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皇廟
位於馬和鄉東梧桐村中。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進行過修複,現存建築為清代。建築麵積167平方米。坐北朝南。現僅存正殿,正殿為二層,下層建磚券窯三孔,門窗已不存,東側設磚砌台階可登上二層,二層磚木結構房屋一棟,麵闊一間,進深二椽,單簷硬山頂,門窗已不存。
三官廟一
位於馬和鄉楊家原村東,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築。占地麵積17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建戲台、正殿。正殿為磚券窯三孔,門窗裝修已改。戲台麵闊三間,進深三椽,單簷硬山頂,四檁卷棚式。院內西側有新建房屋。
三官廟二
位於靜升鎮草橋村東。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六年(1867年)均有修葺,現存為清代建築。占地麵積709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戲台、正殿。正殿為磚券窯三孔,平頂,門窗裝修已改。戲台麵闊三間,進深五椽,單簷卷棚硬山頂。東西配殿為20世紀70年代新建。廟內存石碣2方。
三官廟三
位於靜升鎮靜升村東,清康熙十年(1671年)修茸,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補修。占地麵積1873.4平方米。坐北朝南。三官廟為東院、西院兩組院落。東院中軸線上僅存正殿,東側為鍾樓。正殿為磚券窯五孔,平頂,開四扇六抹槅扇門。明間存明清時期彩塑五尊。西院僅存正殿,為二層,上下各建磚券窯三孔,平頂,下層前簷建單坡木構插廊,門窗裝修已改。廟內存重修石碑3通、石碣1方。2007年6月7日被列為靈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玄帝廟
位於馬和鄉下寨村中,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明嘉靖七年(1528年)進行過重修,現存為清代建築。坐北朝南,占地麵積381平方米。一進院落,現僅存東西配殿,各建磚券窯五孔,門窗裝修已改。
魁星樓一
位於靜升鎮旌介村中心。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築。建築麵積100平方米。坐西朝東,為二層樓閣式建築,重簷四角攢尖式頂,黃琉璃瓦覆蓋。樓閣二層,建於一高約2米的磚砌台基之上,基中設券洞,十字貫通。一、二層均麵闊三間,進深三間,四周圍廊,各層或設拱形門或設槅扇門。2005年7月,旌介村委投資16餘萬元進行全麵維修。
魁星樓二
位於靜升鎮尹方村東。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築。建築麵積154.5平方米。坐南朝北,單體二層建築,下層為磚券窯三孔,平頂,門窗毀壞不存。中窯前建有台階可通上層。上層建木構閣樓,麵闊三間,進深三椽,單簷硬山頂,四檁前出廊式,門窗毀壞。廊簷下設木製雕花異形拱,柱間設象首形雀替。
關帝廟一
位於靜升鎮旌介村中心。創建於明代,清康乾年間重修。占地麵積793.6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戲台、正殿,東西兩側有鍾鼓樓、耳房。正殿麵寬三間,進深五椽,單簷硬山頂,六檁前出廊式,門窗裝修已改。殿內西山牆及後簷牆有壁畫,為關公生平事跡。戲台麵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硬山頂,五檁無廊式。戲台兩側建鍾鼓樓。正殿兩側各建耳殿一座。2007年6月7日被列為靈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二
位於靜升鎮集廣村西。據殿內梁上記載,該廟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占地麵積1357.3平方米。坐西朝東,現僅存正殿、偏殿、戲台。正殿為二層,下層磚券窯三孔,上層麵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明間為四扇六抹槅扇門,次間設檻窗。殿內後簷牆有整幅壁畫,為龍王、老虎圖案,並有行草書法。戲台建在高約1.5米的磚砌台階上,麵闊三間,進深三椽,單簷懸山頂,四檁前出廊式構架。正殿以北建有偏殿,麵闊三間,進深五椽,單簷懸山頂,六檁前出廊式構架。殿內山牆均有壁畫,有觀音送子、神仙聚會等場景。
關帝廟三
位於靜升鎮靜升村西。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康熙四年(1665年)、嘉慶十二年(1807年)、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均有修葺,現存為晚清建築。占地麵積1399.8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為獻亭、正殿(春秋樓),兩側為東西配殿。正殿麵闊五間,進深五椽,單簷懸山頂,六檁前出廊式,門窗毀壞。獻亭麵闊五間,進深五椽,單簷卷棚頂。東西配殿各建木構房屋1棟,殿內有“赤壁賦”壁畫。廟內存碣6方。2007年6月7日被列為靈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聖廟
位於靜升鎮尹方村中。創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民國二年(1913年)、民國十七年(1928年)均有修葺,現存建築為清代。占地麵積184平方米。坐東北朝西南,現僅存正殿、偏殿。正殿為窯洞三孔,深一間,平頂,前簷建木構單坡插廊,門窗裝修已改。偏殿為磚券窯一孔。廟內存石碣4方。
文昌閣一
位於靜升鎮尹方村東。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築。建築麵積64.78平方米。坐東南朝西北,建於一高約2米的磚砌台基之上,基中設磚券窯洞一孔,門窗毀壞。其上為二層六邊形樓閣式建築,一層平麵六邊形磚砌閣身,各麵均設拱形窗。二層為木構六邊形明亭,頂部為八卦藻井,上為六角攢尖式頂。2007年6月7日列為靈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