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表情是一種財富(1 / 2)

漂亮的人因為自己容貌的漂亮而漂亮,不漂亮的人因為自己表情的生動而漂亮。

那麼,我們就了解到表情是一種與美好有關,但不一定與容貌有關的人生姿態。它藉著不同的人,又可以成為一種風情,一種身分,一種教養和一種人之外在最明顯的特征。

自然,容貌也是一種標誌,這是遺傳學所決定的最根本的標誌。當區別一個人是誰的時候,人們並不忙著看他的腳、腰身或指甲,而是看臉。

臉,除去主觀化或文化的內容之外,就是容貌。從生理學上說,容貌是由基因決定的,靠著骨骼、肌肉、皮膚這些材料構成的五官之間的組合。

這自然是一種先天的組合,可以是漂亮的,也可以是平庸的。對眼睛、鼻梁這種高敏感的器官來說,先天“差之毫厘”,就使容貌“失之千裏”。人們讚揚某人的眼睛大,並不需要大到牛眼睛或者車燈那種程度,隻要比“小眼睛”大一點,便成“大眼睛”了。

這便是容貌上的大小之辨。

但容貌上的漂亮,隻是美的基礎,而不會是美的全部。這就是人作為生物人和社會人相結合的奇妙效應。

不管對什麼人說,表情都可以化為魅力。

看愛因斯坦的肖像,最吸引入的不是這個老猶太人的容貌,而是在這張滿是皺紋、胡須掩口、鼻梁歪曲的臉上的表情:純樸、寧靜、天真,沉浸於一種回憶之中。這的確與眾不同。人們即使不知道他是一位教授,也相信他是一位可以信賴又不同尋常的老頭,盡管其白發始終蓬亂著。

馬克思的外貌像一頭不馴服的雄獅,方正的前額和直勁的鼻骨又令人想起山鷹。他的表情在更多時候是戰士的憤怒與科學家的嚴謹的一種混和。在目前留下的照片中,馬克思就是在和別人合影的時候,仍然獨立於思考與傾聽的表情中。這種表情造就了一種雕塑似的外貌。馬克思畢生顛沛流離,貧困使他的兒子早天,連郵票也買不起。但他終於以一枝穿透千古的筆敲響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喪鍾。

朱德的外貌如一個典型的中國農民、眼睛和嘴唇流露的不是雅致,而是樸素。他的表情是典型的祖父形象,越老越親。和其他老年人不同的,是更堅定和更寬厚。毛澤東詩讚朱總司令“度量深似海,意誌堅如鋼”,可作其肖像寫照。

魯迅的魅力也在其表情。尤其他到了晚年的時候,那張臉簡直要脫化成一幀木刻了。難怪許多藝術家都喜用木刻來製作他的肖像。1936年,魯迅在上海寓所門前穿棉袍留下的單人照以及他與木刻藝術家談笑的合影照,是他生前最後兩幅照片。他的腫泡眼和下垂的眼袋,方正的平頭,濃重的一字胡,微腫又垂陷的兩頰,特別是深刻到絕不妥協的眼睛,把一切細部都簡化了。他的表情已經過高度提練,有明顯的“刀”味。木刻由簡練傳神的刀功製成,魯迅之貌亦全由鋼刀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