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春秋第一相:趙盾(2 / 3)

狐射姑的理由是什麼呢?公子樂是晉文公與文贏所生的孩子,而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因此他提出,如果要發展與秦國的睦鄰友好關係,公子樂才是最佳選擇。

趙盾拍案而起:“文贏在晉文公的後宮裏隻排第九,地位很低;何況她當初先嫁晉惠公,後嫁晉文公,實在是淫賤至極,哪裏來的威信?公子樂在陳國做一個小外交官,職位卑微,怎能服眾呢?”

趙盾敢罵太後文贏“淫賤”,是有原因的。殽山之役後,文贏曾經說服晉襄公放走了秦國的三位主帥,並最終導致了先軫之死,晉國人對文贏確實沒有好感。

麵對趙盾的指責,狐射姑並不退讓。他曉得,隻要把公子樂扶持上位,到時候收拾趙盾易如反掌。

當時公子樂在陳國,公子雍在秦國。趙盾就與狐射姑分別派人前去接他們回來。一場權力之爭漸人高潮。

公子雍遲遲沒有回來,而公子樂的動作快多了,很快就扛著行李回來了。趙盾一想,不行,這種事情是先來先得,遲來就沒了。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個刺客,把公子樂給解決了,給狐射姑來了個釜底抽薪。

這一招真毒,沒了公子樂,狐射姑就失去了競爭的籌碼,隻能望著趙盾一騎絕塵而去。

當然,狐射姑也不是好惹的主兒:想玩陰的?要玩大家一起玩!

公子雍還在秦國,狐射姑拿他沒轍;趙盾是中軍元帥,更難以直接下手。想來想去狐射姑盯上了陽處父。當初要不是他一手推薦,中軍元帥的肥鴨何至於快要到手了還飛到趙盾的鍋裏?

於是狐射姑派人把陽處父給做了。

怎麼說呢……狐射姑這一著棋相當蹩腳。泄憤似的殺掉陽處父,於事無補,反而落人把柄。或許,這也從反麵證明,晉襄公當初聽信陽處父之言,選擇趙盾而不是狐射姑執掌晉國軍政大權是英明之舉。

趙盾很快就查出殺害陽處父的凶手,並且將其繩之以法。幕後主使自然暴露無遺。此刻,擺在狐射姑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可走——逃亡。

狐射姑逃到了翟國。

接下來,似乎公子雍接班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但就在這時,又發生變故了。

每天趙盾跟大臣們上班的時候,就有一個婦人抱著一個小孩子在趙盾的辦公室裏又哭又鬧。婦人對趙盾說:“當初您答應晉襄公要好好照顧小太子,現在晉襄公剛剛撒手西去,屍骨未寒,您就要拋棄小太子,另立新主。您還有良心嗎?”

這個婦人就是晉襄公的遺孀穆贏,小孩子則自然是她的兒子夷皋。開始趙盾他們並不在意,可穆贏天天都來哭鬧,而且毫無停止的跡象,趙盾他們就慌了。畢竟這婦人是前第一夫人,孤兒寡母也怪可憐的,天天這樣鬧,以後萬一發生了什麼事情,對大家都不好。於是趙盾跟大臣們商量了一下,還是改立夷皋為新主。這就是後來的晉靈公。

就在這個決定做出之後,那邊又傳來消息,秦國人在辦完秦穆公的喪事後,已經護送公子雍回來接班來了。

怎麼辦?趙盾的處理方式體現了他的強悍風格:打!把公子雍和秦國人打回去。

這樣,本來興高采烈而來的公子雍和秦國護送部隊就在晉國的令狐地區(現山西省臨猗縣)被晉軍打了一記悶頭棒。實力懸殊之下,秦軍大敗,晉軍大勝。但這場戰鬥趙盾勝得太不光彩了。本來是請人家護送新主回國,現在卻背信棄義襲擊他們,因此,從表麵上看,是晉軍贏了,但實際上從長遠來看,是他們輸了。

秦晉之間好不容易修複的關係又破裂了。兩國又陷入了長期不斷的紛爭之中。

趙盾與晉靈公的恩怨

照理說,晉靈公應該對一手將他扶持上台的趙盾感激不盡。但說來奇怪,漸漸長大成人的晉靈公對趙盾恨多敬少。

這倒不是因為趙盾獨攬大權,將他架空成為一個傀儡老板。這個生性貪玩的年輕人其實巴不得趙盾一個人處理朝政,甚至趙盾跳過自己召集盟國首領召開國際會議,他也不以為然。他心裏清楚,趙盾是“忠於革命忠於黨”的好同誌,絕不會做有損於晉國利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