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之後,賓主雙方就氣候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周桓王說,今年風調雨順,氣候一片大好。鄭莊公說,今年確實是五十年二遇的好年頭。周桓王說,貴國糧食收成怎麼樣?鄭莊公說,托周天子的福,糧食大豐收了。
周天子點點頭,說:“那好吧,溫城的糧食就可以留著我們自己吃了。”
一聽此言,鄭莊公與隨行的祭足隻能尷尬地笑笑。
周桓王又說:“這樣吧,你們來一趟首都也不容易,待會兒裝十車小麥回去,以後再遇上災年,也不必跑那麼遠去收割小麥了。”
這番話更是雷得鄭莊公、祭足二人外焦裏嫩。你可以想象那個場景:兩位西裝革履的貴族,趕著十車小麥,風塵仆仆地走在大路上……這事兒肯定得上第二天各大報紙的娛樂版頭條。
鄭莊公跟祭足一回到賓館,就開始罵娘了。原來,他倆這次來周朝首都,其實是另有目的的。不久前,宋國攻占了鄭國小城長葛,想要捉拿在那兒避難的宋國公子馮。公子馮大難不死,逃了出來。鄭莊公對此事恨得牙癢癢,但他深知宋國實力雄厚,不是衛國這樣的小國可以相比的。這時祭足給他想了一個主意,讓他到周朝首都去修好與周桓王的關係,然後鄭國就可以借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國組成聯軍去攻打宋國。但現在看來,修好關係的美好願望完全落空了,自己還遭受了一場羞辱。
這時手下來報告,說周公黑肩派人送了兩車綢緞過來。黑肩知道周桓王羞辱了鄭莊公,而且還未留他們吃晚飯,就送了兩車綢緞,算是寬慰他們。
祭足見了這兩車綢緞,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第二天,鄭莊公和祭足趕著十車綢緞,高高興興地上路了——慢著,不是隻有兩車綢緞嗎?其餘的八車從何而來?很簡單,祭足將那兩車綢緞蓋在小麥上,不就成了十車綢緞了嗎?
鄭莊公一行人在路上吹吹打打,還異常高調地接受了幾家媒體的采訪,宣稱他們這次進京受到了周桓王的親切會見和熱情款待,周桓王還任命鄭莊公為聯軍總司令,聯合諸侯攻打宋國。證據呢?喏,這十車綢緞就是證據。在東周初期,綢緞還是一種奢侈品,周桓王一送就是十車,足見他對鄭莊公是相當厚待。
人們自然對此深信不疑。
鄭莊公假傳聖旨,而且還聯合了齊國和魯國攻打宋國,取得了重大勝利。不過,很快此事就被曝光了。
周桓王氣得吹胡子瞪眼。也就在這一刻,周桓王產生了要修理鄭莊公的念頭。
周桓王氣呼呼地把周公黑肩叫來,說:“你去準備一下,老子要收拾寤生(鄭莊公)那小子了。”
黑肩沉默良久,領命而去。他知道,周鄭之間的這場戰爭終於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了,任何人都無法阻攔。
周桓王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可以忍受鄭莊公不來朝拜,不聽號令,甚至可以對鄭莊公明偷暗搶糧食這樣的行為一笑置之,但絕不允許他假借自己的名義號令諸侯。這是一個天子的底線,誰越過了這個底線,誰就要受到懲罰。
不過,打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周朝軍隊不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都遠遠不及鄭軍。周桓王隻好以天子的名義,向齊、魯、秦等諸侯國發布動員令,但最後派兵前來支援的隻有衛、陳、蔡三個小國家。
周桓王麵對這一淒惶局麵,隻能無語歎息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與衛、陳、蔡三國組成的聯軍,正式向鄭國開火。龐大的戰爭機器轟隆隆地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