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曹沫:刺客裏的戰鬥機(2 / 2)

還沒交戰,第一回合齊桓公就在心理上占了上風。

會談的地點在土城頂樓。魯莊公一級一級地走上去,臉若土色,心裏狂跳。此刻的他眼裏隻有將土城圍得水泄不通的齊國大兵,卻忘了身邊還有一個保鏢曹沫。曹沫跟在魯莊公後麵,大大咧咧地往上爬。這時,東郭牙出現了。東郭牙是齊國諫官,也是一位相當牛的人物。管仲在向齊桓公推薦他做諫官時說:“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辟死亡,不重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之以為大諫之官。”連管仲都自愧不如,可見其確實有過人之處。

東郭牙把曹沫攔下,喝道:“今天是國君相會的日子,任何人都不能帶兵器,請您除下兵器。”

東郭牙沒說謊,當天登上城頂的所有人都不能隨身攜帶武器,包括齊國人在內。但曹沫哪管這麼多,他沒有說話,隻是瞪了東郭牙一眼。這一眼裏滿含著怒火,眼眶都要爆裂了。東郭牙不由得心生寒意……就在這半夢半醒之間,曹沫已經穿越過去,跟著魯莊公上了城頂。

雙方分賓主坐下。會談開始的氣氛還是挺和諧的,各項議程順利進行。

會談的最後一個議程是歃血為盟,這也是會談的高潮部分。因為有了盟約,就相當於魯國承認了齊桓公的盟主地位,意味著齊桓公在稱霸的路上又攻克了一座堡壘。

齊國大夫隰朋把盛血的玉盂捧來,齊桓公微笑著率先站起來,挽起衣袖準備歃血。說時遲那時快,隻見一直站在魯莊公身邊沉默不語的曹沫突然發飆了。他一個箭步衝上去,一手把劍,一手拉住齊桓公的衣袖。

城上的人全都愣住了。

城頂雖然有不少齊國大臣,但均身無兵器。而且此時齊桓公在曹沫手裏,齊國人投鼠忌器,所以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隻有機敏的管仲衝上前去,急切地問曹沫:“您要幹什麼?您要幹什麼?”

曹沫沒有開口。管仲看見他眼裏微微閃爍了一下,知道他必然有所求,就問:“您需要什麼?不妨說出來聽聽。”

曹沫喝道:“齊國多年來一直欺負魯國,搶占了我們不少土地,現在要歃血為盟,沒問題,但是首先要把汶陽的土地還給魯國。”

多大的事兒啊,管仲聽了這話,鬆了一口氣。他回頭對齊桓公說:“可以嗎?”

齊桓公點點頭說:“好的。”

一場衝突就此解決。曹沫丟掉短劍,代替隰朋捧起玉盂,請兩位領導人歃血為盟,於是雙方皆大歡喜。

比較有趣的是,曹沫用武力脅迫齊桓公後,並沒有提前離開,而是繼續待在會議現場,跟平常一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最後安然無恙地回到魯國。難道他不怕齊桓公報複他嗎?畢竟在齊國的領土上,要做掉他跟殺個雞一樣簡單。甚至有不少將士主動請命,但都被齊桓公拒絕了。

其實,齊桓公也非常惱怒。曹沫讓他在會場上斯文掃地,差點連命都丟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也幾次發火要殺了曹沫,隻是管仲勸阻了他,還勸告他按照承諾把土地還給魯國。

管仲說:“大王,我覺得用一塊土地換信義是值得的,這是齊國成就霸業需要付出的東西。”

齊桓公想了一會兒,長歎道:“匹夫們許下諾言都會兌現,何況一個君王呢?算了算了,把土地還給他們吧。”

於是魯國兵不血刃,收回了失地。

曹沫劫盟雖然成功了,但其危險係數並不比荊軻刺秦王小。首先,他不是一個人身處重圍,身邊還有一個魯莊公需要他保護。其次,齊桓公已經在柯城集結了軍隊,曹沫等插翅難飛。隻不過,他運氣比荊軻好一點兒,齊桓公急於稱霸天下,隻能以“仁義”來收買人心。這就意味著他有讓步和妥協的可能。另外,齊桓公也是一個比較講“信用”的人,承諾的話還是算數的。

當然,曹沫的成功與他自己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隨機應變的處事能力密不可分。換了一個怯懦之徒,或者一個有勇無謀之徒,都無法完成這場華麗的個人秀。這些因素的綜合,使得曹沫終於成為中國曆史上當之無愧的刺客第一人,可謂是刺客中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