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老大難”翻身記(3 / 3)

郭永剛在群眾“熱”起來以後,他卻“冷”了下來。他意識到,要使全體員工的積極性能夠保持得持久,必須要突出一個“帶”字,落實一個“策”字。

“帶”,就是各級領導幹部要起帶頭作用。要帶頭遵守公司的規章製度,帶頭幹在前麵。有一個月,公司的生產任務很緊,必須按時交貨。工段長以上幹部不僅幹在前麵,哪裏活兒髒活兒累,他們就衝向哪裏,而且每天都帶頭加班,連續3個星期日不休息。員工們看在眼裏,記在心頭,表現在生產中。員工們喜心樂懷地說:“頭頭兒照這樣做下去了,嘉泰徹底翻身的日子不會久了!”

“策”,就是對於公司實行的各項製度和許下的諾言必須兌現。

郭永剛上任以前,公司的淋浴室因故被強行關閉了。嘉泰的每道工序本來大都是與泥水粉塵打交道,關閉淋浴室,工人下班時像個泥猴,連澡都洗不了,能不跳腳罵娘麼?情緒嚴重對立,工作積極性就根本談不上。郭永剛上任後,在大會上許諾,短期內一定開放淋浴室。不僅如此,還要購買班車、改善食堂夥食、解決冬季取暖問題。對於這四件大事,盡管在籌辦期間在資金上遇到不少困難,但都一一如期兌現,實現了“言必果”。

“對郭總的話,我們信得過!”

這種充滿摯情的話語僅僅是褒獎麼?不,其中飽含著巨大的勞動熱情。

1991年,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產量達到180萬平米。1992年產值將達到7000萬人民幣。目前,國外貸款已全部還清。

優生劣汰,是自然法則,也是選幹用工的法則。為了保持嘉泰公開競爭和旺盛的活力,郭永剛對工段長一級負責人實行公開招聘,擇優錄用。對於不稱職的,及時予以解聘。從而保證了工段長一級幹部在第一線與工人一起生產中永不懈怠地起表率作用,從而影響並帶動工人的勞動積極性持久不衰。

產量上去了,市場的開辟和擴大將變成保證企業騰飛的跑道。郭永剛率領嘉泰的領導班子,首先從產品的質量入手,從釋料、坯體擇優,研究科學工藝配方,全過程質量控製等幾個環節,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他們生產的嘉泰瓷磚被客戶譽為“天下第一磚”。以高質量的產品推向市場,銷售渠道迅速打開和拓寬了,產品達到供不應求。

為此,郭永剛深有感慨地說,現在市場競爭激烈了,產品質量就顯得十分重要。過去講皇帝女兒不愁嫁,不假。今天講皇帝女兒不愁嫁,也不假。問題的關鍵是你的產品在激烈的商品競爭中能不能稱得上是“皇帝的女兒”,是名牌產品,是呱呱叫的貨色。隻要貨真價實,人們還是爭著買、搶著買的。所以,創名牌、保名牌,並且不斷更新名牌,是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郭永剛,講得多麼在行啊!

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進入良性循環後,郭永剛,在公司又組織深入挖掘潛力,調整內部機製,實行承包責任製,把生產係統原先的橫向作業單位改為縱向作業單位,從而強化了生產過程中的聯係,把產量、質量和成本等指標落實到各個崗位上。

去年,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在天津市舉辦的建築材料展銷會上,他們的攤位被客戶擠得水泄不通,銷售額達400多萬元人民幣。

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這個昔日的“老大難”單位,今天變成了建材行業中一隻展翅翱翔的“金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