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百裏奚:五張羊皮換來的名相(2 / 3)

第一份工作慘淡收場,百裏奚相當鬱悶。而更為鬱悶的還在後麵。不久,晉獻公把女兒嫁給秦穆公,把百裏奚當作陪嫁的仆人跟著送到了秦國。百裏奚哪能受得了這樣的侮辱呢?好歹他也曾經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啊,於是他在半路上逃跑了。

百裏奚這一跑,就來到了楚國。

百裏奚是從秦國過來的,而當時秦國與楚國關係緊張,楚國人便把百裏奚綁起來,審問他是不是奸細。百裏奚生氣地說:“奸細?有長得像我這樣帥的奸細嗎?”

百裏奚最終在楚國住了下來,還得到一份差事,幫楚國人放牛。於是百裏奚每天早出晚歸,趕著一群牛到河邊喂養。這時候,以前蹇叔傳授的放牛技術就派上了用場。一般人放牛,往往對牛嗬斥、鞭打,而百裏奚卻順著牛的性子來,因勢利導,無為而無不為。所以牛不僅格外聽話,而且吃得好、長得好。在百裏奚的悉心照料下,這群牛被喂得膘肥體壯。很快,百裏奚聲名遠播,人們親切地稱他為“放牛大王”。

百裏奚善於喂牛的名號甚至傳到楚成王耳朵裏。楚成王很好奇,招來百裏奚親自問話:“先生喂牛為啥就那麼厲害呢?”

百裏奚受到最高領導接見,心裏很激動,想這次搞好了,沒準能封個一官半職,於是他侃侃而談:“這個喂牛嘛,得講究理論聯係實際,調和陰陽,打通人與牛之間的隔閡……”

一席話說得楚成王連連點頭:“太好了,先生學富五車,養牛實在太屈才了……”

百裏奚臉漲得通紅,站在那裏靜靜等待命運的發落。

楚成王大手一揮,說:“你就替我到南海去放馬吧。”

百裏奚臉色一下就僵住了。

從牛倌改成了馬倌,命運再次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當然,百裏奚不知道,很快,他就會迎來生命中真正的轉折點:秦穆公派來贖買他的人,已經在來楚國的路上了……

世上最便宜的轉會價格:五張羊皮!

秦國位於中國西部,遠離中原,默默耕耘與世無爭。他們甚至在很長的時間裏都沒建立國家——直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才被封為諸侯,後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南部),從此有了自己的國家。

秦國人就像一頭熟睡的獅子,一旦醒過來,就會令整個世界吃驚。

秦國立國之初,周平王賞賜的地盤很小,隻有岐山以西一塊土地。周平王說:“西戎人和北狄人曾經占領我國大片土地,你們要是有本事就搶回來,算你們的。”

秦襄公和繼位者秦文公依言而為,果然搶回來大片土地。秦國的地盤因此急劇擴充,為以後秦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時光荏苒,一晃間到了秦穆公時代。秦穆公是一位極具開拓精神的君主,他知道,秦國地處偏僻的西部,自然條件比較差,民智開發落後,要想發揚光大,就必須到中原去發展——中原,那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上演了無數精彩的劇目,現在,秦國人也要粉墨登場了。

秦穆公深知,一個國家要強盛,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還是人才。當時各國的君主為了爭霸,都在廣招賢才,但隻有秦穆公在追求人才上做到了極致。比如,別國選人才,都要講究一下出身,非貴族血統的一般不要。秦穆公不這樣,不管是不是貴族他都願意吸納進來。別國選拔人才的範圍往往局限於本國,非本國戶籍的人才一般不要。而秦穆公把這一條也廢除了。他大張旗鼓地招聘外國人,而且都委以重任,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秦穆公手下五個最牛的助手——由餘、百裏奚、蹇叔、丕豹和公孫支,他們都不是秦國人。這樣的氣度,在現代都顯得非常難得。

話說這一天,秦穆公翻檢晉獻公女兒陪嫁的賬單,無非是“穀子十車,牛羊一百匹,臘肉五十缸”等。看到最後秦穆公眼前一亮,上麵寫著陪嫁奴仆百裏奚的名號。秦穆公“咦”了一聲:這名號太熟悉了,他不就是現在幫楚成王喂馬的馬倌百裏奚嗎?他馬上派人查詢,了解到此百裏奚正是彼百裏奚。他一拍大腿:“這好端端的人才居然從我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來啊,趕緊給我用重金把他買回來。”

這時,上卿公孫支製止了他:“這會兒楚成王還沒有發現百裏奚的價值,要是您這麼大張旗鼓地去贖買,搞不好楚成王就不放人了,或者弄一個天價轉會費來,狠狠宰您一刀。不如咱們低調一點兒,悄悄派一個商人去買回來。”

秦穆公說:“好。”

秦穆公派去的商人是一個鹽販子,他來到楚國後跟楚國人說:“這百裏奚是從我國逃跑的一個奴仆,我要把他帶回去接受懲罰。”

楚國人說:“不行,他在楚國吃了這麼多年的糧食,我不能白白交給你。”

鹽販子問:“你想怎麼樣?”

“至少你得拿十張羊皮來交換!”

鹽販子說:“一個奴仆能值這麼多羊皮嗎?最多五張羊皮!”

“成交!”

世上最便宜的轉會價格產生了。我想,楚成王知道這樣一個經天緯地的人才,居然被自己手下以五張羊皮的價格賣出去,一定會氣得吐血。不過,這也不能責怪手下,當初百裏奚在自己這兒轉了一圈,自己也沒鑒定出他是人才啊。

由此可見,鑒定人才是一門技術活兒。

秦穆公歡天喜地地把百裏奚接回來,發現站在麵前的竟然是一個七十多歲的糟老頭兒,走路踉踉蹌蹌,差不多要人攙扶了。這樣的狀態,別說輔助自己稱霸,恐怕進敬老院也嫌年紀大了一點兒。他無法掩飾失望的心情,說,“咳,您這年紀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