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是敵我雙方使用全部兵力進行決定最後勝負的戰略和戰役。因此,毛澤東在每次決戰時都要對於決戰的方方麵麵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針對具體的項目,進行嚴密細致的組織工作,實施中強調紮實有效,正如毛澤東同誌強調的在有利條件下執行決戰而不是盲目的衝動和蠻幹,是取得項目成功的核心。透過槍林彈雨的呼嘯和極度殘酷戰爭場麵,我們看到的是在非常時期毛澤東高超智慧與謀略的運籌演繹,充分證明了他對事物深刻的認識和準確把握。
一、李寧:戰略轉變在周密計劃中進行
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李寧公司成為第一個讚助中國奧運代表團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開始,至今李寧公司已讚助了五屆奧運會。讚助奧運會無疑為李寧公司帶來了回報。2000年悉尼奧運會結束之後,李寧公司就與中國奧委會簽署了2001年~2004年讚助協議。讚助雅典奧運會的項目正式確定。
2003年,李寧公司讚助雅典奧運會的項目正式開始啟動。為此,公司從生產、產品、品牌、物流等幾個主要部門中抽調出十餘名人員,成立了專門負責雅典奧運項目的小組。與此同時,由總經理、各部門總監、部門經理組成的項目委員會也正式確立,隨時準備為這個項目組提供策略支持和資源保障。
在整個項目的進程中,項目組堅持“以公司的專業化建設為基礎,以客戶(中國奧委會)的需求為導向”的原則。充分了解到運動員的需求,講究“貼身服務、個性化服務”。針對運動員這個特殊群體的需求,李寧公司在每件生產的產品上都注明了運動員的名字,對號入座。由於參賽產品的生產工藝先進,技術要求高,樣衣的製作反複修改了好幾次。
由於組織嚴密,執行有力。李寧公司又一次順利地完成了奧運項目。但是顯然,這一次它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事實上,2003年下半年,處於“二次創業”階段的李寧公司再次啟動了一輪全新的品牌變革:長期在中低端大眾體育用品市場徘徊的“李寧”,毅然將自己品牌推廣的軸心轉向了高端專業體育用品市場,並將戰略定位在品牌國際化與市場國際化。而奧運項目在這一戰略轉變中找到了結合點。
2004年7月27日,李寧公司專門舉辦了奧運裝備發布會,在奧運前期形成強勢的公關傳播;奧運會期間李寧公司專門投放了奧運廣告。李寧公司市場總監伍誌勇說“通過讚助奧運項目,我們希望提升品牌形象,並帶動李寧產品的銷售。”細心的觀眾還會注意到,在中國男籃首場小組賽對西班牙隊的比賽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包括NBA著名球員孟菲斯灰熊隊的保羅·加索爾在內的西班牙男籃悉數身著李寧的專業籃球裝備登場,而在中國男籃的隊員中,同樣有包括張勁鬆、郭士強、張雲鬆、陳可等四名李寧籃球產品的簽約球員。不難看出,李寧公司希望借助奧運項目,擴展品牌在海外的影響力。
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寧公司還實現了一個“曆史性的突破”,將奧運裝備推出市場,直接在專賣店銷售,從而實現了與市場的對接,實現了自己的項目戰略計劃。
二、郭廣昌:牛年春節上演了“A計劃”
2009年1月26日,中國傳統的新春佳節。當人們都在與家人團聚過節的時候,複星集團的幾位高管正忙著在二級市場進一步增持分眾傳媒的股權,忙著與分眾傳媒、新浪進行溝通。他們並不滿足春節前收購的分眾傳媒的第二大股東籌碼,“要做就做最好”,當準備好1月30日公告的內容之後,他們才“回家過年”。
這一項目在複星集團內部被稱為“A計劃”,整個計劃由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親自掛帥。這是一個戰略性的投資,也是複星集團2008年最大的一項投資計劃,自然是高度重視。
按照複星集團的人事配置,負責新媒體業務的是上海複星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複星信息”)董事長楊泰俊,但基於此次投資更為重大,掛帥的並不是他。
截至2009年1月30日,複星國際(00656,HK)已經斥資2.5億美元在納斯達克(NASDAQ)二級市場上收購分眾傳媒22.96%的股權。郭廣昌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迅速成為分眾傳媒的大股東。2月5日,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複星集團”)一位高管向媒體透露,複星國際已經向分眾和新浪表達了“未來分別派出監事、財務總監、人事總監各一名的願望”。但他明確稱:“我們並不會謀求分眾傳媒與新浪股份的董事會席位。”按照分眾與新浪之間的換股計劃,複星國際將持有1079萬股新浪股份,即10.49%的新浪股份。到此整個項目實施基本結束。
“對分眾傳媒的投資表明了複星集團正在布局新媒體領域。”易觀國際一位分析師說,複星在新媒體領域已成為一頭潛在的“大鱷”,加上其先後投資的眾多新媒體資產,已遠遠超過20億元。
三、史玉柱:腦黃金“四步走”
當年巨人腦黃金的項目一經確定,史玉柱就策劃實施了四步走戰略:第一步,完成產品的定位和功能定位,確定產品名稱為“巨人腦黃金”,功能為健腦益智;第二步,確定廣告語;第三步,完善報批手續,包括生產、衛生、宣傳等等,這個時候,包括與宣傳同期的包裝;第四步規模生產。
在廣告語方麵,史玉柱不可謂不費盡心思。當時,改革的春風正吹遍整個神州大地,鄧小平著名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不禁深深地刺激著史玉柱的神經,他靈感萌發,“讓一億人先聰明起來”口號成為他的廣告語。