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美容的社會化(1 / 1)

中國社會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理化手段使自己的顏麵戲劇化地漂亮起來。

這裏首先消除的是等級和行業觀念。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隻有在舞台上和電影中化妝才被認為是合理和道德的,否則就是“妖精”。

即使是演員,也隻限於在表演時進行大麵積的化妝。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也操持此術,一則是低智力的傻瓜,二則是別有用心。

一般地說,在觀者如林的舞台上表演,在強烈的聚光燈照射之中,在角色的明確規定之下,不在臉上塗紅抹白就難以產生戲劇效果。但一旦走下舞台,想用化妝品使自己一直美下去就不可以了。

而且誰也不知道不可以的原因。

對自己,大約是不敢。對別人,大約是不行。

不敢和不行的原因,其實隻有一項:就是因為這是假的。

假,是人們喜歡美容和討厭美容的全部原因。

美容是對包括化妝、整容一係列麵容裝飾方法的統稱。其細部可以包括采用紋眉、割眼瞼、隆鼻等外科手術,塗抹增白、亮膚和去斑等化學油膏,采用塗口紅、抹眼影、上腮紅等繪畫性技法來重造自我。

這些手法,用一句話說是麵目全非,但比原來更好了。

麵目既然全非,自然是假在作祟。但是在這個領域認可了這種假,卻是一種社會進步。

假如微黑的皮膚用永芳一抹白了,這不是欺騙。因為這種行為的後果是美,而不是什麼罪行。

況且美容不僅使自己愉悅,也使別人愉悅,這也是社會化的含義之一。

在過去,一個麻臉人幾乎終生要接受麻子這一角色,而無法通過外科手術來改變。即使有這種手術,麻臉人之再造,也有欺世盜名之嫌。這如同禿頭者戴假發受人之譏一樣。

這不公正。

當人們用“美容”這一概念來代替“化妝”這一說法時,就沒什麼真假之分了。或者說,假不再是醜的了。

這是社會的寬容,而寬容總是進步的標誌之一。

如果我們從科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來探討化妝品對皮膚的影響,結論是除了表麵的美感外,很難對皮膚的白嫩與去皺產生根本性改變。翻一翻人體皮膚學的書籍,結論也大致如此。

因為人的皮膚是與遺傳、營養、工作環境、光照、身體狀況、溫濕度等密切相關的,而人容貌上的美又由皮膚、風度、表情、修養等綜合因素所決定。

但化妝品不管這些,三兩下就把人變美了。今天擦今天美,明天不擦明天就不美。

這很好,簡捷而痛快,雖然要花一點錢。

當然化妝品中的蛋白質水分與維生素的滲透效應,對皮膚不能不說會產生一些良性的改善。但大體上像甩手療法一樣,沒什麼害處,心誠則靈。

不要對女人說,化妝品是無效的,更不要說美容無用。

美容最大的好處在於心理方麵,美容者由美容獲得了一種自信,因而對生活更加熱愛。

一位社會學家說:當你確信了自己的漂亮後,就會真的漂亮起來了。

這話有道理,當然也不能把它絕對到奇跡的程度。如你確認自己是夢露就成了夢露,這就成了巫術。

然而你通過美容放棄了自卑,在生活中必是充滿活力的,這對誰都沒有什麼不妥。

過去有一首歌,名叫《我們去踏青》,現在不妨改為《我們去美容》。

這件事非常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