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而燕回軒所說的奴,則是另外的概念,一般是重刑犯受到連坐的家屬,在官府有備案,監管極嚴。
\t“爹說要跟著一起編撰《說文解字》,還要著書立說,沒空再當官了。”陳誌遠也很無奈。
\t“朝廷怎麼說?”
\t“還沒有批示下來,不過爹他已經好幾天沒去上衙了。”
\t陳韻囧了,她怎麼會有個這麼任性的老爹,不知道這古代當官的隨便曠工,是不是會被開除?聽到屋裏陳傳柏和丁慶元的爭論聲,陳韻決定不管了,隨他瞎折騰。
\t陳韻現在有芳草園這私人莊園,也是在可勁折騰,她將整個芳草園,分為居住區,辦公區,農業區,工業區。
\t整個莊園的佃農蔭戶被集中起來,由她這個大東家蓋起整齊的四合小院,在房子後麵給每戶劃分出整齊的菜地,按每戶的人口給分配住房。
\t所有的手工作坊都在新區域重新蓋廠房,廠區管理更嚴密,閑雜人等不許靠近,出入要出示證件。
\t在整個芳草園大興土木之時,設在格物院裏的啟蒙學堂招生了,招收八歲到十六歲的孩子入學,開設書學,算學和社會實踐課,男女均可,她手下佃農和蔭戶的孩子可以免費入學。
\t在大周朝統一之前,國家動蕩不安,戰亂頻繁,官學時興時廢,以至於現在的官辦學校和私人學校都不發達,家族式教育,家庭傳承占主導地位。大家族都有自己的族學,平民則是很難有學習的機會,想要靠讀書出人頭地,更是難上加難。
\t陳韻了解到青燕隻有十歲,小川八歲,她知道燕回軒之所以將二人貶為奴,不是要借機報複,而是他不信任他們,看得出燕回軒很重視李離歌這個人。她將青燕二人也送進了啟蒙學堂,至於將來如何,她相信燕回軒的判斷。
\t她將泉靜蕾安排在了格物院,這是個聰明的女子,讀書識字很有才學,浪費可惜了,所以陳韻安排她做了一名女夫子,負責孩子們國學的啟蒙。丁慶元則客串算學老師,至於陳韻設的社會實踐課就很隨機了。
\t丁慶元成為啟蒙學堂算學課的老師,被陳韻狠狠的宣傳了一把,很快上京有許多家將孩子送了過來,多數都是商戶,有幾個有家族背景的也是衝著丁慶元來的,不管他們送孩子過來的初衷和陳韻有多麼不同,她都很開心。
\t在啟蒙學堂有條不紊的籌備中,陳傳柏的折子批示下來了,在燕回軒的提議下,正式設立負責管理教育的機構,稱之為太學,陳傳柏被任命為太學學士,依然是從四品的官,如今代表朝廷編撰《說文解字》,當然印刷發行權還牢牢掌握在陳韻的手中。
\t原有的中央官辦學校的學科,也由隻開設書學增加為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等多學科,作為大周朝的最高學府,將培養更加專業的人才。
\t地方也開設相應的府學,允許平民百姓的子女入學,這一舉措,大大加強皇室對人才的控製,被後世史學家認為是徹底打破大家族壟斷教育的開始。
\t格物院的啟蒙學堂在正式上課前,開了一個開學典禮,不用說當然是陳韻的傑作,她本想親自上陣,可是打量了一下她稚氣的臉,才想起學生裏都有比她年級大的,她這個樣子實在沒有說服力。
\t最後還是丁慶元上陣,講述了啟蒙學堂的未來,啟蒙學堂的學生,有就讀格物院的優先權,學習各種技藝,學成者可以獲得學院的推薦,進入芳草園的店鋪,作坊做工,成績優異的也可以向官府進行舉薦。
\t陳韻發現這件事由丁慶元來宣布果然是對的,丁慶元擁有極高的威望,這讓人們根本不會質疑他的話。
\t從上京城來的孩子更看重的是格物院向官府的舉薦權,聽到最後這一條所有人眼睛都亮了,能夠通過科舉走入官場的無一不是精英,這也說明普通人想要靠科舉出頭無疑是萬分艱難,通過格物院舉薦將是一條大大的捷徑。
\t陳韻為這些孩子畫了一個大餅,這裏掩蓋了她真正的目的,既然她缺乏人才,那就自己培養,主要就在這些佃農和蔭戶的孩子中產生,將成為她的中堅力量。
\t佃農和蔭戶知道芳草園給的工錢是最高的,那進入芳草園店鋪,作坊做工,對他們的誘惑則更大,也更實際,而且大家心知肚明,從格物院出來,基本都是作為管事來培養的。
\t總之,陳韻認為這個典禮很成功,接下來她會讓人考察孩子們的能力品行,找到她的重點培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