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1 / 1)

葉茂枝繁的樹下,龍行走筆,鋒刻著一篇銘史之作。

《古往今來》

始以詩為序: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並於秦,楚漢之爭並於漢,魏吳蜀三足鼎立。

西晉東晉南北分,隋唐演義五代傳,北宋南宋遼金元,明清至此皇帝完。

以上乃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寫其不易,讀其不難。若見其而不然,實為人生一大憾事。何出此言呢?

俗話說:“人活百歲,見其古稀。”言此可見,人老學深勝年輕。若人活百歲,乃臨史不然,於世無主的話,那百歲之壽豈不白活呢?

宗教之說有,‘僧’可謂:“身複萬劫”;‘道’常言:“修身千年”。以吾之言可謂是:“常人,‘萬劫皆可複’,‘千年身亦修’”。‘劫’為人生所經曆,人活一世,經曆何曾不上萬次呢?故此可言:“常人萬劫皆可複”。千年身於常人誰可及呢?但‘道’常言:“千年修身”此何為呢?若欲然其言還須見吾以下分解。

論“神仙”道藝有十年,百年,千年,萬年``````年數越多其功力就越深厚,但這無非就是神話之說。老子《道德經》所言其“仙”。並非如後人之所言:“仙”具有長生不死之身,騰雲駕霧之術。‘道’其理緣在於“仙”,具有超凡之所能。其能縱然於古今所學,學之越深,其道悟之越深,道深極,即為“仙”也!故此可言:“修身千年”為古往所學;“萬劫複身”為今來所行。

中國古學術博大經深,耐人學之不盡,用之不絕。若能精通,何不為“修身千年”之“神仙”也?何懼以“旁門左道,牛鬼蛇神”呢?可如今,世人卻多以此棄之,至使聖人以垂歎,名士而沒名。以至世道徘徊於迷途之中。

中國因擁有博大精深的古學術,曾經屹立於世界之首。而後封建過盛且國之漸衰,此非學術之劣,乃統治者弊端所至。可後人不然,卻以學術弊端而怨之。故;國教以唯新破舊而治之。但維新不為過,可破舊實不宜。人從幼至老何時不為學,學既以古往,斷古往即斷學,此不為陷國於無學無知之中嗎?故此於國不振,於民不強。

鬥轉星移,時光流逝,中國人送去黃昏迎來黎明,終於覺悟了。並喊出:“與時具進,繼往開來”的口號。此口號一出,好似如夢初醒的東方巨龍,出於第一聲咆哮。仿佛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從此將走向無限光明與富強。

目前中國雖已重見光明,但其前途必有所岔,不免讓人有舉足無措之感。道分東西兩向,興衰成敗盡在其中。路未行,且不知何為明道。欲行明道,還須求其真理。

如今世人好求時尚,且不斷棄舊追新,使中華古文化不斷衰落。所謂,時尚就是仿西方而行。若長久如此,中華將遠無振興之日。此言並非說西方學術不優,而是此學術並不適合於我東方之所行。國之風俗如人之體形,國之學術似人之服裝,人著服裝美在於可否合身。西方學術適合於西方人所行,於東方人所行未必合適。俗話說:“學人則生,似人則死”。學他人所長,實為善行;似他人所行,實以‘偽’行。‘偽’終究而非名副其實。若人終以追隨他人,且永遠別想超越他人,所得到的無非是他人的鄙視與排擠。

國之古學術,出於國之本家,所裁是以自之量身所定。至此;何不以古往之學為奠基,今來之行為建築呢?我們中華民族屹立於東方,並且仰慕旭日東升,至此可見,我們所歸之路在於東方。前方之路且高且遠,若欲明前方,還須奠古往之基,建今來之築,且登高一望。此言乃指明路之真理也!

文末將至,不禁一聲歎息:“人生短暫啊!”人既以至世,何不視上天於我一次大顯身手的機會呢?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若人不思於進取,得過且過,縱身求樂,一事無成。其就算有百歲之壽,且臨古不然,於事無主,其識不如於孩童,其見不過於妖生。待至畢生,雙目一暗,撒手一去,此世豈不枉乎。

經此一文古往今來;讀者定會如撥雲見日,似茅塞頓開,且於事更勝一籌。作者:葉龍鋒

2005年10月18日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