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中國神話中的神祇,道教中稱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其為長安鄠邑終南山歡樂穀人。另一說是由逐鬼法器“終葵”而來。“終葵”為逐鬼之物,被取為人名作辟邪之用。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鍾馗的打鬼除魔的形象已深入人們的心中,傳說中鍾馗天師有著強大的法力,能夠驅除邪崇,是一個忠誠正義的天師。鍾馗是將鍾馗的人物形象,憑借玉雕師精湛的工藝和技術,雕刻而成的飾品,佩戴鍾馗能夠保佑佩戴者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又有著祛邪避禍的功效,受到不少人士的喜愛。那麼天師鍾馗傳說是怎麼樣的,鍾馗又是如何來的呢?
?
鍾馗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如果用自由聯想的方式對中國人進行隨機測試的話,可能大部分的中國人立刻就會聯想到他與鬼的關係:鍾馗打鬼、鍾馗捉鬼、鍾馗驅鬼等等。鍾馗這個人物在中國人的民俗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我們文化無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鍾馗的起源,爭論甚多,迄未停息。大致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鍾馗,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除邪崇的神。傳說唐玄宗患病時夢見大鬼吃小鬼,皇帝問他何許人也,大鬼自稱鍾馗,生前為終南進士,赴京應試並獲得狀元,卻因相貌醜陋,被德宗皇帝而被罷黜,忿極便觸石階而身亡,死後從事捉鬼一事。說起鍾馗,古書曾這樣記載:生得豹頭環眼,鐵麵虯鬢,相貌奇異;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人物,平素正氣浩然,剛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膽相照。
?
傳說是這樣的,鍾馗是一個書生,一路過關最終考到殿試,但唐明皇偏偏無法容忍鍾馗外貌的醜陋,大筆一揮,兒戲般的取消了他的錄取資格。十年寒窗苦讀,瞬間化為烏有,於是性格剛烈的鍾馗便選擇碰死在金鑾殿上。那次考場冤案後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夢中總被小鬼騷擾,無法安睡。一天深夜,他夢見一個小鬼偷偷潛入宮中,盜走自己心愛的樂器,還在宮中狂呼亂叫。懊惱間,唐明皇忽見一個藍衣身影從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驚醒過來,怪病從此不治而愈。回想夢中藍衣人,就是那位醜陋的書生鍾馗。於是請畫家繪製鍾馗神像,懸掛皇宮內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鍾馗名聲大噪,成為名揚天下的捉鬼大神。
中國玉文化已有很長的曆史,流傳千年的傳統玉文化對人們的心理有很深的影響。我國民間的傳統習慣認為,玉器具有定驚、趨吉避凶的魔力,能保佑佩戴者平安吉祥、富貴長壽。在人物的雕刻題材中,很多都是曆史或是神話傳說中的偉人,雕刻師運用其精湛的雕刻技藝以及敏捷的思維,將人物栩栩如生展現在玉石中,讓其在千萬年之後,依然閃爍著智慧英勇的光芒,寄托著人們悠悠情思與無限遐想。如和田玉鍾馗掛件,則有辟邪驅魔的寓意,非常符合國人對玉文化的傳統觀念的認識。
?
鍾馗飾品大多做鍾馗頭像雕刻,有時也會雕刻成鍾馗捉鬼的造型,寓意揚善懲惡。一般鍾馗的形象會被雕刻在墨色之上,因為風水師認為墨色能夠消災辟邪,自古黑色就有避邪護身之說,所以說翡翠鍾馗就是玉雕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產物。
後來,鍾馗經常被人們當做雕刻題材,大多數都是翡翠掛件,鍾馗掛件一般雕琢傳神,鍾馗身著長袍,手持利劍,腳踩小鬼,寓意揚善除惡。這代表著人們希望佩戴鍾馗掛件之後能夠在神靈的保佑下驅魔辟邪保平安,生活順利、事業順心、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有時候雕刻師還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