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采訪中,萊拉對庫伯火力全開,完全用上了古老東方古國的各種嘲諷技術,罵人不帶髒字更是嫻熟無比。采訪到最後連歐文都說她去參加脫口秀節目一定會有驚豔的效果。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一些平時聽慣的詞句,從她的口中說出來時怎麼就帶著股讓人想笑的感覺。可如果站在與她對立的角度,卻又會讓人氣到抓狂,他估計庫伯看到專訪後一定會非常生氣,或許會氣到失去理智也說不定。
萊拉的本意也正是如此,距離萬聖節的十月底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她想要更多的人知道SAW就需要讓池水更加渾濁起來。就像她以前說過的那樣,有庫伯幫她不斷提高知名度,想不出名都很難。
為了讓庫伯能更加盡心的幫助她,適當地加把火當然是必須的。要看之後的效果好不好,就得看她的這把火是不是加得夠旺。
不過看歐文采訪完的表情,萊拉就知道自己做得應該還不錯。
第二天,對她的采訪就刊登在《娛樂家報》上,按照安東尼的要求報紙留了一整個版麵給她。上麵不但介紹了她的一些情況,也將采訪她的話一字沒刪地刊登了上去。
是的,一字沒刪也一字沒改。
記者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職業,越有話題性越能觸動到他們的爽點。看到萊拉的旗幟已經舉了起來,他們哪有不在旁邊呼喊加油的道理?
結果就是當天的報紙比平時硬是提高了20%的銷量,一些合作媒體紛紛要求合作,希望可以把他們的采訪內容進行轉發。而萊拉那部據說“剛拍出來就爛得直接丟進倉庫的爛片”也正式出現在民眾麵前。
原來那部的名字叫SAW,原來並不是爛得一文不值而是珍藏起來選擇一個最佳的時間放送,原來天才導演不但沒有江郎才盡,反而活力滿滿地已經開始拍攝了她的第三部電影!
一時間,隻要是有交流的地方,萊拉和SAW的名字就會出現。尤其是在年輕人最多的網絡上,各種挺萊拉,詛咒庫伯的話更是到處可見。
“謝特!”庫伯在書房砸了他的咖啡杯。此時他的電腦上顯示的正是萊拉的粉絲們對他大罵的話,這些人可沒有萊拉的顧忌,真正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因此說得也是分外難聽。直把他氣得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給憋昏過去。
“你不是告訴我那是一部被鎖進倉庫的爛片嗎?”他抓起電話,在接通後劈頭蓋臉就是一通咆哮。
“……什麼?你說你從沒說過那是部爛片?一切全都是我的誤解?謝特!我不想聽你再說這些!我要猛料,我要讓她一蹶不振的猛料!”
他根本不想再聽對麵的話怒發衝冠地摔掛掉電話。他很生氣,因為他知道對麵說的確實是事實。當初聽到第二部電影拍出來就收藏起來,根本沒了下文,他就先入為主、理所當然地想成是部沒有價值的爛片。
不然一家還沒有老鼠牙齒大的小公司怎麼會把兩百多萬拍出的電影擱置起來,而不是立刻上映?尤其還是在飽受爭議的時候!他不相信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會有那麼強的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