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大力保持黨員幹部作風純潔(2 / 3)

2.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幹部以良好的作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和諧。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在增多,各種潛在的風險和挑戰在增多。近年來,各地相繼發生了一些群體性事件,比如貴州甕安、雲南孟連、甘肅隴南、湘西吉首等事件,給當地社會和諧穩定帶來巨大衝擊。調查表明,這些事件大多與一些黨員幹部宗旨意識不強、群眾觀念淡薄、作風不正有很大關係。如果黨員幹部脫離群眾、作風不正、工作不實,不但難以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領頭人,反而會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把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才能形成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強大力量。

3.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作風狀況是衡量一個政黨是否具有較高執政能力、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標誌。黨的作風好,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就強,黨執政的基礎就穩固。黨的作風不好,就必然脫離人民群眾、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黨的執政基礎就會逐漸瓦解。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央製定出台了許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好政策好措施,卻往往由於一些黨員幹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工作的漫不經心、不負責任,最終沒有能使這些政策措施惠及廣大群眾。我們黨在90多年奮鬥曆程中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執政能力和先進性的重要內容,也是每一名黨員幹部須臾不能丟掉的傳家寶。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黨才能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才能永葆先進性。

4.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黨員幹部作風是其黨性修養、政治品質、道德境界的具體表現。良好的作風是抵禦消極腐敗現象和保持清正廉潔的重要保障,不好的作風往往是走向消極腐敗的助推因素。當前,一些黨員幹部黨性不強、作風不正,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嚴重損害黨群幹群關係,造成惡劣影響。從近年來查處的黨員幹部腐敗案件看,不少人違紀違法都是從作風上出問題開始的。這就說明,黨員幹部一旦在作風上放鬆要求,就會降低甚至喪失拒腐防變能力,就會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裝,最終滑入腐敗墮落的深淵。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抵禦各種消極腐朽思想的侵蝕,努力解決作風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才能有效防止和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使我們黨永葆生機與活力。

三、準確把握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的基本要求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根本的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牢把握住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這個重點。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我們黨始終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使我們黨更好地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是我們黨90多年奮鬥的基本經驗,體現了我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也反映了我們黨對世界其他政黨興衰規律的思考。隻有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才能使我們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在強調大力弘揚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同時,抓住當前黨的作風建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係統闡述“四個大興”,提出了許多針對性很強的新思路新要求新舉措。當前,保持黨的純潔,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大興密切聯係群眾、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下大氣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突出問題,切實抓出明顯成效,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1.大興密切聯係群眾之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係。密切聯係群眾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是實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前提條件。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隻有充分發揮密切聯係群眾這個最大的政治優勢,才能無往而不勝。為此,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依靠群眾,適應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健全服務群眾、聯係群眾、維護群眾利益等機製製度。當前,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障等方麵的利益問題日益成為群眾關注的熱點,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改製、環境汙染、安全生產等方麵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明顯突出。一些部門、一些行業、一些幹部在工作中,沒有優先考慮群眾利益,而是把本部門、本單位甚至個人利益擺在第一位,亂收費、亂集資、亂攤派的行為時有發生,與民爭利、中飽私囊。還有的黨員領導幹部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對群眾的安危冷暖漠不關心,鋪張浪費、勞民傷財,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甚至肆意欺壓群眾。如果不及時糾正這些問題,就會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影響黨群幹群關係,甚至激化社會矛盾。各級領導幹部要按照四中全會要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作決策、定政策要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和承受能力,統籌協調各方麵利益關係,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要認真落實中央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企業改製、征地拆遷、涉農利益、涉法涉訴等方麵的突出問題。要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堅持定期下訪、定期接待群眾上訪、經常閱處群眾來信,注重分析網絡輿情,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製,引導群眾依法表達合理訴求,切實維護群眾權益。

2.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曆史檢驗的實績。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黨的十七大對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重大決策和部署,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關鍵是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狠抓工作落實。為此,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把求真務實貫徹到治黨治國各個方麵各個環節,真正做到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強調要建立健全工作責任製,營造求真務實的良好氛圍,使黨員幹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幹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努力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麵不斷取得實效。各級領導幹部要按照四中全會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恪盡職守、紮實工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貢獻。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按客觀規律辦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國家產業政策製定發展規劃和實施建設項目,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要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提倡開短會、講短話、講管用的話,力戒空話套話。文風會風反映黨風政風,反映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反映領導機關的工作質量和水平。要嚴格會議審批,控製會議規格、數量、會期、經費,改進會議形式,簡化會議程序,提高會議效率,降低會議成本。要嚴格控製文件規格,壓縮文件篇幅,提高文件質量,規範和精簡內部刊物。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嚴格控製發文數量和範圍,嚴格控製會議數量、經費、規模。大力清理檢查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切實解決節慶剪彩活動過多過濫問題,進一步改進各級領導幹部活動報道。

3.大興艱苦奮鬥之風,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凝聚人心、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無論我國經濟發展到什麼水平、物質條件改善到什麼程度,艱苦奮鬥的好傳統都不能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黨員幹部認為,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已經不合時宜。這種錯誤觀念不僅助長社會上的奢靡之氣,而且會嚴重敗壞黨風和政風。為此,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全黨要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為人民利益不懈奮鬥,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四中全會要求,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嚴格執行財經製度和經濟工作紀律,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幹問題的通知》(中辦發〔2009〕11號)精神,進一步壓縮辦公經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把有限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要認真貫徹執行《關於堅決製止公款出國(境)旅遊的通知》以及改進公務接待的有關規定,嚴格控製出國(境)團組數量和規模,從嚴控製樓堂館所建設,嚴禁超預算超標準裝修辦公用房,嚴禁為領導幹部違反規定購買、建造住房和配置用車,堅決製止鋪張浪費、奢靡享樂。各級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自覺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良好風氣,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奮鬥、共克時艱。要堅決糾正違背求真務實精神的現象。要紮實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增強幹部的黨性和事業心、責任感;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堅持理論聯係實際,堅持在實踐中提高思想水平、增強業務能力;督促領導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切實按照客觀規律謀劃發展。加大治懶治庸力度,健全幹部管理工作機製,強化幹部日常管理,完善日常考核,做到獎懲分明、獎勤罰懶;要健全促進科學發展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製,強化考核結果運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對懶庸方麵存在的典型問題及時進行糾正處理;對作風飄浮、敷衍塞責引發重大事件或造成重大損失的,對弄虛作假、虛報浮誇的,必須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