威把它們穿插在15個短篇小說中。整個小說由交替出現的短文所連接,並由一個中心人物亞當斯貫穿起來,就像吉卜林的《三個士兵》一樣。這些小說之間雖有一定聯係,卻是獨立成章,正如十四行詩的次序。

海明威的早期作品頗帶自傳體色彩,在這本書中,頭5篇小說和《我的老人》是反映少年和青年時期的事;《一則很短的故事》和《士兵之家》是關於戰後生活再調整的事;《革命者》和《艾略特先生和太太》是關於戰後歐洲人的流放;《雨中的貓》、《不合時令》和《漫天風雪》則涉及他與哈德莉婚姻的破裂;最後一篇也是最感人的一篇,海明威在《大二心河》中描寫尼克回到他少年時期住過的地方,治療戰爭中所受的創傷。

《在我們的時代裏》出版後受到許多著名作家的好評。

埃德蒙·威爾遜發現海明威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並協助他樹立了真正的文學威望。威爾遜說:“他的散文是第一流的。”並把他與安德森·斯泰因相提並論,認為海明威筆下人物所用的語言不避俚俗,能真實準確地表達人物的深沉感情和複雜的心理狀態。艾倫·泰勒、斯科特·菲茨傑拉德以及D。H。勞倫斯等作家也認為這是一部頗為驚人、獨具特色的好作品。這些名家都對海明威早期作品作了扼要的評介。評介均集中在海明威不同尋常的風格、技巧與道德標準上,並把他當成文學界一支很重要的新生力量。到了1925年,年輕的海明威實現了他的夢想,發表了他第一部重要小說集,並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

與這些諸多作家的讚譽相反,海明威的書引起了他雙親的強烈反對。

過分拘謹、依從習俗的埃德醫生堅持說,他寧可看到海明威死去,也不願見到兒子寫這種汙穢的作品。他寫信勸兒子說:“你把世界描寫得獸欲橫流,去發掘那些歡欣的、催人上進的、樂觀而高尚的主題吧!”海明威成為著名作家後,他的新作在家鄉發行時,他父親滿懷憂傷地驚叫:“歐內斯特又寫了一部齷齪的小說。”

海明威的母親更是恐懼,她也寧願兒子進墳墓,也不願他幹這些玷汙清教徒家庭的事。在海明威還是十幾歲的毛孩子時,格雷絲就對他說:“你寫的一切令人毛骨悚然。”當《太陽照樣升起》發表時,她譴責它是“當年最汙穢的圖書之一”,並告誡他說:“除了‘他媽媽的’、‘狗娘養的’,在你的字典裏肯定還有其他字——每一頁都充滿了令我惡心的字眼。”

尤令埃德夫婦震驚和難堪的是兒子總喜歡把他家裏的熟人指名道姓地寫進他的誹謗性小說中去。在《在密執安的日子裏》中,海明威第一次躲躲閃閃地把吉姆(霍頓灣的鐵匠)與利茲·迪爾沃恩(霍頓灣的廚師)兩人的姓,還有他高中女友弗蘭西絲·科茨和橡樹園一位知名人士吉爾摩先生的名字合在一起,用做他小說中一對肉欲戀者利茲·科茨和吉姆·吉爾摩的名字。

這件事發生後,四個人為此向埃德夫婦大發脾氣,質問在什麼地方得罪了他們的寶貝兒子。埃德和格雷絲無言以對,十分難堪,也感到臉上無光,在朋友麵前抬不起頭來。對格雷絲來說,她難以理解兒子的所作所為,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何以會“從陰溝裏撿來這些髒字和齷齪思想”。

海明威給指責他的父親寫了一封長信,對小說技巧、目的和道德等問題作了解釋和辯護,信中說:

我試著在我所有的短篇小說中反映經曆過的實際生活的感受——不隻是描繪生活或批判生活,而是實實在在地記述,讓它栩栩如生。因此你讀到的我寫的某些東西,實際上就是你所經曆過的事,如果不將壞的、醜的,以及美好的事物都寫進去,你就不可能相信這是真實的,絕對不可能。隻有反映美與醜,好與壞雙方麵,或三方麵甚至可能是四方麵的情況,才有可能按我所要的方法去進行創作。

因此,當你看到我所寫的任何你不喜歡的東西時,請記住,我這樣寫是真誠坦率的。假若我寫了一個惹你和媽媽生氣的反映醜惡的小說,那麼第二篇很可能就是你最喜歡的一篇。

緊接著《在我們的時代裏》,海明威花了7天時間寫成《春潮》,離上本書的出版僅隔6周。並在1925年7月21日他生日那天開始動筆寫《太陽照樣升起》,這是一部把海明威推向頂峰的經典之作。

《春潮》是一篇諷刺他朋友安德森的作品,也猛烈抨擊了美國和巴黎文學界。海明威在中學時代寫的幽默作品都是有意模仿他孩提時代的英雄林·拉德納的。《春潮》是這種情趣的自然發展。哈德莉很喜歡安德森,他認為海明威不應該和他最要好的朋友鬧別扭,何況安德森給過他很多幫助。哈德莉看不慣丈夫的忘恩負義,宣稱她討厭這本書的構思。海明威的許多朋友都認為他寫得很有趣,但一致勸阻他發表。

海明威寫《春潮》的動機很簡單,他的《在我們的時代裏》出版後,許多評論家都提及安德森對他的影響,說“與安德森很相似,隻是不如安德森寫得好”。海明威最恨這種論調,他想擺脫安德森的影響,而且為了區別於安德森的近作《渾噩的笑》而寫出《春潮》。這本書是海明威與斯泰因爭吵的引火線,也傷害了安德森的自尊心。安德森很有修養,他保持自己的尊嚴,始終沒有還擊。對海明威仍以禮相待,但疏遠了他。在晚年,海明威反悔了自己這次幼稚的攻擊。

《太陽照樣升起》一書的情節驚人的簡單,這個故事來源於海明威在意大利前線受傷的經曆以及他在米蘭那所醫院休養時的想象。書中男主人公傑克·巴恩斯在戰爭中受傷,喪失了做丈夫的能力,隻能容忍妻子在外鬼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