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對方廠長發話了。
比較試驗在嚴格的程序下進行,3家軋鋁廠的產品同時進行測試,幾名權威專家很快遞出了計算機提供的數據:華西的鋁板取勝!甚至已達到了日本進口的質量標準。質量好價格又劃算,客戶當然心動。南京煉油廠領導當場拍板,與華西軋鋁板廠簽訂了400噸供貨合同。
這個傳奇故事讓華西村的鋁板在市場上闖出了名聲,1987年5月,華西的鋁板還走向國際市場,遠銷德國和法國。
三、郭台銘:摔出來的“99.99”
2002年10月上海高盛科技論壇上演講的郭台銘,從口袋裏掏出富士康製造的最薄的那款摩托羅拉手機先展示給與會者,然後突然抬手重重地將手機在地上連摔三次,大家被他的舉動震驚了!郭台銘不動聲色地招呼台下的好友,思科中國總裁杜家浜給他打電話。當摔在地上的手機鈴聲響起時,郭台銘露出驕傲的笑容和眼神。現場參會人員報以熱烈的掌聲。
隨後郭台銘一再強調富士康為客戶服務首重品質。那麼富士康對產品質量有什麼要求?達到什麼程度?進入什麼樣的境界?郭台銘經常講“99.99”的哲學,就是質量要精確、精確、再精確,要像黃金的純度一樣,即使達不到100%,也必須達到99.99%。在內部管理上,如果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就要發藍旗,給予鞭策促進,以求迅速改變。除此之外,對一些小的質量事故,進行集團通報、會議檢討,對一些大的質量事故,懲罰措施就格外嚴厲,比如取消“參加會議資格”。
1988年9月,集團的月度動員大會上,郭台銘宣布,有個事業部的最高主管因為質量問題不能解決,而不能參加會議。還有一次大的會議,因為質量問題,一個事業部的與會者被集體罰站45分鍾。另外,如果哪一個單位質量經常出現問題,新產品就不給它做,已有的產品也可能轉移出去給別人做。當然,年終獎、年度績效獎等也一定與質量掛鉤。有質量問題,就降低或取消獎金,不但讓你麵子上過不去,利益上也要受損失。
如何保證質量?通過常年的培訓教育,富士康的四項觀念深入人心融入公司上下各個環節。轎子觀念:做好一類產品,就需要產品設計、製造、營銷各單位緊密配合。相互之間就像郭台銘形容的那樣——互相抬轎子;傻瓜觀念:郭台銘要求把控製作業係統設計成像傻瓜相機一樣,易於操作,便於操作;紀律觀念:郭台銘說,走出實驗室,沒有高科技,隻有執行紀律;智慧觀念:富士康要求公司主管要成為知識工作者,用腦子做事,用思想做事,用知識做事。他一再強調:知識即權利,知識即財富,知識即希望。
質量管理還要依靠現場全體員工的智慧。富士康廣泛地開展了QC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很多問題就是由QC發掘的。因為現場人員最清楚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領導匆匆到現場看過一遍難以看出問題,品質管理員在現場巡視,也不能看出全部問題,隻有生產線上的員工才能把問題找出來,也一定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一個人肚子痛,痛在什麼位置,痛到什麼程度,隻有他自己最清楚。但他可能不知道是什麼病,吃什麼藥,該怎麼治。要靠所有的現場活動人員把問題發掘出來,然後大家集思廣益,去改善和解決問題。
四、麥當勞:細節管理的成功者
肖建中先生在《麥當勞大學——標準化執行的66個細節》一書中,詳細地介紹了麥當勞各個方麵操作規程執行的66個標準化細節。明確的標準,透明的流程,使在麥當勞工作更像是在根據公式做題,這些標準通過細節的強製性得到執行,使麥當勞的細節文化貫穿於企業管理,企業營銷的各個方麵和每一個環節,使麥當勞的細節文化滲透到每一個員工,可以說從公司的總裁到普通的清潔工,每一個員工所從事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工藝流程都能看到細節文化。
比如,為了保證食品衛生,麥當勞製定了嚴格的衛生管理細節,從它製定的規範員工洗手方法就可以看到細節管理的力量,手冊中這樣寫道:將手洗淨並用水將肥皂洗滌幹淨後,攝取一小滴麥當勞特別的清潔消毒劑,放在手心,雙手揉擦20秒鍾,然後再用清水衝淨,兩手徹底清洗後,再用烘幹機烘幹雙手,不能用毛巾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