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豫讓:這個殺手有點兒傻(1 / 2)

起初豫讓並不是一個殺手。當他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麵前的時候,是一個窮困潦倒的食客,寄居在晉國執政官智宣子家裏。

智宣子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渴慕賢人,高薪聘請了許多出身低賤,但頗有學識的人到他家來住著,包吃包住,每天還有一包煙。這些人,說好聽點兒,叫門客;說不好聽點兒,叫混飯吃的。這些人一般都還有點兒長處,或者會寫詩,或者會彈琴,或者會算卦,或者會裝狗叫——隻有豫讓,他啥本事都沒有,純粹就是一個混飯吃的。所以,智宣子每次看到他都搖頭歎氣。

豫讓是怎麼來到智宣子家的呢?

原來,有一年冬天,智宣子從外地回來,看見家門口的路邊躺著一個快要凍死的人,就把他帶回府中,給他送來熱乎乎的飯菜,還給他治病。如你所知,這人就是豫讓。豫讓病好了,卻也並不離開智宣子家,當然,智宣子也不驅趕,就讓他在家裏做了一個食客。

豫讓在食客群裏也不受歡迎。尤其是一個叫子敏的人,他一見到豫讓,就少不了要譏諷他一番,指責他吃白食,說:“我們吃白食至少偶爾裝裝狗叫,你呢?啥都不會,白浪費了你那張嘴。滾蛋去吧你。”

豫讓不生氣,也不離去,依然捧著一個爛碗到廚房打飯吃。

智家一個叫智果的族人看不過去了,嚴厲地批評子敏:“你這樣說他太不厚道了吧?這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會有其用處,何況人呢?我相信這人一定會有發揮能力的一天,請你不要狗眼看人低。”

可過了很久,豫讓都沒顯示出啥本事來讓人大吃一驚,壞毛病倒是不少。不講衛生啊,隨地吐痰啊,還特別喜歡喝酒,一喝就喝得酩酊大醉。要說光是這也沒啥,他還經常抱怨這抱怨那。比如,他抱怨夥食太差了,魚肉都沒有。智宣子聽不得他埋怨,得,給他按照中等食客的標準加餐,頓頓有魚有肉,這些沒說的吧?不,沒過幾天,他又抱怨出行沒有專車。走路太累,而且特別沒麵子。智宣子那天心情還不錯,索性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就給豫讓配了一輛專車,這可是上等食客的待遇啊。這下你該知足了吧?哼,如果真是這樣他就不叫豫讓了。豫讓坐上了專車,又開始抱怨沒有錢用。智宣子心裏雖然討厭,照樣滿足他的要求。因為他不想在這樣的小事上承擔“不能容人”的名聲。可過了一段日子,豫讓又抱怨沒有老婆,孤枕難眠無心睡眠。智宣子想:“果然是飽暖思淫欲啊。”花錢買了一個奴隸的女兒,送給豫讓做老婆。你猜怎麼著,豫讓不但不感激老板的恩情,反而加倍地埋怨老板,說:這個女人沒有老板的女兒漂亮……

智宣子聽了這話,氣得當即拔出劍來,要割掉豫讓的“狗頭”。

豫讓第一次展示才華是在智宣子選擇繼承人的大會上。智宣子老了,要在兒子裏選擇一個人來接他的班。智宣子非常喜歡小兒子智瑤。智瑤也確實一表人才,文武雙全,聰明能幹,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物。但是,豫讓告訴智果,盡管智瑤擁有五大優點,但僅有的一個缺點“心胸狹窄,不能容人”,就足以表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豫讓叫智宣子在選擇繼承人的大會上,一定要支持長子智宵擔任繼承人,因為智宵雖然外表凶惡,可內心善良仁慈,隻有他才能將智家事業發揚光大。

豫讓這番話顯示出他敏銳的見識和超前的人才觀念。可惜智宣子一意孤行,最終還是選擇了智瑤,同時也將智家推人到崩潰的邊緣。

智宣子死後,豫讓、子敏等人都轉到智瑤門下。智瑤對豫讓說:“我知道你在背地裏阻撓我擔任繼承人,現在我要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作寬闊的胸懷。你放心,雖然你悄悄說我壞話,我還是會重用你的。我要你親眼目睹,我一定能讓智家興旺發達。”

豫讓嘴巴一撇,說:“就憑您今天這番言辭,我也敢斷定,您帶給智家的隻能是災難。”

智瑤一怔,想一個耳摑子甩過去,隻不過剛剛誇了海口,有些不好意思,這才訕訕作罷。

實事求是地說,智瑤在接班之初,倒也兢兢業業,不負眾望,多次帶兵幫助晉國打贏了齊國和鄭國。他對豫讓也很尊重,凡事找他商量,把他當作左膀右臂。可日子一久,權位一重,他就現回了原形,對豫讓的勸諫也愛理不理,到後來甚至要豫讓幫他倒尿壺——沒了豫讓,自有子敏一班人阿諛奉承,把智瑤吹捧得飄飄欲仙,不知今夕何夕。

豫讓覺得心灰意冷,辭別了智瑤,獨自跑到深山老林裏當起了隱士。

豫讓的預言終於得到了應驗。公元前453年,智瑤在晉陽與趙、韓、魏三家作戰,死於亂軍之戰,其全家也被趙無恤等屠殺精光。趙無恤覺得還不解恨,把智瑤的腦袋做成了一個酒壺。那些智家豢養的食客,除了一部分死於戰爭中,絕大部分都跟隨子敏投降了趙無恤。每次趙無恤請他們吃飯,就會拿這個人頭酒壺來盛酒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