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佛教寺院(1 / 2)

廣禪侯廟

位於馬和鄉葫蘆頭村西北100米處,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元大德七年(1303年)重建,元泰定元年(1324年)、清嘉慶十年(1805年)都有修葺,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築。坐北朝南,占地麵積816.4平方米。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戲台、正殿,兩側分別為鍾鼓樓、配殿、耳殿。正殿麵闊三間,進深三椽,單簷硬山頂,四檁後出廊式構架,柱頭科五踩單翹單昂,明間設四扇六抹槅扇門,兩次間設檻窗。戲台麵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硬山頂,五檁無廊式結構。廟內現存有碑1通、碣5方。2007年6月7日列為靈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峰寺

位於馬和鄉楊家原村西,創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築。原布局已不存,現僅存正殿。坐北朝南,東西寬8.44米,南北長14.9米,建築麵積125.8平方米。正殿為磚砌窯三孔,門窗毀壞不存。

古佛廟

位於馬和鄉軍寨村中,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進行重修,現存為清代建築。坐東北朝西南,建築麵積109.8平方米。現僅存正殿,為磚券窯三孔,門窗裝修已改。中窯窗台下方牆上嵌有《重修古佛廟坡碑記》碣1方。

朝陽庵

位於靜升鎮旌介村東。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曾予修葺,現存為清代建築。占地麵積1227.5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戲台、南房、正殿,東西兩側建鍾鼓樓、配殿。正殿為磚券窯三孔,深一間,平頂,前簷建單坡木構插廊,明間為四扇六抹槅扇門,次間設檻窗。南殿為磚券窯三孔,前簷插廊,柱頭雀替保存完好。戲台麵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硬山頂,五檁無廊式,明間立柱為青石柱支撐。廟內存清代石碣1方。2007年6月7日列為靈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慈慧庵

俗稱東廟,位於靜升鎮尹方村陶溝口古道東。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均有修葺,現存為清代建築。占地麵積213.7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為廟門、正殿,兩側建有配殿、耳房。正殿麵闊三間,進深三椽,單簷硬山頂,四檁前出廊式,門窗裝修已改。西配殿為三檁穿廊式。正殿以東建耳殿,五檁無廊式。廟內存石碣2方。

菩薩廟一

位於靜升鎮南浦村中。坐南朝北,占地麵積92.8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乾隆十年(1745年)進行修葺,現存為明、清時期建築。僅存正殿,獻亭。正殿為明代建築,麵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五檁五廊式,鬥拱為三踩單下昂,明間為四扇六抹槅扇,次間設方格窗。前簷簷柱兩側設雕花雀替。正殿前2米處建獻亭一座,麵闊三間,進深一間,懸山頂,四檁卷棚式。廟內存石碑2通。2007年6月7日列為靈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菩薩廟二

位於靜升鎮蘇溪村中。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築。僅存戲台及鼓樓。占地麵積106.6平方米。戲台坐北朝南,麵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硬山頂,五檁無廊式。戲台西側為鼓樓,僅存一層磚券門洞。

菩薩廟三

位於靈石縣靜升鎮核桃窊村南。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修葺,現存為清代建築。占地麵積190平方米。坐南朝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大門、正殿。正殿為磚券窯三孔,平頂,前簷建木構單坡插廊五間。廟內存石碑1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