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千古之[千古之謎]謎——卦山真的有聚寶盆嗎(1 / 2)

卦山聚寶盆的傳說

卦山是由多座山峰環形排列而成的,不論遠看近眺,四周高,中間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盆子”。並且以周圍的山脊為界,“盆子”裏大小柏樹密密麻麻,遮天蔽日,而“盆子”外麵卻絕少樹木,盡是童山禿嶺。看著這種奇特景觀,當地人就會告訴你,卦山有“聚寶盆”。它還有個故事呢: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卦山天寧寺養著一頭小毛驢,用來馱運東西。夏秋季節,監寺和尚派一名小和尚割草喂驢,一天也不能脫空。小和尚每天上午掃院、念經學習,下午割草,半夜還要起來給小毛驢加草料,可辛苦呢。

監寺老和尚還叮嚀小和尚說:不可老在長草茂盛的山溝裏割,要每天換地方。說是把溝裏的草割光了,壞了風景。小和尚要割一大捆草,可不容易。再說小和尚自己對小毛驢可親著呢,小毛驢吃不飽,吃不好,他也會難過的。這樣他不得不每天東山跑跑,西山找找,費的勁就更多了,鞋也磨破了多少雙。

過了些日子,監寺和尚發現小和尚出去割草工夫不大就回來了,割的草又嫩又高,小毛驢吃得很香。他尋思,是不是小和尚又在山溝溝裏割草了?應該查一下,要是真的話,少不了訓斥一頓。他順著山溝小路從南到北走了遭,結果看到那裏青草長得齊齊整整,根本就沒動過。他很奇怪,到底是在哪裏割的呢?除了溝溝裏,山坡上哪有這麼鮮嫩的草呀?第二天,小和尚拿著鐮刀繩子前腳剛走,監寺和尚就悄悄地跟在後麵,要看看他究竟在哪裏割草?小和尚走著走著,來到一個樹木茂密的山崖下,那裏有一塊巨大的岩石,岩石旁邊有鍋台大小一片青草,十分茂盛。隻見小和尚彎下腰就割,連地方也沒挪動,三下五除二就割好了一大捆。躲在樹後麵的監寺和尚看得真切,那一小片青草雖然割了很多,好像就沒割過,依舊長得齊刷刷的!

監寺和尚回到寺裏,他悄悄地把這件怪事告訴了方丈老和尚,方丈也說不明白。天黑以後,等小和尚睡了覺,監寺叫了一名年輕和尚,扛著钁頭出了山門。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把樹林裏的小路照得花花點點。他們兩人到了那個山崖下,監寺指著那片草地叫青年和尚刨挖。不一陣,從坑裏挖出一個瓦盆盆,又髒又破,一點也不[也不稀罕]稀罕。監寺有點泄氣,說拿回去喂狗用吧。就叫年輕和尚把這個瓦盆盆提回寺裏,撂在廚房門口,大家回屋睡覺去了。

第二天,吃罷早飯,做飯的夥頭和尚把剩下的兩碗小米粥倒在這個盆子裏,叫狗來吃。一隻母狗和幾隻小狗,圍著盆子吃呀吃[隻吃],而盆子裏的小米粥總也不見少。到了中午,夥頭又把剩的一碗小米幹飯倒了進去,狗也總是吃不完。監寺和尚看見了,就責備夥頭糟蹋糧食。幾天過去了,夥頭和尚做飯可小心了,一點也不敢剩下,就是剩下一點,也不敢往狗盆裏倒。誰料到狗每天圍著盆子吃,而裏麵的米粥幹飯總也不見少。

“阿彌陀佛,這是個聚寶盆!”監寺和尚恍然大悟,急忙把盆子藏起來。試著放進去一個銀元寶,結果拿出來一個裏麵又生出一個,總也拿不完,個個元寶上都粘著小米飯粒。從此以後,用這些元寶修建廟宇,把天寧寺殿堂樓閣修建得又高又大,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寺院。然而從此以後,小和尚割草就困難了,不得不東跑西顛到處找草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