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玉露一相逢
中國的史書把周幽王說得很不堪,荒淫無道,無惡不作。其實不然,作為一國之君,周幽王的政治智商確實有限,但一定要把他說得多壞,也是不符合史實的。充其量,他也就是一個昏庸的、有點貪玩好色的紈絝子弟罷了。
這一天,周幽王見到了影響他後半輩子,也影響了周朝曆史進程的大美人兒褒姒。
褒美人款款地來到周幽王麵前,低首不語。周幽王說:“妞兒,抬起頭來。”
褒姒依言而為。
周幽王一見到褒姒美豔的臉龐,就感覺胸口被重重打擊了一下。他這半輩子,什麼絕色女子沒見過?但他突然覺得,以前碰過的那些美女與眼前這個美女相比,真的什麼都算不上。
周幽王對褒姒一見鍾情,再見癡情,寵愛得不得了,甚至連班都不上了,整天待在官裏陪褒姒。不過,褒美人美則美矣,可有一個缺點:不笑。自打她進宮以來,周幽王就從沒見她笑過。因此,這也成了周幽王的一個心病。畢竟,笑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一個成天橫眉冷對、不苟言笑的女人躺在你身邊,不管她的美麗如何驚天地泣鬼神,都算不上是舒心的事兒。
周幽王請來一批專家進行分析,結果出來了:褒姒因為個人經曆實在太過淒慘,腦袋裏有了陰影,不想笑,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心理障礙——當然,這事兒擱到崔永元身上就是抑鬱症。
那麼,褒姒身上到底發生過什麼故事呢?
褒姒的故事
自古英雄多磨難,佳人也不例外。褒美人的身世差不多是一部傳奇,而且還被史書一本正經地記載了下來。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夏朝,某一天宮殿裏不請自來進來了兩條龍,還在眾目睽睽之下“嘿咻”。夏王對這種前所未見的現象充滿恐懼。是福?是禍?誰也說不準。現在當然是“外事不決問穀歌,內事不決問百度”,但在遠古的夏王朝,遇到這種糾結的問題隻能求神仙姐姐幫忙。當下夏王就占卜問神仙姐姐,神仙姐姐的回答是“莫吉”,意思就是大吉大利。夏王很高興,趕緊又請示能不能把龍漦(龍的唾液)收藏起來,神仙姐姐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同意了,曰“吉”。
最後兩條龍不慌不忙地雙雙騰空而去,還留下了一地的口水。夏王倒樂得合不攏嘴,這滿地的口水都是寶貝啊。夏王命人將兩條龍的口水收集到一個製作精美的盒子裏,像對待聖物一樣畢恭畢敬地保護著。從夏、商到周,都無人敢去打開這個盒子。
接著說褒姒的故事。裝著龍漦的寶盒曆經夏、商兩朝,一直傳到了周厲王手裏。周厲王就是成語“道路以目”中的主人公。他禁不住好奇心,打開寶盒瞧了瞧,這一瞧不要緊,卻一不小心把龍漦弄灑了,再也收不回去。周厲王很慌張,於是使出絕招,派出幾個宮女赤裸著身體在宮中大聲喊叫,企圖“以毒攻毒”。別說,這法子還挺靈。龍漦沒有變成龍或者其他的妖怪,而是變成了一個黑色的大鱉。大鱉往宮中爬去,恰巧被一個七歲的女孩子碰到了。
詭異的是,八年後,這個女孩子竟然“不夫而育”,生下一個女嬰。這個女嬰便是褒姒。在萬惡的舊社會,私生子是不受人待見的,因此這位年輕的母親就偷偷把女嬰拋棄了。幸好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了她,褒姒方才得以在這個凶險無比的世界上生存了下來。
褒姒長大後,被賣到一個有錢人家做女奴——在那個時代,對一個無權無勢的窮苦人家的女子來說,這種歸宿幾乎是一種必然。女大十八變,褒姒長大成人後,居然出落成一個遠近聞名的美女。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褒國國王得罪了周幽王,後者派兵前去攻打,彈丸之地的褒國不禁打,隻好獻上美女和財寶求和。褒姒就這樣陰錯陽差被送進了周幽王的宮中。
一笑千金
周幽王為了逗美人開心,想了不少餿或者不餿的主意。他與褒姒形影不離,陪她打獵遊玩、喝酒作樂,還請來了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表演娛樂節目,但都無法讓褒姒展顏一笑——假如褒姒生活在現在,哪裏用得著如此麻煩?隻要趙本山大叔、小沈陽、郭德綱或者周立波一上台,就等著撿褒姒笑掉的牙齒吧。
褒姒喜歡聽布帛被撕裂的聲音,於是周幽王就命人專門撕布給她聽。當時周朝還屬於從奴隸製度向封建製度過渡的時期,經濟尚不發達,尋常百姓過年時買點兒布帛做衣服都很困難,周幽王卻為了褒姒撕著玩兒,可見這位多情種子為了討好美人兒,確實舍得下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